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蔚來又融了70億人民幣,李斌憑藉強大的找錢能力又一次給蔚來輸血成功。
據不完全統計,蔚來汽車成立以來,融資總額已超過 1500 億元人民幣。
蔚來從誕生起就是要跟BBA去競爭。做高端市場,意味着研發、產品、服務都要做到極致,這都離不開雄厚的資金支持。“5萬塊不可能造出寶馬,也不可能付5千塊的工資招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師。”
面對資金鍊斷裂的巨大壓力,李斌總能撬開資本的大門,將蔚來從懸崖邊拉回來。由此他還被人戲稱爲“中國最能融資的男人”。
本期“和牛商業”整理了李斌蔚來汽車創業以來的感悟和思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當地時間2018年9月12日,蔚來汽車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
一、個人可以有理想主義,企業不能有
1. 個人可以有理想主義,企業不能有。企業的第一要務是贏得市場競爭,你得知道自己的資源邊界。
2. 創業者是要承擔終極壓力的,即使你自己心裏再焦慮,哪怕你的團隊只剩下六七個人,要讓他們覺得你是成竹在胸的。
3. 你們想進一個新行業的時候,假如這個行業裏面有一家公司已經做得很大了,而且還是創始人本人在掌舵,那你最好換一個賽道。
4. 回到原點去思考。什麼叫原點?就是你創辦這家公司是爲了什麼。你現在遇到的困難,是因爲你當時的出發點錯了嗎?如果你偏離了,當然就需要去修正;如果你堅持了,你就可以更有自信地堅持下去。
5. 創業者天生會比較樂觀地看待一些事,風險承受能力比較高。但是做一個企業,你還是對這麼多的員工,對這麼多的投資人和用戶要負責任。所以有時候風險不能推到太極致了。如果可以再來一次的話,我覺得可以給公司的風險邊界留得再寬一點。
6. 當年如果喬布斯不負責產品,將軟件、硬件、服務都通盤思考,並把資源充分打通,恐怕蘋果公司是做不出劃時代意義的智能手機的。我認爲CEO責無旁貸,必須把自己推到這個位置上,哪怕自己不是技術專家,也必須具備技術領導力。
7. 判斷一個公司、判斷一個人,最好的方法是看他在做什麼、他做了什麼、他做到了什麼。
8. 創業公司要做的事不少,怎麼保持專注度,到底哪些事情是真正要堅持的長期的思考、哪些事情是短期的應激反應。如果把每件事情都當成長期投入,資源一定會被擊穿的。
9. 最好的時候容易做很差的決定,最差的時候可能能做最好的決定。你好的時候,你就會忽略問題本質,很多事爲什麼要幹?優先級是什麼?很多時候都缺乏邏輯。但你不好的時候,你資源有限,你就得排輕重緩急,看哪個優先級高,哪個ROI高。
10. 推動一個傳統的巨頭去做轉型比去做一個創業公司更難。
11. 我一直是創業者,創業者首先想好最壞的結果,但是要爭取最好的結果。
12. 對外賣來說,萬惡之源就是補貼,提供這麼多服務還免費的模式,或者是倒貼錢的模式,這是不健康的。補貼那麼多錢,到最後會變本加厲收回來,這種事情是不能搞的。
13. 怎麼在合適的時間緯度、空間緯度去架構一個公司的商業模式,公司的組織架構和發展節奏是很重要的。有的(決策)在短期內看是對的,但是放在更長的角度看,可能是錯的。有的當下好像是錯的,但放在更長的時間去看,簡直不能再正確了。
14. 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新的汽車創業公司來講,機會基本上只有一次,其實這是非常殘酷的事情。
二、做好用戶經營,很多商業邏輯就會發生變化
1. 如果真的去做好用戶經營,很多商業邏輯就會變了,全中國有十幾億人,我並不需要讓十幾億人都說我好,我也做不到,我的車也不可能便宜到那樣的程度,我沒有必要讓每個人都買。但是我要做的事情就是讓每一個跟我建立了連接的人,他的體驗都是獨一無二,都是真真正正滿意的。
2. 改變一個行業就要重新定義這個行業的用戶體驗,蘋果是這麼做到的,軟件、硬件、服務一體化,星巴克是這麼做到的,不光賣咖啡,提供的是地上空間,移動互聯網元素考慮進來,再合到一起去思考。
3. 真正商業模式變革的機會來自於用戶體驗的變化,用戶體驗的機會來自於技術與情感,也就是技術變化如何對情感體驗形成提升。
4. 我的商業理念很樸素,用戶永遠只會爲好的體驗買單,但公司要靠體系化的效率掙錢。
2018年,蔚來ES8廣州車主新車首批交付party
5. 生活肯定需要有詩和遠方,但是怎麼樣讓每天的生活變得更好,我認爲一樣是偉大的創新,一樣值得我們去奮鬥。就像外賣,我覺得挺好,有那麼多的人就業,讓我們喫飯變得方便一點。技術的創新它不是以多麼宏大去理解,它是真正以有沒有有意義的產出去理解。
