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宣佈降息25個基點落地,包括外資公募在內的機構認爲,此舉標誌着政策重心正逐步從應對通脹黏性轉向關注經濟增長和就業壓力。另外,從海外角度看,美元的走弱也有望推動全球資本再平衡,外資迴流A股與港股的需求預計也將顯著增強。
對於此次美聯儲降息,宏利基金認爲,本次會議基調整體偏鴿派,明年後需要依靠後續美國數據變化判斷。預計後續隨着美聯儲人事的變動,市場可能會給美聯儲獨立性減弱的定價,明年降息預期存在超預期可能,需要持續關注。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此次降息定調爲風險管理式降息,近期美聯儲關注的重點從通脹上行風險轉向增長下行風險。從美國經濟基本面和政策週期的特徵來看,美國本次降息整體屬於偏預防性,而非應急性寬鬆,後面通脹和勞動力市場的變化也將影響美聯儲調整貨幣政策的節奏和幅度。
聯博基金則分析,美聯儲強調將繼續視經濟數據狀況做出決定,鮑威爾一再強調,任何政策路徑都是有風險的。目前來看,他們認爲,勞動力市場和通脹的矛盾可能長期存在,這也會讓美聯儲後續的工作更加困難,預計美聯儲將在今年剩餘的兩次FOMC會議上各降息25個基點。
路博邁預計,未來幾個季度,標普其它成分公司將縮小與“七巨頭”的盈利差距。相對於大盤股而言,小盤股的盈利前景同樣樂觀,推動這一復甦的是美聯儲進一步貨幣寬鬆的前景。從全球權益市場來說,他們更看好未來非美權益市場的機會,尤其是中國、日本和歐洲。從海外角度看,美元的走弱也有望推動全球資本再平衡,外資迴流A股與港股的需求預計也將顯著增強。
宏利基金分析,美國降息後,可能帶動全球經濟基本面再度共振上行,需要持續保持關注降息後基本面變化。同時也要關注美聯儲降息後打開的政策空間,疊加目前經濟壓力依舊較大,關注政策是否跟進,穩定經濟增長,以實現全面目標。
從資產影響來看,宏利基金認爲,伴隨着後續降息的進一步演進,如果出現鴿派降息的情況,美債利率的陡峭化仍有可能發生。對於美股而言,關稅對盈利影響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但在科技板塊的增長預期疊加美聯儲降息對估值的支撐下,盈利較好的高質量成長風格表現仍然可期。因此,如果未來美聯儲的獨立性進一步受損,投資人可能對美債要求更高的風險溢價,尤其是長端美債。從目前的市場反映來看,美債利率還沒有計入這種情景,但這並不意味着不會發生。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