特斯拉Cybertruck入門版停售!所以電動皮卡是“偽命題”嗎?

創業邦
09/19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 電車通(ID:dianchetong233),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這一次,特斯拉“翻車”了!

根據官方信息,特斯拉 Cybertruck 後輪驅動版(入門版)被移除,這意味着這一版本正式下架,然而這僅僅是一款才推出不到半年的版本。

圖源:特斯拉美國官網

要知道,特斯拉 Cybertruck 早在 2019 年 11 月就已經亮相,直到 2023 年 12 月纔開始交付。在這四年的時間裏,特斯拉更是官宣特斯拉 Cybertruck 的預訂量超過 100 萬輛,而如今特斯拉 Cybertruck 的年銷量只有可憐的 2 萬輛。

特斯拉 Cybertruck 後輪驅動版,相比全輪驅動版便宜了約 1 萬美元。然而,儘管官方推出入門版是爲了以更低的價格吸引用戶,但結果卻並不如預期,唯有及時砍掉這一版本才能止損。

從海外網友的態度來看,這款看似以性價比爲主要優勢的後輪驅動版,性價比反而是最明顯的短板。這些被砍掉的配置,價值遠超 1 萬美元!

電車通搜查了一些海外網友的評價,他們普遍認爲推出特斯拉 Cybertruck 後輪驅動版並不是一個明智之舉,除了便宜 1 萬美元這一價格優勢之外,很多核心配置因此被砍掉。

截圖:X

相比全輪驅動版,後輪驅動版不只是被拿掉了一臺電機,而且還取消了電動後鬥蓋、後鬥電源接口、主動空氣懸架等配置。

消費者選擇特斯拉 Cybertruck,或許是因爲其獨特的外觀設計,但特斯拉 Cybertruck 的本質依然是一款皮卡,後輪驅動版去掉的這些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它作爲皮卡應用的實用性,淪爲性價比的犧牲品。

採用單電機動力總成,動力性、通過性、拖拽能力被削減,而這三個能力恰恰是皮卡用戶最看重的;主動懸架去掉會影響操控性和舒適性,爲了降低成本去掉這一配置其實還能理解,但電動後鬥蓋和後鬥電源接口都砍掉確實很難令人接受。

要知道,用戶會用後鬥來裝載貨物,手動開合費力暫且不說,後斗的密封性可能會出現問題,而且特斯拉 Cybertruck 作爲一款純電動皮卡,卻提供手動開合的後鬥,這種反差感很難被接受;後鬥電源接口取消之後,意味着特斯拉 Cybertruck 的戶外娛樂屬性也被削去一大半,有戶外用電需求的用戶自然不會考慮這一版本。

電車通留意到,除了特斯拉 Cybertruck 之外,美國市場還有不少純電動皮卡,比如福特 F-150 Lightning、雪佛蘭 Silverado EV 等等,這兩款純電動皮卡的入門版,均保留了電動後鬥蓋、雙電機、後鬥電源接口等皮卡的核心配置,只是靠減少電池容量、續航的方式來拉低購車門檻。

圖源:特斯拉官方

皮卡不同於轎車、SUV 等主流乘用車,消費者選擇皮卡的主要原因還是看重它的實用性,即便是特斯拉 Cybertruck 這種外觀足夠特別的純電動皮卡,這個道理同樣適用。

配置還是其中一方面,特斯拉 Cybertruck 上市後“不受待見”的原因有兩個:1.價格超出承諾;2.車身鏽斑問題讓消費者對其品質產生質疑。

早在 2019 年新車剛發佈之時,馬斯克就表示這款車的起售價就是 3.99 萬美元,也就高配版的價格會來到 7.7 萬美元,而現在即便是最便宜的後輪驅動版也遠高這一價格,更別說更貴的全輪驅動版和 Cyberbeast 了。

不止於此,特斯拉 Cybertruck 車主表示剛提車後沒幾天,車身在淋雨後就出現鏽斑問題。官方雖然表示這只是表面污染,使用清潔劑就可以清除,但鏽斑要比灰塵明顯太多,自然不會被所有用戶接受。

