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張憶東策略世界
—●●●●—
投資要點
—●●●●—
一、資金面短期變化:short cover提供動能,賣空成交佔比回落
-
9月3日的報告《港股長牛之“秋日勝春朝”》,堅定看好港港股,短期港股上漲動力足,有望延續震盪向上的慢牛行情。尤其建議優先配置性價比高的互聯網。我們持續提示,8月份是逢低佈局互聯網的好時機,始終堅持,中期而言,港股互聯網行情有望從“外賣內卷”敘事迴歸AI賦能敘事、科技成長敘事,未來業績恢復向上彈性值得期待。短期互聯網做空交易過度擁擠,而估值卻處於歷史低分位數,是逢低佈局的好時機。
-
此前,受互聯網巨頭外賣大戰內卷影響下,港股賣空成交佔比於8月一度攀升至20.8%的歷史高位。8月中旬互聯網龍頭的未平倉賣空股數也處於近五年以來的歷史高位。
-
9月初以來,隨着AI 業務端持續發力,部分互聯網龍頭業績改善,前期壓制板塊的利空因素逐步出盡,空頭回補,賣空成交佔比下降。截至2025年9月12日,恒生指數賣空成交佔比爲13.8%,處於2021年以來的64.2%分位數水平,較2025年8月中旬的20.8%顯著下降。
二、資金面中期變化:外資流出放緩,部分板塊率先迎來回流
(一)自2022年3月起外資持續流出港股,但2025年5月以來外資流出港股的趨勢出現邊際改善
自2022年3月起,外資持續流出港股;不過這一趨勢在2025年5月以來出現明顯邊際改善。2025年4月以來美元走弱、港股基本面亮點頻出,外資流出港股的步伐顯著放緩。
-
2024年1月至4月期間,港股外資累計淨流出金額高達4959.4億元;2025年5月至8月,港股外資累計淨流出金額降至2593.9億元,流出規模較此前明顯縮減。其中6月主要受到因爲互聯網巨頭外賣業務內卷導致資金流出相關個股,而5月、7月港股已經實現單月外資淨買入,淨買入金額分別爲765.5億元、400.3億元。
(二)哪些行業率先迎來外資青睞?
-
2025年5月以來,資訊科技業與工業是外資淨流入的主要行業,分別實現外資淨流入438億元、417億元,規模顯著高於其他行業;原材料業與醫療保健業同樣獲得外資積極佈局,5月以來分別實現外資淨流入66.0億元、65.7億元。
(三)5月以來外資最青睞的個股有哪些?
從 5 月以來外資淨流入前二十大個股名單可見,優質的赴港上市新股和行業龍頭是最吸引外資流入的兩類公司。
-
2024年以來不少優質企業赴港上市進而吸引外資配置。其中,2025 年5月上市的寧德時代表現最爲突出,自5月以來累計吸引外資淨流入 331.7 億元。其他受外資青睞的新股還包括恆瑞醫藥(92.3 億元)、海天味業(85.9 億元)、三花智控(71.7 億元)、地平線機器人(48.2 億元)及多點數智(36.3 億元)。
-
行業龍頭同樣是外資佈局的核心選擇。此類標的包含資訊科技業的騰訊控股(269.2億元)、小米集團(193.9 億元),醫療保健業的遠大醫藥(175.4 億元)、藥明生物(70.9 億元),非必需性消費的泡泡瑪特(50.9 億元)等。
注:括號內爲5月以來外資淨流入金額
風險提示:大國博弈風險,美國貨幣政策超預期風險,經濟增速下行超預期風險
—●●●●—
報告正文
—●●●●—
一、資金面短期變化:short cover提供動能,賣空成交佔比回落
9月3日的報告《港股長牛之“秋日勝春朝”》,堅定看好港港股,短期港股上漲動力足,有望延續震盪向上的慢牛行情。尤其建議優先配置性價比高的互聯網。我們持續提示,8月份是逢低佈局互聯網的好時機,始終堅持,中期而言,港股互聯網行情有望從“外賣內卷”敘事迴歸AI賦能敘事、科技成長敘事,未來業績恢復向上彈性值得期待。短期互聯網做空交易過度擁擠,而估值卻處於歷史低分位數,是逢低佈局的好時機。
此前,受互聯網巨頭外賣大戰內卷影響下,港股賣空成交佔比於8月一度攀升至20.8%的歷史高位。8月中旬互聯網龍頭的未平倉賣空股數也處於近五年以來的歷史高位。
-
截至2025年8月15日,騰訊、阿里巴巴、美團、京東集團、百度集團的未平倉賣空股數分別處於近五年以來的44.5%、94.9%、100.0%、66.4%、100.0%分位數水平。(注:百度歷史分位數時間範圍自2021年3月26日開始)
-
9月初以來,隨着AI 業務端持續發力,部分互聯網龍頭業績改善,前期壓制板塊的利空因素逐步出盡,空頭回補,賣空成交佔比下降。截至2025年9月12日,恒生指數賣空成交佔比爲13.8%,處於2021年以來的64.2%分位數水平,較2025年8月中旬的20.8%顯著下降。