6. 我是不喜歡“生態”這個詞的,生態這個詞是從企業的商業的角度去看。我們會去強調“社區”,社區是從用戶的角度去說的。
7. 如果沒有靈感的時候就去找用戶,不管是研發還是供應鏈,或是銷售服務、財務、HR、法務、傳播都可以把用戶變成能量。
8. 每個人都只能給你一些片段,你自己就像大模型一樣,要把這些信息全部加工掉,然後輸出一個完整的東西。這個可能是企業管理階段性的重點,可能是這個產品的定義,可能是商業上的一些思考,商業上的一些執行。
9. 蔚來一直重視原創性。我雖然致敬了奔馳,致敬了寶馬、奧迪,致敬了保時捷,但是我沒有抄襲他們。什麼叫高端品牌?你要給用戶提供與時俱進的高端的全程體驗,另外你要持續地去沉澱能經歷時間考驗的高級的精神,而這個高級精神就是在技術、在產品、在服務、商業模式上能夠堅持自己的原創性和持續的投入、堅持。
10. 通過車作爲一個連接的起點,做成一個真正的用戶社區,我把它叫“用戶企業”。上市的時候,我把自己三分之一的股份端出來做了一個用戶信託,所以我覺得不光是用戶要去參與,用戶真的要一部分的擁有,這件事情其實是挺重要的。
三、汽車行業進入了決賽階段
1. 汽車行業是一個非常長的競爭,我們說2025年開始要進入決賽圈。但我從來沒有說過決賽什麼時候結束,因爲決賽是沒有止境的,別說汽車行業了,做企業都是沒有止境的。
2. 推動未來汽車行業迭代的核心力量是兩件事情:
(1)數據、AI,會成爲推動汽車迭代最核心的力量。
(2)用戶視角、用戶擁有、用戶體驗的服務理念的革新。
3. 中國其實做入門級的車的人挺多的,但是沒有人敢去挑戰高端市場。高端市場意味着高投入,意味着研發投入要足夠,意味着你的質量體系,你的供應鏈體系必須去跟高端車能PK,意味着你整個的技術的領先性,就是你比別人要早。這個事情總得有人去幹。品牌向上背後的邏輯就是技術向上。
4. 我們做到了車電分離,電池可以租用,可充,可換,可升級。我覺得我們的出發點很樸素,用戶他不應該因爲用電動車被懲罰。
5. 企業究竟憑藉什麼創造價值?對汽車企業來說,以前主要靠製造規模,而未來要靠軟件能力支撐的增值服務,也就是說,汽車產業將發生由製造向服務的價值轉移。
6. 自動駕駛的最終格局,我覺得可能會誕生幾個聯盟。在聯盟內部企業可以共享諸如類似的傳感器佈局、算力平臺、基礎算法等,還可以互相交換數據。
7. 高端品牌,你沒有一個持續的研發投入引領是立不起來的。中國智能手機行業也看到了這一點,誰在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真正立起來了高端品牌,大家都知道,那是因爲他們的研發投入確實大,而且是持續的。
8. 解決電池壽命問題是刻不容緩的,今天不解決8年後就要付出代價。
9. 換電是蔚來的護城河,隨着規模的擴大,同行的加入,越賣越多,我們的護城河只會越來越深。
10. 在智駕方面,大家的差距其實都不是很大。因爲技術開始收斂,最終基本上是兩個陣容。一個陣容是自研的,你自己去閉環,這個效率肯定是非常高的。另外一些是依託於第三方的,我認爲第三方平臺肯定會形成一些頭部的公司。
11. 智能電動汽車行業複雜得如交響樂,傳統的供應鏈製造、精益管理已遠遠不夠。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公司,背後是企業的組織模式、機制文化能不能匹配新技術的發展。
優必選機器人在蔚來合肥工廠的生產線高精度柔順貼車標
12. 汽車行業跟別的行業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汽車行業不能有短板,長板可以很長,但是短板如果短,基本上就不好弄了,所以它其實考驗的是全面的能力。
13. 汽車行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產品競爭力的競爭。營銷等方面固然重要,但長期來看,只有產品足夠強,企業才能保持競爭力。產品競爭力分爲三個層面:最底層是技術路線,中間是產品規劃,最上層是產品定義。
14. 技術路線要長期堅持,產品規劃要想得透徹,產品定義要與時俱進,有錯就改,要符合用戶千變萬化的需求。只要把這幾點做到了,我們就不怕任何競爭。
15. 跟隨者做不成高端。
16. 如果你真的要做高端品牌,你必須得回答這個問題,你代表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我認爲是原創精神,創新技術是一個最起碼要去做的事情。
四、長期主義不是做不好短期執行的藉口
