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區城市發展研究院李文傑:政企聯動打造ESG產業高地

睿見Economy
09/19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專題:2025全球總部經濟大會暨中國樓宇經濟北京論壇

  9月11日,由世界貿易網點聯盟、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主辦,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樓宇經濟和總部經濟分會、集羣智庫承辦、新浪財經、服貿會官網全程直播的2025全球總部經濟大會暨中國樓宇經濟北京論壇在京舉辦。大會邀請知名總部企業和資管機構,聚焦全球視野下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發展的機遇和挑戰,探討“破局與進化”的路徑和模式,構建“城市—總部—樓宇”產業共同體,搭建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高端對話合作平臺。蘇州工業園區城市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李文傑應邀作爲“ESG賦能實體產業和不動產價值創造”圓桌對話嘉賓出席。

  對話實錄如下:

  各位新老朋友,很榮幸能就ESG領域的實踐與發展,與各位展開交流。2024年,蘇州工業園區立足產業發展需求與行業趨勢,在ESG領域推進了一系列紮實且具有前瞻性的工作:一方面,搭建ESG智庫平臺——蘇州ESG研究中心(隸屬於園區城市發展研究院),爲ESG領域的理論研究、實踐探索提供專業智力支撐;另一方面,打造全國首個ESG主題載體——蘇州ESG產業創新中心,有效集聚ESG評級、認證、諮詢等領域企業,形成高效協同的產業集聚效應。

  在此,我想聚焦“園區”這一關鍵詞。從產業生態視角來看,園區既是ESG實踐的“微觀生態單元”,也是連接產業、企業與ESG經營實踐的關鍵紐帶,如同生態系統中的“毛細血管”,承擔着打通ESG實踐“最後一公里”的重要作用。在園區這一“載體”中,政府與企業能夠實現深度協同、互利共贏: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爲區域經濟升級、產業生態優化注入動能,而政府則通過政策引導、功能服務完善,爲企業營造更優質的發展環境。我們單位正是立足園區平臺,通過開展政策研究、優化服務功能,推動企業發展與區域進步的協同統一,構建更和諧、高效的發展格局。

  2024年3月19日,蘇州工業園區正式發佈《ES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與《關於推進ESG發展的若干措施》兩份文件,爲ESG產業發展明確方向與保障。其中,《行動計劃》提出了園區ESG產業發展到2030年與2050年的兩個目標及階段性發展任務;《若干措施》則從多維度出臺配套政策,涵蓋鼓勵優質ESG項目落戶、支持本土ESG企業做大做強、創新ESG領域金融服務、引導企業開展ESG信息披露及相關實踐活動等,通過全方位政策支持,吸引更多優質ESG資源向園區集聚。目前,相關政策已進入持續落地與深化階段,爲園區ESG產業發展提供穩定支撐。

  爲進一步推動園區帶動企業深化ESG實踐,我們規劃從“載體、生態、工具、動力”四個維度構建支撐體系。第一個是強化載體建設,這也與我們今天“樓宇經濟”發展主題契合。未來,打造更多高品質產業載體,強化ESG產業集聚效應。例如,位於園區金雞湖商務區的中心綠色數碼港,作爲中新合作的標杆項目,以“碳管理”爲核心目標,打造綠色、低碳、智慧一體化的新型產業園區,未來將企業間的資源整合、合作共贏提供優質空間載體。第二個是完善生態構建,依託園區ESG聯盟,整合產業鏈資源,承擔企業培訓、行業交流等服務職能。當前,園區內企業普遍具備開展ESG實踐的內生動力,但部分企業存在資源不足、經驗欠缺等問題,通過產業聯盟的統籌協調,可有效填補資源缺口,推動企業ESG實踐規範化、高效化。第三個是優化工具支撐,搭建園區 ESG 數字服務平臺,爲企業提供全流程數字化工具支持。藉助該平臺,企業可實現ESG自診斷、ESG 報告AI生成等功能,提升ESG實踐效率。最後一個是注入持續動力,我們成立全國首支ESG綠色獨角獸產業基金,以綠色金融爲抓手,爲企業ESG實踐提供實質性驅動力。通過創新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金融產品,讓企業在踐行ESG理念的同時,獲得實實在在的金融支撐,從而提升企業參與ESG實踐的主動性與持續性。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爲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昂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