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破局!2900億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預計三季度業績回正

藍鯨財經
09/17

文|侃見財經

創新藥行業的“BD時刻”已經來臨,但醫療器械行業的東風還未吹起。

過去幾年,醫療器械行業經歷了一輪比較大的“擠泡沫”的過程,頭部的醫療器械龍頭幾乎都遭到了慘烈的估值殺。其中,就包括了醫療器械“一哥”邁瑞醫療

隨着集採的深入,邁瑞醫療的好日子也是一去不復返。

侃見財經根據其財報統計,2016年至2023年,邁瑞醫療年均營收保持着兩位數的增速,營收從90.32億元一路暴漲至349.32億元;淨利潤更是常年保持在20%的增速以上,年淨利潤也從16.00億元一路暴漲至115.82億元。

伴隨估值泡沫的破裂,邁瑞的業績也遭到了很大的挑戰。

根據財報顯示,自2024年開始,邁瑞的營收增速就已經降至1%都不到了,其中扣非淨利潤也幾乎零增長。

在這種背景下,市場選擇了用腳投票。

好在企業底子很厚,相比於同行,邁瑞醫療股價卻表現出了一定的韌性。但如果從最高位計算,邁瑞醫療股價也接近腰斬,根據統計顯示,從年線來看,邁瑞醫療已經連跌五年,雖然2025年跌幅有所放緩,但截至目前,其年內跌幅依舊超過了4%,大幅跑輸醫療器械ETF。

股價的變化,影響最大的當屬企業的實際控制人。受此影響,邁瑞醫療實際控制人李西廷、 徐航身家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縮水。根據股權穿透顯示,李西廷、 徐航分別持有邁瑞醫療27.69%、16.89%股權,根據其最新收盤價計算,李西廷身家約爲804億元,徐航身家大約爲490億元。

胡潤2025年全球富豪榜顯示,邁瑞醫療創始人李西廷以950億元身家,位列全球第135位,排名較去年下滑35位。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李西廷曾以210億美元身家問鼎新加坡首富寶座。

週期之“困”

邁瑞的困境,一定程度反映了行業的困境。

作爲醫療器械龍頭企業,邁瑞醫療一直是行業發展的典範。這幾年,在集採的影響下,醫藥以及醫療器械行業受到了很大影響,就連邁瑞也沒能逃脫業績放緩的命運。

從財報數據來看,進入2025年之後,邁瑞業績還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

具體來看,今年一季度邁瑞醫療實現營收82.37億元,營收同比下滑12.12%;淨利潤爲26.29億元,同比下滑16.81%。到二季度,邁瑞醫療的整體業績呈現“腰斬”的趨勢,具體到第二季度,邁瑞醫療營收爲85.06億元,同比下滑23.77%;淨利潤爲24.40億元,同比下滑44.55%。

受到二季度拖累,邁瑞醫療2025年上半年業績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

財報還顯示,2025年上半年邁瑞醫療的總營收爲167.43億元,同比下滑18.45%;淨利潤爲50.69億元,同比下滑32.96%;扣非淨利潤爲49.49億元,同比下滑32.94%。

據悉,這也是邁瑞上市以來,首次出現中報負增長。

其財報發佈之後,邁瑞醫療股價並未出現明顯的下跌,這就說明市場已對業績悲觀預期脫敏,認可了市場目前的定價。

面對業績的下滑,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在半年報業績說明會中表示,在醫保深化改革、醫療領域整頓等大背景下,去年的醫療設備更新項目打亂了設備正常的採購節奏,今年體外診斷又受到了多重政策因素的影響,使得國內醫療器械行業近兩年出現了萎縮,這些都給公司的國內業績帶來了挑戰。

在半年報業績電話會上,邁瑞管理層再次明確表示,邁瑞國內市場銷售增速將於今年第三季度回正,實現反彈。

根據衆成醫械的數據,我國醫療設備招投標市場規模2024年四季度同比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加20.9%,而2025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招投標整體市場規模超800億元,同比增長62.75%。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邁瑞醫療的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邁瑞醫療創始人已經74歲,其接班人的問題,也成爲了市場關注的重點。

面對投資者的提問,李西廷認真地闡述了這個巔峯市值超過6000億元的“醫療器械一哥”在接班人制度上的邏輯,甚至還列舉了邁瑞醫療總裁吳昊、研發總負責人郭豔美等幾個具體的名字。

