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公共論壇:2040年前人工智能可將國際貿易總額提升近4成

新浪財經
昨天

專題:聚焦2025年世貿組織公共論壇

  郝倩/發自瑞士日內瓦

  世貿組織公共論壇將於9月17日,18日兩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這是這一國際組織對公衆敞開的一個年度交流平臺,每年探討的都是和貿易相關的不同話題。今年的主要話題之一,是如何掌控數字變革的力量。作爲世貿組織公共論壇官方媒體合作伙伴,新浪財經將持續關注世貿組織公共論壇的相關討論。

  一轉眼,世貿組織已經成立30年,國際貿易版圖和形式在此期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世貿組織依然是全球唯一一個應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國際組織。如今,每一天都有數百萬的包裹跨境交易,服務貿易也早就打破了國界。數字貿易,人工智能也都成了國際貿易的熱門話題。

  在大會召開的首日,對應此次公共論壇的主題,世貿組織發佈了最新的世界貿易報告,報告顯示,在正確的政策指引之下,2024年人工智能可以助力跨境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的整體價值實現近四成的增長。因爲人工智能在可以提升生產力的同時,還可以減少貿易成本。

  與此同時,報告顯示,人工智能可能在20240年以前給貿易和GDP帶來大幅度增長,國際貿易總體價值也可能因此增長34%到37%。當然,這一增長水平在不同的政策支持和科技水平的背景之下會有很大差異。與此同時,全球GDP也將實現12%到13%的增長。

  世界貿易組織(WTO)總幹事恩戈齊·奧孔喬-伊韋拉(Ngozi Okonjo-Iweala)在報告中提出:“人工智能具有極大潛力來降低貿易成本並提升生產率。然而,各國獲取人工智能技術的機會,以及參與到數字貿易的能力,仍存在顯著差距。”

  但伊韋拉總幹事也表示:“只要貿易、投資及配套政策的組合做得好,人工智能能夠爲所有經濟體創造新的增長機遇。在適當的框架下,貿易可以在確保人工智能惠及所有人方面發揮核心作用。世貿組織致力於支持這一進程。”

  

  世貿組織副總幹事約翰納-希爾(Johanna Hill,如上圖,圖片提供:WTO)在報告發布之前的媒體通氣會上坦言,今年的國際貿易報告是在一個非常複雜的國際貿易背景下發出的,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商業信心,投資和供應鏈都有很大影響,不確定性,依然是國際貿易環境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然,我們還需要一些時間來測試多邊貿易系統。但現在很多世貿成員依然在遵循WTO的原則來對貿易措施作出反應,絕對算得上是一線希望。”希爾坦言。

  她分析說:“現在,國際貿易版圖變化迅速,地緣政治,地緣經濟每天都霸佔着媒體頭條。當然,我們也同時面臨其他的趨勢,這些趨勢正在重塑國際經濟和國際貿易的未來。人工智能絕對是其中之一。”

  當然,不僅人工智能可以貢獻國際貿易總額和經濟增長,貿易反過來也可以成爲包容性人工智能的有力推進力。如果沒有國際貿易,很多經濟體也無法更多接觸到發展和使用人工智能所需要的原材料。根據該組織的預計,僅2023年與這些原材料相關的全球貿易總額就高達2.3萬億美元。

  今年的報告更聚焦在從人工智能和貿易中所獲得的收穫,究竟如何分配。人工智能可以在日益複雜的貿易環境中成爲一個亮點,因爲人工智能可以減少貿易成本,提升生產效率,還可以擴大在國際市場中的參與度。2040年前,人工智能可能刺激跨境貨物和服務貿易增長接近四成。私人板塊對於AI的應用也驗證了這一趨勢。

  然而目前的問題也十分明顯。人工智能所帶來的變革性的潛力並非可以令所有人受益。因爲每一個經濟體的人工智能基礎建設,教育投資,技術水準都不相同。

  希爾介紹說,如果中低收入經濟體能夠將其數字基礎設施與高收入經濟體之間的差距縮小50%,並更廣泛地採用人工智能,這些經濟體的收入預計將分別增長15%和14%。然而,如果他們無法彌補這些差距,那可能低收入經濟體只能看到8%的收入增長率。

  此外,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帶來包容性增長率的影響,還取決於貿易以及貿易相關政策的設計。這其中包括國內政策,國際合作等等。西爾認爲,不僅要推進人工智能促進貿易包容性增長,還要讓國際貿易更加可負擔。

  此外,希爾也坦言,與貿易相關的人工智能方面的挑戰源更爲複雜,與很多配套政策相關,從基建,能源,教育,到政府支持等等。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

  報告強調了開放和可預期的貿易政策的重要性,並指出人工智能相關商品所受的限制措施顯著增加,從2012年的130項攀升至2024年的近500項,主要由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經濟體推動。在一些低收入經濟體,人工智能相關商品的約束性關稅最高可達45%,使得獲取這些關鍵商品的資源仍然不均衡。

  報告還強調了世貿組織在推動人工智能普惠化及公平受益方面的作用。該組織爲成員提供了討論人工智能相關貿易措施的論壇。報告指出,在世貿組織提出的80項貿易相關的“擔憂”中,均涉及人工智能。此外,世貿組織《電子商務工作計劃》框架下也進行了專門討論,聚焦人工智能與包容性貿易。投資教育和培訓,並採取適當的勞動力市場政策,有助於避免經濟體內部不平等的加劇。

  報告補充稱,成員方若能進一步作出承諾,例如擴大參與世貿組織《信息技術協定》,並更新《服務貿易總協定》下的承諾,將有助於使人工智能更具包容性和可負擔性。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何俊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