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撤回現做宣傳 今年5月在港上市 半年利潤大漲近40%

海聞社
09/18

海聞社觀察昂貴不是工業化。

西貝的翻車把導火索燒向了所有商超餐飲同行,畢竟商超的特殊場景與大規模連鎖的商業模式,決定了這些企業選擇中央廚房的必然。其中也有和西貝一樣,拿中央廚房擦邊自稱非預製菜當賣點的,比如綠茶餐廳,也在最近悄悄認慫了。

近日,一則關於綠茶餐廳撤下現做招牌的消息引發網絡熱議。

不少網友發現,有許多綠茶餐廳悄悄撤下了門店外“本店無預製菜,現點現做”的廣告宣傳。

現場餐廳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是什麼時候撤下的,但強調烤雞等招牌菜式是現做的。與此同時,綠茶餐廳外賣的一次性餐具上,原本印有的“無預製菜”字樣已被塗黑。

圖源:網絡

與悄然撤下的現做宣傳形成對比的是,綠茶集團剛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2025年上半年,綠茶集團實現整體營收22.9億元,同比增長23.1%;經調整淨利潤2.51億元,同比增長40.4%;現金資產餘額11.6億元,每股收益0.42元,同比增長27.3%。

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餐廳網絡擴張及運營效率提升。截至2025年6月30日,綠茶餐廳擁有502家餐廳,覆蓋國內21省、4直轄市、2自治區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等100餘城市。

綠茶餐廳堅持高性價比策略,內地人均消費50-80元,香港爲150-170港元,與同類餐廳相比極具性價比優勢。在堅持招牌菜不漲價的同時,綠茶餐廳持續推出高性價比新菜品。

據瞭解,綠茶餐廳起源於2008年杭州西子湖畔,憑藉融合菜系、中國風用餐環境與高性價比經營策略,迅速成爲中國知名餐飲品牌。2025年5月,綠茶集團成功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成爲“中式融合餐飲第一股”,品牌影響力和規模優勢進一步鞏固。

作爲商超網紅餐廳界的元老,綠茶對供應鏈與品控的需求,決定了公司一定會選擇預製菜。

集團與205家第三方食材加工公司合作,將食材的大部分製備過程分配給這些公司,在爲顧客烹煮及上菜前只需在餐廳進行簡單操作。在綠茶的策略中,效率與穩定是大於一切的。

這種模式使綠茶集團避免了建設自營中央廚房所需的大量前期投資,迅速發展,並以相對較低的成本在中國內地加速擴展餐廳網絡。

如此次西貝事件一樣,綠茶使用預製菜本身無傷大雅,更引爭議的還是知情權問題。

社交媒體上有消費者表示,綠茶餐廳使用預製菜而不進行提前告知,侵犯了其知情權。綠茶餐廳一邊以“現做”爲宣傳文案,一邊要強調由中央廚房來提升出餐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形成實質上的雙標。

事實上,綠茶餐廳的預製菜使用問題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證監會曾對綠茶餐廳食品安全以及預製菜佔比情況進行了問詢。在合規經營層面,證監會要求綠茶餐廳說明食品供應鏈具體模式和預製菜佔比,對是否符合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進行明示。

這並非是綠茶餐廳第一次因預製菜問題引發爭議。

2024年3月,有媒體曝光杭州綠茶餐廳後廚售賣的“佛跳牆”是預製菜,且未在菜單中標註“預製菜”字樣。儘管綠茶餐廳隨後表示已下架相關預製菜品,但這一事件仍引發了消費者對預製菜新鮮度和品質的擔憂。

這次主動撤下相關宣傳,大概率對於輿情的蔓延強度相對敏感,害怕引火燒身。在西貝事件的風波下,“現做”一詞成了餐廳的燙手山芋,不少企業都在調整相關宣傳。

實質上,預製菜是餐飲行業現實意義下的必然選擇。隨着人工、租金成本持續上漲,餐飲企業面臨着巨大的盈利壓力。使用預製菜能夠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出餐效率、保證菜品穩定性,已經成爲行業普遍做法。

預製菜出品的可控性在於,比門店離散廚房的監管成本更低,也更難出現食品安全風險,但這意味着在安全衛生可控的同時,口味並不是商家的第一追求。

這也是爲什麼不少消費者對預製菜仍然存在普遍的牴觸心理。除了部分不理性的“不新鮮”“營養流失”等偏見以外,不少消費者的態度不無道理。外出就餐支付溢價就是爲了享受現做的美食,如果商家爲了方便使用預製菜,消費者爲什麼不自己買預製菜回家?

誠然,不管是中央廚房,還是預製食品,都是食品工業化進程的必然。但首先,食品工業化的意義在於高生產力帶來的低消費成本體驗。沒有人會責怪平價餐廳使用預製菜,但如果既想要追求預製品模式的便捷與低成本,又宣傳自己的高端地位,一旦露餡,消費者自然會用腳買單。

短暫的熱度終會褪去,但在預製菜產業更加成熟、監管也徹底健全以前,綠茶們依然面臨不小的宣傳兩難。如實告知使用預製菜可能嚇跑顧客,不告知又可能面臨誠信質疑和法律風險。如何在商業效率和消費者信任之間找到平衡點,不僅是綠茶集團面臨的挑戰,也是整個餐飲行業需要解決的難題。

【聲明】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與我們聯繫,我們將迅速採取適當措施。

聯繫方式:18910357426

郵箱:1477132097@qq.com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