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Saylor稱比特幣或將變得‘無聊’ 機構資金進場正在幹掉波動性

cryptonews
09/21
bitcoin 加密貨幣 區塊鏈 比特幣 迷因幣
廣告披露
廣告披露

我們始終堅持對讀者信息透明。部分內容包含聯盟鏈接,我們可能會通過這些合作關係獲得佣金。然而,這種潛在收益絕不會影響我們的分析、觀點或評測。我們的編輯內容獨立於市場推廣合作,所有評級均基於既定評估標準,確保公正客觀。

MicroStrategy創始人 Michael Saylor 警告稱,隨着機構大規模入場,比特幣可能會從一種 腎上腺素飆升式的投資品,逐漸轉變為一個「無聊」的價值儲藏工具——因為 巨型機構在進場前都要求更低的波動性。

在 Coin Stories 播客 中,Saylor把這種轉變形容為一種自然的成長階段:早期的高波動性,是為了給機構級別的資金騰出空間。

這一預測出現在比特幣於 8月創下124,100美元歷史新高後,目前在 115,500美元附近橫盤震盪 的背景下。

Saylor認為,當前的拋壓更多來自 加密OG分散持倉,而不是對比特幣失去信心。他將此類操作比作 初創公司員工套現期權來支付生活成本,即便他們依然堅信公司長期前景。

Saylor做客 Coin Stories 播客|來源: YouTube

從瘋狂掃貨到策略收斂

據 Cryptonews報道,企業持有的比特幣金庫規模已創下新高,達到 101.1萬枚BTC,市值超 1180億美元,約佔流通總量的 5%。

不過,囤幣模式已與2024年的 瘋狂掃貨潮 大不相同。

MicroStrategy 的月度買入量從2024年11月的 13.4萬枚BTC,驟降至2025年8月的僅 3700枚BTC,同時公司市值相對淨資產溢價也從 3.89倍 回落至 1.44倍。

儘管Saylor的MicroStrategy放緩了加倉,但其他企業開始接力,導致其在企業BTC持倉中的份額從 76%降至64%,但整體增速依舊保持。

2025年,上市公司已向金庫新增 41.5萬枚BTC,已超越2024年全年新增的 32.5萬枚BTC。

來源: Bitcoin Treasuries

僅在 7月和8月,就有 28家新的比特幣金庫公司 上線,合計新增 14萬枚BTC 到企業持倉中。

不過,在宏觀不確定性和股東更嚴格的風控要求下,這些公司現在單筆買入規模更小,更趨謹慎。

同時,最新報告顯示,已有 四分之一的上市比特幣金庫公司 目前股價低於其淨資產價值(NAV),平均NAV倍數已從4月的 3.76倍 下滑至 2.8倍。

一些公司如 NAKA,市值從高點暴跌 96% 後,目前僅以 0.7倍NAV 交易;而 Twenty One、Semler Scientific、The Smarter Web Company 等也同樣出現股價低於其所持比特幣價值的情況。

百萬美元級的比特幣信用革命

在播客中,Michael Saylor 闡述了他對 以比特幣為抵押的金融工具 改造信貸市場的願景,直指傳統固定收益市場的根本性弱點。

他形容當下的信貸環境是「收益饑荒」:瑞士銀行利率為 負50個基點,而歐洲企業債收益率僅 2.5%,甚至還跑不贏貨幣通脹。

MicroStrategy 已經推出了 四種不同的比特幣抵押優先股產品,以覆蓋不同的市場細分領域。

🚀 @saylor positions Bitcoin-backed securities as retirement alternative offering 9.5% yields versus 0.1-4% bank rates as MicroStrategy launches $2.5B STRC preferred stock targeting conservative investors.#MicroStrategy #Bitcoinhttps://t.co/2uDMxTczxB

— Cryptonews.com (@cryptonews) August 1, 2025

Strike 提供 8%派息,並附帶可轉換為普通股的權利;而 Strife 則提供 10%的永久收益,並擁有 優先清算權。

Stride 取消了懲罰性條款,帶來 12.7%的有效收益,目標客戶是 風險偏好更高、堅定看多比特幣的投資者。

最新推出的 Stretch 屬於創新產品,Saylor稱其為「金庫優先股(treasury preferred)」,設有 按月浮動派息,旨在最小化久期風險和波動性。

藉助AI,MicroStrategy打造了這一 首創結構,意在與貨幣市場工具競爭,同時保持 比特幣抵押支持 與 10%目標收益率。

這些工具使公司能夠通過 股權孖展支付派息,而非拋售比特幣。MicroStrategy每年在股權市場孖展約 200億美元,其中約 6億美元 用於派息,其餘資金繼續加碼購入比特幣。

這種結構既能實現 槓桿擴張,又能在 零信用風險 的前提下,保持 持續囤幣。

當數字淘金熱遇上華爾街現實

Saylor 強調,比特幣的機構化進程需要耐心,市場參與者必須逐步適應這種 顛覆性的金融科技。

他將當前環境類比為 1870年的石油產業早期 —— 當時投資者還無法理解原油衍生品的應用潛力,直到煤油、汽油和石化產品出現,才徹底改變了多個行業。

這位高管預測,2025—2035年 將是比特幣的 「數字淘金熱」黃金十年,期間會湧現大量的商業模式試驗、產品創新和財富創造機會。

MicroStrategy 目標是成為首家 投資級比特幣金庫公司,並通過系統性的評級機構教育,為所有金融工具爭取信用評級。

隨着市場不斷演進,傳統金融指標已不足以評估比特幣金庫公司,這一點也得到了 Sentora最新研究 的印證。

🚨 $215B corporate Bitcoin craze is a "dangerous game" – most companies won't survive the next credit cycle, new @SentoraHQ research reveals!#Bitcoin #Treasuryhttps://t.co/BaI3JxmMSn

— Cryptonews.com (@cryptonews) August 14, 2025

Saylor 指出,許多機構投資者依然需要 比特幣基礎教育,同時也質疑儘管近期政策有所澄清,但比特幣是否仍可能面臨 監管封殺 的風險。

企業集中化風險 也在浮現:上市公司正掌控着相當規模的比特幣供應。分析師警告,大型金庫若改變策略,可能導致 流動性下降 並加劇 波動性。

不過,散戶參與度依舊強勁 —— 約有 75%的比特幣ETF份額掌握在非機構投資者手中,散戶資金流入在機構需求放緩時提供了關鍵支撐。

比特幣正逐步走向 機構主導,這可能讓它相比過去的高波動時代顯得更「無聊」。但在 Saylor 看來,這一演進是必要的,因為它將助力比特幣實現願景:成為 全球金融的數字資本與結算層。

在google新聞上關注我們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