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特斯拉“抬轎人”到機器人“新寵兒”,旭升集團能否再創輝煌?

市值風雲
09/18

二季度業績出現拐點。

旭升集團 (603305.SH),曾憑藉與 特斯拉 的深度合作實現業績飛躍。如今在 新能源 汽車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它正試圖通過 儲能 、 機器人 和全球化佈局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特斯拉供應鏈明星養成記

2013年,當中 國新能源 汽車產業尚處萌芽階段,寧波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模具製造商做出了一個關鍵決定:轉向新能源 汽車輕量化 零部件領域,專注於鋁合金精密壓鑄件的研發與生產。

這一戰略轉型的關鍵在於:新能源汽車因電池重量大,對車身輕量化需求更爲迫切。鋁合金因其密度低、強度高、易加工等特性,成爲汽車輕量化的理想材料。旭升集團正是看準了這一市場空白,將技術研發重點轉向鋁合金精密壓鑄領域。

2013年10月,旭升集團與特斯拉簽訂了爲期10年的長期合作合同,2014年開始深度參與特斯拉核心系統零部件供應,成爲其一級供應商。

據瞭解,特斯拉早期的部分零部件集成需求幾乎沒有國外大廠願意滿足,而旭升憑藉靈活性與效率能夠及時滿足其訴求。這種快速響應能力和定製化服務能力,是其與特斯拉合作的關鍵。

依託與特斯拉的深度合作,旭升集團迎來了高速增長期。2014-2023年,公司營收從2億元增至48.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34%;淨利潤從0.3億元增至7.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42%。

意識到對特斯拉過度依賴的風險,旭升集團也開始拓展客戶矩陣,包括 寧德時代 、採埃孚、奔馳、寶馬、 比亞迪 等產業鏈龍頭。雖然來自特斯拉的收入佔比有所減少,但旭升集團始終未能擺脫對特斯拉的依賴。

2015年以來,特斯拉一直是旭升的第一大客戶。2024年,來自海外龍頭新能源汽車主機廠的營收13.83億元,佔比接近1/3,也是旭升的第一大客戶。猜得沒錯的話,這位海外龍頭,還是特斯拉。

逆風局:特斯拉銷量波動

與特斯拉的合作確實讓旭升集團獲得了跨越式的成長。這一階段,旭升集團不斷擴大產能,提升技術實力,形成了涵蓋壓鑄、鍛造、擠壓三種先進鋁合金成型工藝的技術佈局,產品覆蓋汽車動力總成系統、底盤系統和電池系統。

現在,旭升集團成爲業內少數同時掌握壓鑄、鍛造、擠壓三大鋁合金成型工藝的企業,尤其是鎂合金殼體的研發和供應,鎂合金壓鑄良品率已達95%。

但市場從不缺乏戲劇性轉折。2024年,隨着全球新能源汽車增速放緩,特別是特斯拉銷量承壓,旭升集團這艘曾經的“順風船”也遭遇了陣陣逆風。

2024年全年,旭升實現營收44.1億元,同比下降8.8%;歸母淨利潤4.2億元,同比大幅下滑41.7%。

(來源:市值風雲APP)

2025年上半年,旭升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1.0億元,同比下降2.5%;歸母淨利潤2.0億元,同比下降24.2%,延續2024年以來的下滑趨勢。

(來源:市值風雲APP)

業績下滑的原因,可以總結爲三個點:

一是特斯拉的銷量波動。上半年,特斯拉交付72.08萬輛,同比下滑13.24%,旭升集團汽車類業務營收同比下降10.5%至17.05億元。

二是毛利率承壓。行業價格競爭導致產品價格下降,上半年的毛利率同比下降了1.47個百分點,至21.78%。

三是期間費用率上升。上半年的營收利潤雙降,但三費卻不降反增,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

就在業績承壓之際,一個新的故事線正在展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