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外賣突圍戰:要份額,更要盈利!

華爾街見聞
09/17

摩根大通表示,京東管理層強調外賣業務的核心目標是與傳統電商實現協同效應,提升用戶參與度並推動交叉銷售。對外賣業務而言,雖然短期內公司可能出現虧損,但長期盈利路徑依靠三個收入支柱:履約收入將彌補騎手成本,佣金和廣告收入將足以覆蓋補貼和其他營業費用,管理層預測明年將產生佣金收入。

摩根大通認爲京東盈利路徑漸明,其正將外賣業務定位爲電商平臺的戰略延伸,而非簡單的市場份額爭奪工具。

據追風交易臺消息,摩根大通最新投資者會議紀要顯示,京東管理層強調外賣業務的核心目標是與傳統電商實現協同效應,提升用戶參與度並推動交叉銷售。

據摩根大通分析師透露,京東管理層表示不會不計成本地爭奪外賣市場份額,競爭對手的短期激進行爲不會影響京東自身節奏。公司專注於訂單量和用戶羣體的健康增長,以及每單經濟效益的改善。

管理層數據顯示,2025年3月通過外賣獲得的新用戶中,有40%在7月份轉化爲電商用戶。交叉銷售主要集中在超市、電子配件和生活服務優惠券等品類。

京東明確表示不會將任何業務視爲永久性成本中心,外賣業務有清晰的盈利路徑。管理層預計履約收入將彌補騎手成本,佣金和廣告收入將覆蓋補貼和其他營業費用。

理性競爭策略:不再盲目燒錢搶市場

京東管理層明確表示,公司並不打算不計成本地爭奪外賣市場份額,也不會受到競爭對手短期激進行爲的影響。相反,京東將外賣業務定位爲與傳統電商業務實現戰略協同的重要工具,專注於訂單量和用戶羣體的健康增長,以及每單經濟效益的改善。

這一策略轉變的核心數據令人矚目:2025年3月通過外賣獲得的新用戶(過去12個月一直不活躍的用戶)中有40%到7月份成爲電商用戶。交

叉銷售的主要品類包括超市、電子配件和生活服務優惠券。由於這些品類的客單價普遍較低,管理層預計再過1-2年新用戶纔會做出明顯的GMV/收入貢獻。

盈利路徑逐漸清晰:履約+佣金+廣告三駕馬車

管理層強調,京東不會將任何業務視爲永久性成本中心,各個業務部門都應有清晰的逐步盈利路徑。對外賣業務而言,雖然短期內公司可能出現虧損,但長期盈利路徑依靠三個收入支柱:履約收入將彌補騎手成本,佣金和廣告收入將足以覆蓋補貼和其他營業費用。

在履約方面,包括京東在內的所有市場參與者都因騎手成本高於履約收費而蒙受履約損失。管理層預計,市場趨於正常並變得更加理性時,履約收入應能覆蓋騎手成本。

受其2025年商家入駐戰略影響,京東目前未產生佣金收入,但管理層預測明年將產生佣金收入,速度適中,規模不超過GTV的5%。

行業競爭加劇成本上升

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管理層認爲外賣業務運營商實現盈虧平衡的難度比以前更大。這是因爲行業層面的每單經濟效益可能會隨着激烈競爭而發生變化:行業整體佣金率可能下降,而通脹和社保福利則會造成騎手成本上升。

這意味着未來的盈虧平衡訂單量將高於此前幾年,當時外賣業務運營商通常在日均訂單量約爲2000萬單時達到盈虧平衡點。

短期內,管理層認爲京東仍將進行必要投資以保持市場佈局,今年的主要焦點包括:1)提高補貼效率,專注於高價值產品,並有可能和商家分擔補貼;2)通過更高的運營效率逐步實現盈虧平衡;3)加大變現力度(如廣告收入等)。

此外,對於在線旅遊業務,京東認爲這完全是滿足用戶需求的增量產品。與外賣和電商相比,在線旅遊業務天然地具有非常低的頻次,京東認爲這方面並無緊迫性,將在相對較長的時間內打造其能力和供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