他還表示,“在需要的時候,推薦的接班人一定能夠勝任,並帶領公司更好地發展,給股東帶來更多回報。”

當然,從目前邁瑞的情況來看,侃見財經認爲,現在談到李西廷退休問題還爲時尚早,該公司目前的核心問題依舊是業績增長問題,公司治理架構上不存在短板。

從醫療器械整體行業來看,其早在2024年四季度就已經開始回暖。爲了表示對未來預期的樂觀,李西廷還表示,“希望再用5年時間,也就是在2030年成爲全球醫療器械綜合實力TOP10”。

全球化“破局”

從營收結構來看,截至2025年6月末,邁瑞境外營收爲83.32億元,佔其總營收的49.77%,境內營收爲84.11億元,佔到了其總營收的50.23%。

爲了“破局”,李西廷很顯然將籌碼押注在了國際化上。

在股東大會上,邁瑞管理層透露,海外收入佔比的目標是要達到70%以上。“海外市場是中國市場的5倍,隨着公司的知名度、美譽度上升,產品的匹配度越來越強,海外業務的增長空間還很大。”

今年7月,市場有消息稱,邁瑞醫療正考慮香港IPO,預計籌資至少10億美元。面對媒體的詢問,邁瑞醫療回應稱“以官方發佈的信息爲準”。

侃見財經認爲,從營收佔比來看,邁瑞醫療的海外營收已經佔到了一半,因此全球化是邁瑞的必由之路。而作爲國產醫療器械的“一哥”,邁瑞醫療的確需要在國際資本市場進行佈局,那麼港股IPO幾乎是一道必選題。

另外,在確定大的戰略方向的前提下,李西廷還需要給邁瑞找到第二增長曲線。

他的答案是——IVD(體外診斷)。

根據邁瑞醫療2025年中期財報顯示,其體外診斷類產品營收已達64.24億元,營收佔比爲38.37%;生命信息與支持類產品營收則爲54.79億元,佔比爲32.73%;醫學影像類產品營收爲33.12億元,佔比爲19.78%。

由此可見,體外診斷類產品已經成爲邁瑞醫療的第一大營收板塊。

那麼,邁瑞醫療爲何要選擇一條又卷又險的突圍之路?

衆所周知,國內市場中,IVD屬於政策頒佈最密集,且價格競爭最激烈的賽道之一。但在全球化的過程當中,IVD的確是一條捷徑,這個可以參考之前的九安醫療

而且,爲了快速突圍,邁瑞醫療也必須減少醫療設備這種“一錘子買賣”的佔比,轉向IVD這種典型的“耗材”主導的流水型業務。

其財報發佈之後,長江證券發佈研報稱,邁瑞醫療海外高端客戶持續突破,收入佔比提升至約50%。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收入83.32億元,同比增長5.39%,其中獨聯體及中東非地區實現雙位數增長;主要是得益於公司在海外高端客戶羣的持續突破、本地化平臺建設能力的逐步完善,預計2025年下半年海外市場有望提速。從海外收入佔比看,公司持續提升海外收入佔比,2025年上半年達到約50%,其中國際體外診斷產線佔國際收入的比重已提升至29%,國際動物醫療、微創外科等高潛力業務佔國際收入的比重已提升至12%。未來公司將加大本地化平臺建設和提升營銷覆蓋力度,目前已規劃海外本地生產的國家14個,其中有11個國家已經啓動本地生產,仍將持續擴大產能,滿足海外市場的需求。

東方證券則發佈研報稱,25H1公司研發投入爲17.8億元,營收佔比爲10.6%。公司已完成“設備+IT+AI”的數智醫療生態系統搭建,25H1公司瑞智重症決策輔助系統&啓元重症大模型實現裝機醫院8家,助力精準診療。其次,25H1公司推出多款體外診斷新品,化學發光免疫試劑NMPA已上市產品達88個,追趕國際一流品牌。在生命信息與支持和醫學影像領域,公司推出等離子電切專科方案、中端便攜彩超MX/ME精英版等多款新品,穩固市場地位。

侃見財經認爲,隨着醫療器械行業的回暖,邁瑞醫療業績有望三季度得到改善,另外隨着其港股IPO進程的加快,邁瑞醫療估值有望重構,參考恆瑞醫藥,我們認爲,若邁瑞在港交所成功IPO,那麼其股價可能會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