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4—6—4,堅果變成「黃金果」| 在雲南樣樣好

雲南發佈
昨天

入秋以來

臨滄的山川河谷上

連綿的澳洲堅果林

迎來了收穫的季節

「這30畝堅果,就是我家的致富果」

鎮康縣南傘鎮田壩村中林格自然村

50歲的趙太和蹲在果園裏

眼看着枝頭綴滿沉甸甸的果實

笑得眼角堆起褶子

「看這掛果量

今年應該能收8噸左右,賣6萬多元

小女兒學費生活費都不用愁啦」

10年前在坡地栽下第一棵堅果苗時

怎麼也想不到

這「綠果果」能托起

兩個女兒的大學夢

這些都離不開技術的加持

「以前憑老經驗種,蟲果多、掛果少

現在跟着技術員學‘六項核心技術’

‘落頭開心’剪枝葉,‘果園放蜂’提坐果率

蟲果率遠低於標準!」

太和摸着修剪整齊的果樹說

當然

讓果子值錢的不只是技術

還有讓大家都能分到錢的

「464」收益分配機制

龍頭企業收果後

會把4%的收購款返給合作社

像趙太和加入的田壩村合作社

去年就收到企業返利558萬元

合作社再把60%分給社員

而企業返利中剩餘的40%

合作社將其明確留存為村集體經濟收入

其用途直接反饋到

產業生態和鄉村治理層面

顯著增強了村集體

「造血」功能和治理能力

如今在鎮康

43萬畝堅果樹織滿山野

36萬畝已投產

2024年青皮果產量7.1萬噸

今年預計增長到8.87萬噸

果農戶均收入3.9萬元

果子從枝頭到舌尖

還得靠加工廠「變身」

目前

鎮康縣已建成堅果加工廠3座

初加工能力達9萬噸/年

精深加工能力達2.18萬噸/年

實現了由「賣原料」向「賣產品」轉變

科技讓果子更甜

機制讓派息更多

加工讓產業鏈更長

……

臨滄堅果讓果農的錢袋子

實實在在鼓了起來

策劃:曹璐 包濤 沐旭 楊昊

統籌:吳珺 趙家琦

資料:臨滄市委宣傳部

信息員:黃加江

設計:鮑子仟

編輯:李楠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