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暴漲119%!中芯國際憑何成為機構的“心頭好”?

中金財經
09/23

  9月23日,港股中芯國際(00981.HK)盤中最高觸及74.70港元,股價再創新高。2025年以來,中芯國際累計上漲超119%。財通證券在研報中指出,中國半導體市場穩健成長,帶動晶圓代工市場規模向上。同時,受益於客戶本地化生產需求,加速海外企業佈局國內產能,拉動本土晶圓代工產業增長,中芯國際等頭部企業有望受益。    借AI東風,打開自主可控新空間中芯國際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國內集成電路製造業領導者,擁有先進的工藝製造能力、產能優勢、服務配套能力,向全球客戶提供8英寸和12英寸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國際製程技術持續迭代,已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已實現從90nm到14nm的量產,N+1工藝接近7nm水平,廣泛應用於AI、物聯網等領域。中芯國際專注於成熟製程研發,全面推進28nm、55nm 等平臺量產,滿足多元場景需求。該公司擁有3條8英寸與7條12英寸產線,公司將保持每年5萬片12英寸產能擴張節奏。資本開支方面,2024年達到543.47億元,預計2025年同比持平,擴產集中於高附加值12英寸產線,強化一站式集成電路解決方案能力。自去年以來,全球半導體行業呈現復甦態勢,AI、國補換機潮等因素驅動行業需求回暖。根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的數據,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達到1797億美元,同比增長近20%,環比增長7.8%。該機構表示,市場同比增長主要得益於亞太和美洲市場的銷售增長。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7月,全球半導體銷售總額達到 620.7 億美元,同比增長20.6%、環比增長3.6%。這也是單月全球半導體銷售總額首次突破600億美元大關。    根據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的數據,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市場份額達到34.4%,穩居全球第一大半導體設備市場。東吳證券表示,晶圓代工行業與半導體行業的景氣程度密切相關,有望受益本輪AI資本開支增加帶來的新週期。近年來,中芯國際等晶圓廠加速技術突破與產能擴張,資本開支持續加大,自主可控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第二季度業績好於預期中芯國際交出了好於預期的業績報告。根據公司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中芯國際實現營收22.09億美元,同比增長16.2%,與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22.47億美元相比,小幅下降1.7%。分地區來看,中芯國際的收入基本穩定。2024年第二季度及2025年第一、第二季度,其來自中國區的收入佔比分別爲80.3%、84.3%、84.1%;來自美國區的收入佔比分別爲16%、12.6%、12.9%;來自歐亞區的收入佔比分別爲3.7%、3.1%、3.0%。分業務來看,晶圓業務仍然是中芯國際的主要收入來源,2024年第二季度及2025年第一、第二季度,該業務收入佔比分別爲92.9%、95.2%、94.6%。以晶圓尺寸分類來看,2024年第二季度及2025年第一、第二季度,8英寸晶圓收入佔比分別爲26.4%、21.9%、23.9%;12英寸晶圓收入佔比分別爲73.6%、78.1%、76.1%。歸母淨利潤方面,今年第二季度,中芯國際實現歸母淨利潤1.32億美元,與第一季度的1.88億美元相比,環比下降29.5%,與2024年第二季度的1.65億美元相比,同比下降19.5%。毛利率方面,今年第二季度中芯國際的毛利率爲20.4%,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5個百分點。根據第一、第二季度未經審覈的財務數據,中芯國際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44.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2%;實現歸母淨利潤3.2億美元,同比增長約39%;毛利率爲21.4%,較去年同期增加了7.6個百分點。在其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中,中芯國際給出的第二季度收入指引爲環比下降4%至6%。其中,出貨數量預計相對穩健,平均銷售單價預計下降,毛利率指引爲18%至20%。從第二季度的數據來看,無論是收入還是毛利率,均好於預期。在業內人士看來,中芯國際第二季度業績好於預期,主要原因包括汽車電子產品出貨量持續增長,主要收入貢獻來自於模擬、電源管理、圖像傳感器、邏輯、嵌入式存儲器及控制器等諸多類型的車規芯片。此外,中芯國際還將配合國際客戶建立SiC(碳化硅)和GaN(氮化鎵)等第三代半導體產能。中芯國際新增功率器件產能規模上量後仍供不應求。2025年第二季度,中芯國際的產能利用率達到92.5%,直到10月份的訂單都明顯高於產能,無法承接所有訂單並立刻下線。2024年第二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其產能利用率分別爲85.2%、89.6%。展望第三季度,中芯國際在第二季度業績報告中給出的收入指引爲環比增長5%至7%,毛利率指引爲18%至20%。中芯國際近期披露,公司擬收購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49%的股權。據瞭解,中芯北方是28納米、45納米產線,是中芯國際28納米的主力。由於中芯北方本來就是並表的(控股子公司),因此收購主要是增加中芯國際歸母淨利潤。因此,如果中芯國際完成對中芯北方少數股權的收購,或將顯著增厚上市公司歸母淨利潤。機構眼中的“香餑餑”基本面持續向好,多家機構對中芯國際的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高盛在研報中指出,中芯國際受益於AI持續創新和對AI相關半導體需求所帶動,對其持正面看法。該機構給予“買入”評級,將目標價由73.1港元上調至83.5港元,充分看好其在人工智能趨勢和國內IC設計需求推動下的長期增長前景。東吳證券分析稱,隨着AI對算力需求不斷增大,高端芯片需求持續提升,公司在先進製程方面產能規模及工藝研發等具有優勢,未來行業頭部效應將愈加明顯,給予“買入”評級。財通證券也給予“增持”評級,該機構認爲,受益客戶本地化生產需求,加速海外企業佈局國內產能,有望拉動本土晶圓代工產業增長。 從盤面表現看,港股中芯國際近期表現強勢,近2個交易日其股價連續創新高。2025年以來,中芯國際累計上漲119.34%,股價已實現翻倍。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