1. 長期主義不是做不好短期執行的藉口,馬拉松的每一步都需要跑好。
2. 一個公司得有自己的使命、願景、價值觀,要真的相信,而不只是寫在牆上。
3. 企業最後還是離不開人。不管是吉利,還是長城,還是比亞迪,每家都有它可圈可點的地方。核心原因就是他們的創始人依然奮鬥在企業發展的一線。如果只是職業經理人是非常難的,只有很少很少的職業經理人的CEO能夠說服董事會、說服股東去支持一個長期的決策。
4. 我們在內部有一個工作方法叫VAU(即“Vision目標-Action行動-Upgrade提升”的工作方法)目標行動改進計劃,和OKR有一些精神是差不多的,這是我們蔚來自己的一套工作體系。既要看遠期的一些目標,也要看近期的行動計劃是不是和遠期的目標匹配。
5. 原來汽車產品開發像打鼓,現在則像演奏交響樂。對於傳統機械的部分可能打鼓就夠了;但是對於智能硬件的部分,就必須彈鋼琴;而對於軟件的部分,還必須拉小提琴。而且後續產品還需要持續的迭代改進和運營管理,各種樂器必須以不同的節拍繼續演奏下去。CEO應該是整個樂隊的指揮,他可能不會彈鋼琴,不會拉提琴,甚至打鼓也不在行,但是他必須知道如何讓大家演奏的曲目相同、節奏同步。
6. 很多時候,大家把執行的錯誤,以爲是方向的錯誤。很多時候碰到點問題,就以爲是方向錯了,其實是執行錯誤。把這兩個搞混了,就容易搞折返跑,一般就死得很快。方向想清楚的情況下,就要堅定自己的信心,執行中的錯誤要及時糾偏。
位於成都的西南首家NIO House蔚來中心
7. 所有的CEO都希望一聲令下大家就去執行。但一個組織要改變慣性不容易。這需要整個組織形成共識,建立新的流程、機制,甚至調整文化,其實非常困難。
8. 不要寄希望於一下子能搞個什麼大招,指望什麼奇蹟。真正重要的是建立體系能力,結硬寨,打呆仗,日拱一卒。
9. 福特公司創始人當年說:我要讓我的工人,半年的工資買得起這輛他們自己產的車。這句話太牛了,很多人沒聽懂,實際上就是把股東利益、員工利益、用戶利益全部都放在一起,用一個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說出來,技術的進步也全都在裏邊了。
10. 現在出差,我跟所有員工都是一樣的,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標準。我們並沒有把錢用來做一些研發、產品、服務以外的事情,投資人是看得清楚的。
五、想兼顧創業和家庭,是從來不存在的
1. 想兼顧創業和家庭,是從來不存在的。現在每個人都是拿時間在投票。你的時間花在哪了,這就是你在那一段時間最重要的事情。
2. 我當時在易車最難的時候,欠債幾百萬,我自己的想法是,如果公司真的開不下去,還不了,我打幾年工也能還上這個錢,這就是把自己的底線想清楚。
3. 自嘲是一個新時代的美德。
4. 我認爲人生只有一件事情是真正值得後悔的:別人用你的方法成了。你想了一件事情,最後失敗了,你沒有辦法了、盡力了,因爲誰也不是神仙。但是如果別人用你的方法成了,責任就完全在自己。
5. 每個人都有一個激勵自己的東西,這個激勵的東西是要足夠利他的,足夠有想象力的。因爲這樣才能夠去平衡你平時要遇到的各種雞毛蒜皮的,大大小小的難受的事情。
6. 我對自己人生低谷的定義就是對自己不滿意,你要承認自己真的做錯了一些事情,或者說你要否定自己,這個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7. 世界並不欠我們一個理解,在今天這樣一個人人都可以發聲的時代,在未來的很長時間內,質疑甚至謠言都是我們前進道路上需要面對的現實。
8. 我上大學打的第一份工是推銷辦公用品,我當時就用最笨的方法,騎着自行車把整個海淀能夠敲的門都敲一遍。賣車其實也是一個道理。
9. 我不能保證自己說的每句話都是對的,那就不要說話了。在這個時間點,我說的話是我的想法,是真實的想法。我不可能說一句話頂一萬年,我又不是神,做不到。
10. 人越多,關係越好處理;人越少,關係越難處理。一個人要和自己相處是最難的。兩個人的相處,比如說夫妻之間,戀人之間,相處也挺難的。人多了反而相對容易,你去找共性就好了。
11. 蔚來這幾年一直都在風口浪尖上,很多人也會消費我,所以我一直開玩笑說,CEO現在也叫“首席娛樂官”。
和牛商業的宗旨是“提供先進商業方法論以及工具,鼓勵創業創新精神”,擁有20萬+核心商業人羣讀者,覆蓋行業大佬、創始人、高管、投資人,在創投、科技、財經領域具有極強的行業影響力。2021年與創業邦、i黑馬、虎嗅等一線商業媒體共同獲得“財經頭條風向標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