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報道稱,Facebook與Instagram母公司Meta(META.US)預計將在美東時間週三舉行的年度 Connect 大會上發佈一款內置顯示屏的全新款AI智能眼鏡,預計零售價將高達800美元,這將是Meta首款面向消費者級別的內置顯示屏高端AR+AI智能眼鏡。
Meta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正加倍押注於智能手機這一AI載體之外的“端側AI”未來,計劃將先進AI大模型與智能化可穿戴設備完美融合,並且力爭在“後智能時代”挑戰蘋果(AAPL.US)在包括iPhone與可穿戴設備在內的廣泛消費電子領域的絕對主導地位。
據接受媒體採訪的知情人士表示,這款更加昂貴的新智能眼鏡在該公司內部代號爲“Hypernova”,預計將以“Celeste”之名推出,並將在這款新型智能眼鏡的右鏡片中配備一個用於執行諸如緊急消息通知、高質量翻譯等基本人工智能功能的小型數字高清顯示屏。
媒體報道稱,與 Meta去年Connect 大會上所展示的“Orion”原型眼鏡相比,這款新產品的先進程度可能要低得多。
此前CNBC的一篇報道曾指出,“Hypernova”智能眼鏡可能會與以粗鏡框和寬鏡腿著稱、能夠容納智能眼鏡所需許多組件的意大利品牌 Prada進行合作開發。
有分析師表示,這款新智能眼鏡800美元的價格標籤——遠高於此前的Ray-Ban系列299美元的起售價以及更具運動風格的Oakley眼鏡399美元的售價——這也有可能意味着該產品在市場上的份額在短期之內可能將“可以忽略不計”。
“這些眼鏡會有些笨重……並非最友好的大衆消費級設計。同時價格也會相當昂貴。因此初期的銷量將相當低,”國際數據公司(IDC)全球移動設備追蹤項目研究經理 Jitesh Ubrani告訴該新聞媒體。
媒體報道還稱,在本週的Connect大會上,Meta預計將發佈其首款智能腕帶,允許用戶們通過手勢來控制新款智能眼鏡。分析師們預計該公司還將會展示更新迭代之後的 Ray-Ban 系列,有分析師預計這一新款Ray-Ban設備可能將配備更高端的攝像頭和更強勁的電池續航,並支持新的更加多元AI 功能。
媒體報道補充表示,作爲吸引全球應用軟件開發者參與Meta開發生態的重要部分,Meta 還預計將通過新的軟件工具包向第三方開發者們開放其新款AI智能眼鏡開發平臺。
扎克伯格全面點燃AI智能眼鏡革命,欲主導“後智能時代”
雖然在一些分析師看來售價800美元的新款AI智能眼鏡售價昂貴且略顯笨重,但毫無疑問的是,帶屏幕的智能眼鏡將成爲Meta邁向真正“增強現實(AR)+AI”智能眼鏡的又一里程碑。
“後智能時代”這一新的描述則主要突出趨勢感,形容在智能手機需求增速持續放緩,同時AI智能眼鏡等新型搭載AI大模型的可穿戴消費電子載體滲透率持續激增,全球進入智能手機需求逐漸到達峯值,同時各類搭載AI大模型的智能消費電子崛起的“混戰時代”。
在8月份發佈的一份市場宣言中,扎克伯格闡述了他的“個人超級智能”概念。該理念包括一款能夠“看見、聽見並在全天候與用戶深度交互”的AI智能眼鏡,可能徹底取代智能手機成爲通往基於人工智能的數字世界的最主要入口。
“如果個人超級智能能夠深刻了解我們日常生活、理解我們的目標並幫助我們實現目標,那麼它將是最有用的工具,”扎克伯格在宣言中寫道。
這家美國超大規模科技巨頭長期以來嘗試用Meta的智能化消費電子產品取代iPhone生態,但屢屢未能成功。如今,他認爲蘋果在端側AI領域顯著“落後”,因而加大投資力度,開出鉅額薪酬招攬全球最頂級AI人才。Meta的AI智能眼鏡目前需與包括蘋果iPhone在內的市面上的主流智能手機配合使用,但Meta未來的AI智能眼鏡產品線機型預計將內置顯示屏並具備完整的AI超級助理等基於Meta獨家AI大模型的各項突破式AI功能。
智能眼鏡,或將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最佳端側載體
隨着邊緣計算、5G網絡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端側消費電子設備越來越具備實時處理數據和與雲端AI大模型無縫交互的能力,這也使得智能眼鏡不僅能採集實時的環境數據(比如視覺、聲音、位置信息等),還可以通過本地初步處理與雲端AI大模型聯動,實現實時的生成式AI功能應用,即某些複雜的AI工作負載在雲端AI算力系統完成,而需要極速實時或敏感的任務在本地處理,比如語音交互、實時翻譯、增強現實導航和情境信息疊加等。
Ray-Ban Meta智能眼鏡是市場上首款AI智能眼鏡,它們配備了集成NPU的 SoC、先進的攝像頭和音頻組件。這些技術使得核心智能功能得以實現,比如照片/視頻捕捉和音頻播放,同時藉助設備端AI算法、基於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的端側AI以及Llama 雲端AI大模型,支持廣泛的應用場景。
Counterpoint表示,隨着 Ray-Ban Meta 智能眼鏡風靡全球,一波史無前例的AI智能眼鏡湧現出來,從供應鏈公司提供的參考設計產品到眼鏡品牌廠商推出的商業化產品,均已在2024年底之後問世。該機構預計,隨着2025年智能手機領軍企業們陸續推出首款AI智能眼鏡,且更多智能消費電子設備公司可能將在2025年和2026年陸續進入市場,Counterpoint預計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將實現60%的同比增長,並在2025年至2029年期間維持超過60%的年均複合增長率。
根據Counterpoint近期發佈的《全球智能眼鏡型號出貨量追蹤》報告,2025年上半年國際智能眼鏡市場的出貨量同比增長了110%。Ray-Ban Meta智能眼鏡的強勁需求以及小米、RayNeo和一些小品牌新廠商的加入推動了這一增長。AI智能眼鏡佔2025年上半年總出貨量的78%,高於2024年上半年的46%和2024年上半年的66%,這主要歸功於Ray-Ban Meta AI眼鏡的主導地位。此外,AI智能眼鏡細分市場規模的年增長同比超過250%,大幅超越整體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