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港、A股芯片相關個股表現活躍,港股華虹半導體漲超7%, 中芯國際漲超6%,上海復旦、宏光半導體漲超5%,晶門半導體漲超3%。
消息面上,主要有三大利好:
一是,高盛將中芯國際目標價上調14%,稱中國AI芯片需求持續增長;
二是,硅片漲價在即,四季度或將大幅受益,全球硅片公司股價短期大漲
三是,週二有報道指出,臺積電2nm製程價格相比3nm至少上漲50%,而末代3nm CPU價格已較前代上漲約20%。
芯片大爆發
芯片概念股今天更是全線加速。A股誠邦股份、張江高科、通富微電、盛美上海、立昂微等漲停;恆合股份、神工股份、江豐電子、創遠信科等大漲;上海新陽、南大光電、傑華特等漲幅居前。中芯國際A股早盤一度漲超4%,中微公司一度大漲超6%。
港股華虹半導體漲超7%,中芯國際漲超6%,股價雙雙創歷史新高。
消息面上,高盛將中芯國際H股12個月目標價從73.1港元上調至83.5港元。
高盛表示,中國AI芯片的長期需求增長前景將更加明朗,這將使中芯國際等領先的國內代工廠受益。分析師Allen Chang在報告中表示,受中國雲服務提供商增加資本支出預算以及人工智能終端應用日益豐富的推動,中國對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將不斷增長。高盛將中芯國際A股12個月目標價從160.1元人民幣上調至182.8元,繼續以238%的A-H估值溢價作爲A股目標價。
值得注意的是,9月24日,阿里巴巴集團CEO、阿里雲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吳泳銘在雲棲大會演講中表示,資本開支會在3800億基礎上,增加更多的投入。
漲價潮來襲
近期,半導體行業漲價預期不斷催化。半導體硅片價格有望在四季度大幅上漲,AI芯片帶動巨大增量需求之外,非AI族羣強勢復甦,具體包括:通用服務器2025年增長20%;成熟製程方面, 臺積電 、聯電2025第四季度稼動率持平,中芯國際2025年下半年增長未放緩,表現超預期。
近期,基於漲價預期,全球半導體硅片公司短期內股價大幅上漲。環球晶圓股價7日內上漲50%,美系券商提升其EPS/評級/目標價;勝高股價7日上漲30%;世創股價5日上漲40%;合晶股價5日上漲35%。
另據媒體報道,臺積電2nm製程價格相比3nm至少上漲50%,而末代3nm CPU價格已較前代上漲約20%。據業界消息,臺積電最新2nm製程將於本季度開始量產,但由於先進製程資本支出龐大,臺積電暫無打折及議價策略。供應鏈推估,採用2nm製程的旗艦芯片單價可能上看280美元。臺積電昨晚股價亦是暴漲。
與此同時,存儲芯片巨頭三星、SK海力士等廠商已率先調漲產品售價。受AI數據中心推升的存儲器強勁需求,三星已大幅上調內存和閃存產品價格,DRAM產品漲幅高達30%,交期也從單月延長至半年以上。美光、閃迪等競爭對手同步跟進漲價措施。
有機構認爲,近年來,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持續提高,但目前仍有近70%的晶圓製造公司尚未使用國產半導體設備,核心設備光刻機國產替代率僅爲1%,機構預測設備國產化率從當前約20%提高至未來60%~100%,有3~5倍空間,發展趨勢明確。
華泰證券認爲,2026年全球半導體設備收入同比增長預計達8%至1530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規模490億美元,同比接近持平。
展望2026年,海外方面,AI相關先進邏輯和存儲仍然是資本支出的主要驅動力。據Factset一致預期,臺積電/三星/海力士2026年資本開支增速預測達到8%/6%/9%。英特爾和三星或成爲關鍵變量,建議關注英特爾在獲得芯片法案資金支持後,其14A節點能否加速投資,以及三星獲得特斯拉AI芯片訂單後,能否獲得更多客戶信任;中芯國際、華虹近期募集資金,長鑫啓動上市輔導,看好2026年中國先進邏輯和存儲投資持續,看好設備國產進展,2026年中國本土設備企業在中國市場規模中佔比(國產化率)或同比增加6個百分點至29%。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