二、資金面中期變化:外資流出放緩,部分板塊率先迎來回流
(一)自2022年3月起外資持續流出港股,但2025年5月以來外資流出港股的趨勢出現邊際改善
自2022年3月起外資持續流出港股,不過這一趨勢在2025年5月開始出現明顯邊際改善。2025年4月以來美元走弱、港股基本面亮點頻出,外資流出港股的步伐顯著放緩。
-
外資撤離港股的幅度自2025年5月開始邊際收窄:2024年1月至4月期間,港股外資累計淨流出金額高達4959.4億元;2025年5月至8月,港股外資累計淨流出金額降至2593.9億元,流出規模較此前明顯縮減。其中6月主要受到因爲互聯網巨頭外賣業務內卷導致資金流出相關個股,而5月、7月港股已經實現單月外資淨買入,淨買入金額分別爲765.5億元、400.3億元。
(注:累計淨流入以起始日期當日的資金基數爲 0,之後每日按當日淨買入金額逐天疊加)

(二)哪些行業率先迎來外資青睞?
2025年5月以來,資訊科技業與工業是外資淨流入的主要行業,分別實現外資淨流入438億元、417億元,規模顯著高於其他行業;原材料業與醫療保健業同樣獲得外資積極佈局,5月以來分別實現外資淨流入66.0億元、65.7億元。
-
資訊科技業:資訊科技業是2025年以來最早迎來轉折的行業之一,2025年2月資訊科技業吸引外資淨流入284.8億元。隨後的5月、7月外資流入力度進一步加大,分別實現淨流入457.5億元、212.3億元。
-
工業:2025年5月寧德時代港股上市,直接帶動當月外資大幅湧入工業板塊,單月淨流入達326.3億元,創下2022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月淨流入紀錄。此後外資對工業的佈局保持持續性,6月至8月持續實現淨流入,分別淨流入17.0億元、59.3億元、20.7億元。
-
原材料業:2025年5月至8月期間,原材料業持續吸引外資淨流入,單月淨流入金額分別爲10.6億元、6.7億元、35.7億元、42.7億元。從流向來看,5月以來外資主要聚焦於行業龍頭企業,以萬國黃金集團、中國宏橋爲代表的頭部企業成爲外資佈局的重點標的。
-
醫療保健業:2024年10月起醫療保健業處於外資大幅淨流出狀態,但2025年5月開始這一趨勢逆轉,5月當月實現外資淨流入92.0億元;儘管6月外資再次出現大幅淨流出(6月單月淨流入金額達210.5億元),但7月又迅速恢復大幅淨流入,單月流入125.1億元,創下2022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月淨流入紀錄。



(三)5月以來外資最青睞的個股有哪些?
從 5 月以來外資淨流入前二十大個股名單可見,優質的赴港上市新股和行業龍頭是最吸引外資流入的兩類公司。
-
2024年以來不少優質企業赴港上市進而吸引外資配置。其中,2025 年 5 月上市的寧德時代表現最爲突出,自 5 月以來累計吸引外資淨流入 331.7 億元。其他受外資青睞的新股還包括恆瑞醫藥(92.3億元)、海天味業(85.9 億元)、三花智控(71.7 億元)、地平線機器人(48.2 億元)及多點數智(36.3 億元)。
-
行業龍頭同樣是外資佈局的核心選擇。具體來看,資訊科技業的騰訊控股(269.2億元)、小米集團(193.9 億元),醫療保健業的遠大醫藥(175.4 億元)、藥明生物(70.9 億元)、晶泰控股(34.2 億元)、京東健康(28.5 億元),非必需性消費的泡泡瑪特(50.9億元)、安踏體育(49.9 億元)、金沙中國有限公司(30.8 億元),以及原材料業的萬國黃金集團(27.7億元),均獲得外資顯著淨流入。
注:括號內爲5月以來外資淨流入金額



風險提示:大國博弈風險,美國貨幣政策超預期風險,經濟增速下行超預期風險
注:文中內容依據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已公開發布研究報告,具體報告內容及相關風險提示等詳見完整版報告。
責任編輯:江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