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沉寂許久的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正以一種高姿態和高頻率重返公衆視野。
從拜會地方高層到親自下廚直播,他幾乎無處不在。但在這場聲勢浩大的迴歸背後,京東在新戰場上發起的攻勢,卻迅速遭遇了監管的“紅線”,業績也未走出虧損泥潭,可謂“出師不利”。
頻繁亮相:從省長座上賓到業務“代言人”
2025年,劉強東的日程表被安排得異常滿檔,其公開活動的密集程度和覆蓋範圍,都釋放出強烈的信號:這位創始人已經全面迴歸業務一線,並重新成爲京東對外溝通的最高名片。
高層政商互動是其迴歸的重要一環。9月6日,吉林省政府官網發佈消息,省委副書記、省長鬍玉亭在長春會見了劉強東一行。這是劉強東時隔多年後,再次以京東董事局主席的身份成爲省級政府首長的“座上賓”。會談內容頗爲務實,雙方不僅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劉強東更承諾將推動在吉投資規模“翻番”,拓展在汽車供應鏈、智慧物流等領域的合作。
僅僅兩週後,9月21日,劉強東的身影又出現在南寧,與廣西壯族自治區黨政領導舉行工作會談。
除了與地方政府的戰略協同外,劉強東更是親力親爲,爲京東開拓的新業務站臺。9月16日,在北京國際飯店,他繫上圍裙,親自下廚爲一場“京東品酒會”直播炒制家鄉菜——黃狗豬頭肉。這場活動旨在推廣京東新上線的酒旅業務,通過與茅臺集團合作,聯動高端酒店與名酒品牌,打造差異化的住宿體驗。活動發出後,合作酒店在30分鐘內售出100間房,北京地區酒店搜索量環比增長600%。
劉強東在現場重提創業史,表示京東進入酒旅、餐飲等行業,就是要用供應鏈優勢“整頓行業”,爲從業者提供新的通路。
在外賣業務上,他的投入更多。今年4月,他被拍到身穿京東外賣服,在北京街頭親自爲用戶配送訂單,並邀請一線騎手共進火鍋。5月,他又身着印有京東外賣二維碼的T恤現身日本東京街頭,爲新業務宣傳。
從考察宿遷即將開業的京東折扣超市,到參觀香港科技大學的人工智能項目,再到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等多個高級別會議,劉強東的每一次亮相,都精準地踩在京東的戰略節點上。如今,劉強東已重回聚光燈下,成爲京東新一輪擴張中最核心的“代言人”。
一度沉寂
如今的高調活躍,與此前數年的低調形成了鮮明對比。
2019年,劉強東因個人原因辭去了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務,並逐漸淡出公衆視野,幾乎很少在官方或公開場合露面。此後幾年裏,京東的日常管理更多地由時任CEO徐雷等高管負責,劉強東本人則將更多精力放在長期戰略和公司治理上。
劉強東的“沉寂”並非完全“消失”。期間的2022年2月,他向第三方基金會捐贈了價值約149億元的京東股票,此舉讓他登上了當年的《胡潤慈善榜》,並獲封“中國首善”稱號。同年,在國家強調保障新業態勞動者權益的背景下,京東迅速響應,宣佈爲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爲兼職騎手提供商業保險。
2025年年中,隨着國家對民營經濟的支持信號愈發明確,企業家們開始重新走向前臺。6月25日,央視《新聞聯播》的畫面顯示,劉強東出席了在天津舉辦的202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工商界代表座談會。這是劉強東時隔多年後,首次重登《新聞聯播》,並出席如此高級別的政治活動。一個月後,7月24日,他又出現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了中歐企業家座談會。
在高級別會議的“背書”下,劉強東的公開活動愈發頻繁。他在第七屆全國青年企業家大會上發表演講,強調“沒有中國的改革開放,沒有這個時代,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京東”,並呼籲企業家在國家和社會需要時不能缺席。
出師不利
劉強東帶着“二次創業”的決心殺回一線,“一頓操作猛如虎”後,無論是監管環境還是財務表現,都讓這場迴歸顯得“出師不利”。
京東今年發力的外賣、酒旅等新業務,無一不是競爭異常激烈的“紅海”市場。爲了快速搶佔份額,京東祭出最擅長的“價格戰”。一時間,“0元購”、“滿18減18”等大額補貼活動在外賣平臺層出不窮,引發了新一輪的“燒錢”大戰。
這種“內卷式”競爭很快便觸碰到了監管紅線。針對外賣平臺的惡性補貼爭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多次介入。5月13日,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約談了京東、美團、餓了麼等平臺企業,要求其規範促銷行爲,理性參與競爭。7月18日,市場監管總局再次約談三家平臺。9月9日,央視新聞報道,市場監管總局已就補貼爭議約談主要外賣平臺,要求抵制惡性補貼。
與此同時,法規層面也在不斷收緊。2025年6月27日,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獲表決通過,並將於10月15日起施行。其中新增規定,“平臺經營者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平臺內經營者按照其定價規則,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擾亂市場競爭秩序”。這一條款可以說是爲當前的價格戰“量身定製”,包括京東在內的任一平臺通過極端低價快速獲取市場份額的玩法,都將面臨巨大的合規風險。
擴張的代價,也直接體現在了京東的財報上。京東發佈的2025年第二季度報顯示,公司該季度收入爲3567億元,同比增長22.4%,但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62億元,同比下滑50.8%。值得注意的是,該季度京東經營損失爲9億元,而去年同期則爲經營利潤105億元。公司在財報中明確指出,這一變化主要是由於對新業務的戰略投入增加所致。
據多家媒體報道,劉強東本人在618前夕一次小範圍溝通會上反思:“最近的五年很遺憾,可以說是京東失落的五年,是走下坡路的五年,可以毫不留情地說,沒有創新,沒有成長,沒有進步。”業內分析人士認爲,正是這種對“失落的五年”的焦慮,驅動着劉強東以一種近乎“瘋狂”的姿態不斷擴張,但也許也正是這種急迫,讓劉強東在迴歸的道路上略顯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