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由博覽財經提供,不代表浙商證券認同或贊成其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盈虧自負;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阿里雲概念迎催化:2025雲棲大會將於9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行。大會期間,三大主論壇“雲棲前瞻”“雲棲技術”“無法計算的價值”將探討AI、雲計算與產業應用的最新趨勢,AI創新與應用迎來集中發佈潮。與此同時,機構看好阿里雲相關產業增長潛力,邏輯在於:(1)阿里雲財報CAPEX超預期,國產算力超節點爆發正當時;(2)開源與夥伴體系擴容,放大產業鏈傳導效應;(3)液冷產業鏈迎來放量機遇。
。
當前,IDC、銅連接、交換芯片、液冷、PSU等國產算力核心環節值得積極關注。
01
阿里雲財報CAPEX超預期,國產算力超節點爆發正當時
阿里巴巴最新財報顯示,截至6月底的二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大漲26%至334億元,增速創3年新高,AI成爲核心增長引擎——AI相關收入連續8個季度三位數增長,帶動阿里雲2025上半年收入達635億元(同比+22%),且阿里雲在中國AI基礎設施AIIaaS市場穩居第一,份額超二三名之和。
更值得關注的是,AI雲收入的高速增長推動阿里雲資本開支(CAPEX)大超預期,二季度達386億元,同環比分別激增220%、57%。此外,阿里新AI推理芯片已進入測試階段,進一步夯實算力佈局。
資料來源:天風證券
阿里雲激進的CAPEX有望催化國內互聯網與運營商上調算力投入,疊加國產下一代AI芯片性能及產能提升、主流大模型積極適配,國產算力投資額佔比料將上升。
02
開源與夥伴體系擴容,放大產業鏈傳導效應阿里雲持續擴大開源模型矩陣(通義千問系列已開源超300款模型),魔搭社區匯聚1600萬開發者與7萬個模型,形成“模型開源→開發者湧入→應用創新→算力需求”的生態閉環。參與開源生態建設、提供模型訓練工具鏈或適配服務的企業,將藉助生態流量實現訂單快速增長。此外,大會重點展示的AgenticAI(智能體)與PhysicalAI(具身智能),推動AI從“工具”向“數字員工”“物理世界夥伴”轉型。這一轉型不僅需要更強的底層算力支撐,更催生對智能交互硬件、場景化解決方案的新需求,爲算力基建產業鏈延伸至“算力+應用”環節提供可能,相關企業有望實現從“硬件供應商”向“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的升級。
03
液冷產業鏈迎來放量機遇阿里巴巴在雲棲大會上發佈CUBE5.0智算中心方案,採用風液混合的智算中心架構,隨着芯片功耗進一步提升,2025年下半年-2026年或將成爲液冷產業鏈放量的關鍵時期。一方面,頭部雲廠商的基建投入形成剛性需求支撐——阿里巴巴已明確未來三年在雲與AI基建領域的大額投資計劃,智算中心的規模化擴建將直接催生液冷系統的批量採購;另一方面,全行業技術迭代形成共振效應,英偉達等芯片廠商的新一代產品已全面適配液冷方案,帶動服務器廠商加速推出液冷機型,而云廠商作爲下游核心需求方,正從技術驗證階段進入規模化部署階段,預計全球AI液冷市場規模將在2026年突破80億美元。
2025年僅騰訊與阿里資本開支就將達到2270億元,同比增長52%,國內AIDC相關的設備需求將顯著上移,圍繞算電協同的三大挑戰環節(供電、電能變換、散熱)將會顯著受益。
數據港、萬國數據、潤澤科技、英維克、申菱環境、銳捷網絡、星網銳捷、華工科技、光迅科技、華豐科技等。
天風證券孔蓉等《阿里巴巴雲業務大超預期,英偉達四萬億美元AI指引,算力需求旺盛!》250902華鑫證券朱珠《傳媒行業週報:以AI爲支點撬動國產應用新增量可期》250907華源證券陳良棟等《傳媒互聯網行業週報:阿里雲業務加速,重視中報指引高景氣度方向》250901國金證券樊志遠《阿里未來三年AI投資3800億,繼續看好A算力核心硬件》250901
免責聲明:以上信息由博覽財經提供,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浙商證券認同或贊成其觀點,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亦不作爲買賣、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請或保證。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負。投資者不應將本信息作爲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因素,亦不應以本內容取代自己的判斷。在任何情況下,浙商證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平臺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