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材料公司亞洲各地攜手聯動,共同守護地球清潔未來

美通社
昨天

亞洲清潔行動積極響應"世界清潔日"倡議,推動區域環保行動

  • 亞洲六個國家和地區同步開展清潔行動
  • 9月-10月期間,舉辦多場覆蓋陸地、山野、河流與海洋的環保活動

上海2025年9月17日 /美通社/ -- 9月20日是"世界清潔日",這是由非政府組織"Let's Do It World"(LDIW)發起並獲得聯合國認可的國際性環保社會行動日,旨在動員全球個人和社區"用一天的時間清理我們的地球"。作爲一家致力於引領材料創新,驅動全球變革的企業,應用材料公司高度重視環境可持續發展,並積極鼓勵員工志願服務的企業文化。

亞洲不僅是應用材料公司的重要市場,更是公司推動社區參與及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力量。今年,應用材料公司亞洲各地分支機構將共同響應2025年世界清潔日的官方主題"Strive for Five(5%行動,100%影響)"倡議,攜手本地非營利組織發起區域環保行動,爲建設更清潔、更可持續的未來貢獻力量。

應用材料公司亞洲清潔行動(Applied Asia Cleanup):亞洲六地聯動,攜手共建更清潔的地球

面對日益加劇的全球垃圾污染趨勢,世界銀行預測,到2050年全球垃圾總量將達到34億噸,相比2016年增長約70%。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的有關數據,到2050年東南亞及其它主要亞洲國家的塑料廢棄物泄漏預計將比2022年增加近70%。

爲積極應對這一日益增加的環境挑戰,9月至10月,應用材料公司亞洲六地分支機構將聯合本地非營利組織,發起覆蓋陸地、河流與海洋等生態系統的一系列清理行動,同時開展環保教育倡議和社區參與等公益項目。通過凝聚員工、社區與合作伙伴的集體力量以推動環境改善、減少垃圾污染、緩解氣候危機,爲社區帶來切實的環保影響。

應用材料公司亞洲清潔行動亮點

  • 中國:在上海、西安和廈門開展清潔活動,同時積極推動員工參與由LDIW發起的數字清潔活動,以擴大參與度和影響力;
  • 中國臺灣省:在臺南的臺江公園開展溼地清潔活動 —— 這是一個生態豐富但脆弱的海岸入口 —— 員工及其家人將協力保護生態系統,並加強社區互動;
  • 印度:在五個城市協調清潔工作,員工將通過親身參與環保行動,協助恢復湖泊、公園和海灘的環境;
  • 日本:在東京的荒川河沿岸開展清潔活動,以應對河流和海洋污染,同時鼓勵員工重新與自然建立聯繫,爲環境保護貢獻力量;
  • 新加坡:在該國獨特的紅樹林生態系統中組織清潔活動,同時向員工宣傳紅樹林作爲天然海岸保護者的重要作用 —— 減少侵蝕、儲存碳並支持生物多樣性;
  • 韓國:通過"拯救我們的河流"活動開展清潔行動,員工及其家人將製作並投放有效微生物泥球到當地溪流中,同時進行溪流清潔和垃圾收集活動,以支持水道修復。

持續履行環保承諾,推動社區可持續發展

應用材料中國公司在華深耕超過40年,始終將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作爲企業社會責任的基石。我們積極推動綠色行動,共同守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應用材料公司副總裁、中國公司總裁姚公達表示:"在應用材料公司,我們的使命不僅僅是技術創新 —— 我們同樣致力於爲地球建設一個可持續的未來。通過與非政府組織的合作以及積極的利益相關方參與,我們發起區域性環保倡議,旨在爲社區帶來有意義的改變。我們也鼓勵員工及其家人積極參與這些行動,攜手共建一個更清潔、更可持續的世界。"

自2021年以來,應用材料中國公司積極支持世界清潔日中國的官方組織者 —— "撿拾中國",並鼓勵員工在全國範圍內參與環保活動。截至2024年底,已有近500名員工及其家屬參與其中,共清理垃圾超過900公斤。秉持"隨手志願,隨手清潔"的理念,我們希望激勵更多人加入這一行動,共同改善環境。

在2025年世界清潔日活動期間,應用材料中國公司將在上海、西安和廈門舉辦一系列環保活動,包括海灘清潔、山地垃圾收集和森林生態系統修復。除了現場活動外,還鼓勵員工參與數字清潔等線上倡議,提升環保意識,擴大綠色行動的影響力。

關於應用材料公司

應用材料公司(納斯達克:AMAT)是材料工程解決方案的領先企業之一,該領域是世界上幾乎所有新型半導體和先進顯示的基石。我們的技術對於推動人工智能發展和加速下一代芯片的商業化至關重要。在應用材料公司,我們不斷挑戰科學和工程的極限,致力於引領材料創新,驅動全球變革。欲知詳情,請訪問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