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3個話題圈裏討論的比較多,下面開始。
1,OCS持續升溫,谷歌的強勢肉眼可見
週五晚的文章做過一點小的討論,大概回顧一下:
這個階段的關鍵並非OCS的規模確定的有多大,而在於光互連是確定的技術方向,可以開拓以光互連爲核心的巨大市場空間。
這裏簡單說一個問題,之後有機會詳細討論,就是替代、互補、資本價值。未來因爲使用場景不同,在大規模AI集羣裏必然有各種各樣的互連,但這些互連方案的資本價值卻天差地別。
目前各種互連方案,無論是Scale-up還是Scale-out,其實都具有規模性,所以不用質疑“很好但市場規模很小”的問題。資本估值來源於高集成度、高技術含量、高利潤率,同時具有卓越性能的高端領域,下面具體說說。
高集成度,就是巨頭之間的跨界,各種頂尖技術在集成,達到低損耗、低功耗、高性能等的目標,比如硅電巨頭臺積電做CPO(原來光芯片領域的領先者是GlobalFoundry),谷歌做OCS、博通也涉及CPO和OCS等等。我們追求的頂尖技術到最後是殊途同歸的,這非常有藝術感。
高利潤率,這個不必說,同時高技術含量必然對應超高的淨利潤率,而且未來因爲少數巨頭參與,開始呈現壟斷態勢,高利潤率得以持續,而且相比於帶來的性能提升、功耗降低來說順理成章。
卓越性能這是根本,此前10元錢10分的性能,現在要求50元100分的性能。正因爲如此,資本纔會追逐,大量資金流入,資本估值纔會越來越高。某一些“還有份額,但不大行的”,資本估值就是快速萎縮,就聊這麼多。
顯然Google的OCS就是如此,看一個OpenAI科學家的評價:“Google是下一波浪潮,有極深的護城河,沒人能夠觸及”…
其實講的就是Google的模型+硬件+雲+應用,以及未來的設備…
Google內容比較多,之後在星球裏再補充。這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新故事,尤其是當TPU+OCS大放異彩的現在。
2,OpenAI聯手立訊、歌爾打造智能硬件
週末The information發了2篇關於智能硬件的文章,非常有意思。
第1篇是OpenAI+立訊歌爾:
第2篇是“爲什麼智能手機是最佳AI設備”:
這樣的爭論會持續下去,不過我偏向於第2篇文章的觀點。但很明顯原生智能設備會有極大的爆發力,這兩個不矛盾。原生智能設備要做的是“如何讓消費者在手機之外,願意再攜帶一個設備”,要找到一個極佳的切入點。
不過對於立訊來說,顯然爲OpenAI代工智能設備是個巨大的估值催化劑(具體空間另外討論,2026年太過遠期),加上最近正交背板放量,訂單溢出成爲連接線2供的預期,會看到持續的強勢。不過CPC就算了,代工在AI時代也不是多差的生意。
彭博前兩天的報道,甲骨文與Meta簽了200億美元的大單:
甲骨文先是OpenAI,然後是Meta,基本上AI基礎設施進入了2.0階段,就是要有能力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要有獨特的強項,比如存儲、備份、互連等等,Google也是這個階段的大漂亮之一。
之前也提到過,甲骨文開啓的融資構建AI基礎設施的模式,會將更多的資金、資源虹吸到AI領域,必然會導致這一階段的AI基礎設施開始加速。至於會不會出現泡泡,大概率會,只不過這一次的泡泡伴隨着實實在在的指數級技術革命,比歷史上電力、信息技術的級別都要大的多,良性泡沫並不是什麼壞事。
至於市場,下週一寒武紀的表現會讓人興奮,另外還有OCS的達谷文等等,雖然長假但依然有可爲,只不過不要太上頭就行。
(全文完)
爲了方便大家更細節、更實時討論所有跟科技投資相關的話題,歡迎新老朋友進入私域知識星球(iOS用戶可將二維碼圖片轉發至微信在掃碼加入,或私信也可);
p.s:10月前支付限制,可直接後臺私信;
星球裏會持續輸出機器人/半導體/AI/自動駕駛/新消費等領域乾貨、專家紀要、財務模型等各種資料,我們也會討論宏觀以及A股、港股以及美股的市場情緒,TMTBreakout的信息也會每日準時在星球裏更新。我們考慮在會10月5號上調社羣價格到,現在約有50席多席位,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加入!
老鐵,求贊,加星標,不錯文章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