根據分析公司 S&P Global Mobility 發佈的信息,今年第一季度福特 F-150 Lightning 電動皮卡售出 7913 輛,成功超越一季度銷量售出 7126 輛的特斯拉 Cybertruck,成爲美國最暢銷的電動皮卡。

不可否認,特斯拉 Cybertruck 確實是一款有實力且足夠特立獨行的純電動皮卡,光靠兩個高配版本依然能穩坐北美純電動皮卡市場銷量榜的前列,這是傳統車企難以企及的。這至少表明在純電動領域,特斯拉依然佔據着極高的市場地位。新能源皮卡,還沒有被全球市場接納

新能源汽車逐步推進,新能源皮卡也越來越多,除了特斯拉 Cybertruck 之外,通用、福特等外企,以及長安、吉利等國產品牌也相繼推出了新能源皮卡。

不過,純電動皮卡,或者說新能源皮卡,與傳統燃油皮卡相比仍有太大差距。

作爲全球公認的皮卡大國,美國市場去年賣出了約 290 萬輛皮卡,其中福特 F 系列、雪佛蘭 Silverado、Ram 皮卡、GMC Sierra 等傳統燃油皮卡的總銷量就佔據整個美國市場的七成。

換而言之,一季度才售出不到 1 萬輛的福特 F-150、特斯拉 Cybertruck,註定不會是美國皮卡市場的主流。

圖源:比亞迪官方

中國皮卡市場同樣如此。

根據媒體“皮卡車市”公佈的數據,8 月份皮卡市場售出 17991 輛新車,同比下滑 11.06%,創下今年以來的月銷量新低。其中,新能源皮卡的 8 月銷量爲 1718 輛,同比增長 102.12%,增幅再次超過 100%,但新能源皮卡的市場基數實在太小,與燃油皮卡銷量比依然接近 1:10。

無論是美國市場還是中國市場,皮卡的核心定位其實沒有本質區別,皮卡的使用場景大多集中在越野、載貨等方面,這就要求車輛具備強勁的動力、出色的通過性和穩定的操控性。用戶選擇皮卡,本質上還是爲其實用性買單。

現在的傳統燃油皮卡,在技術上已經做得很成熟了,而純電皮卡或許可以在輕越野、貨物運輸等場景發光發熱,但純電動皮卡跑越野路,續航就是一個問題,開進荒山野嶺很難看到充電樁,即便是用戶自己外帶額外電源也不實際,攜帶備用電源的成本遠比帶一桶汽油高得多。

不過以發展的角度來看,新能源皮卡還是未來趨勢。

圖源:電車通攝製

新能源車之所以能征服消費者,或許並非因爲其技術多麼硬核,而是因爲其在養車成本和加速能力上優於同級別燃油車,這使得新能源車逐步成爲車市的主流。

新能源皮卡市場也是如此,不過一個新事物能否成爲行業趨勢,取決於主流消費者的選擇。

新能源皮卡在驅動電機的加持下,通過性和省油能力都有上漲,然而在新能源皮卡發展初期,多數車型採用“油改電”方式。皮卡的用車場景比較惡劣,拉人載貨、泥濘路段等用車需求經常發生,本身對能耗的要求就很高,新能源皮卡非常貼合用戶的使用需求。

只是,“油改電”車型的負面評價真的太多,消費者對這些產品的安全性產生質疑。所以新能源皮卡的前期發展得並不順利,導致認可新能源皮卡品質的消費者並不多。

只有當消費者認可新能源皮卡的品質,這一市場才能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電車通留意到,現在已經有部分新能源皮卡逐漸冒出來,吉利雷達金剛、長安獵手今年的累計銷量超過 3000 輛,雷達地平線還有 1600 輛的貢獻,長安皮卡將戰略重心放在“數智化”和“全球化”,因而能夠在這一“小衆市場”立足。

從數據來說,新能源皮卡在國內市場還是“僞命題”,更別說以特斯拉 Cybertruck 爲主的純電動皮卡了,但唯有車企持續投入,才能改變消費者的刻板印象,纔有可能打破這一現狀,讓新能源皮卡真正在國內市場嶄露頭角。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