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國慶、中秋雙節臨近,消費市場迎來傳統旺季。借力政策紅利與消費升級趨勢,多家滬市大消費公司從供給端發力,在汽車、食品、文娛文旅等領域創新場景、深耕體驗,推動“有趣有料”向“有流量有創收”轉化,以精準供給對接真實需求,激活消費增量。
食品業通過文化賦能提升節令消費
促消費政策的持續發力,爲市場注入強勁動能。食品飲料行業正通過文化賦能、場景創新,讓雙節消費更具煙火氣與儀式感。
海天味業藉助爆款餐飲綜藝《一飯封神》與《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的影響力,推出“海天一飯封神×民間廚神爭霸賽”“海天干飯節×脫口秀主題活動”等活動,線上線下聯動促銷,既讓利消費者,又以趣味互動爲門店引流,激發消費活力。
廣州酒家以創始90週年爲契機,依託粵菜博物館開館、文昌總店煥新,策劃“迎雙節、品粵味”系列文化體驗活動,推出國慶家宴、中秋團圓宴等主題宴席,融合廣府文化與現代需求。
中華老字號五芳齋以“米”爲媒,推出創新主打產品——米月餅系列,以現代理念重新詮釋傳統節令美食。五芳齋表示,五芳齋將持續依託米制品產業專業優勢重新定義節令食品、推動品類走向健康化、日常化。
挖掘更新、更細的消費需求,培育新的“增長極”,成爲2025年上半年滬市食品飲料公司的經營“密碼”。數據顯示,上半年,海天味業、東鵬飲料、恆順醋業三家滬市食品飲料公司營收同比分別增長7.59%、36.37%、12.03%,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3.35%、37.22%、18.07%,印證了精準對接消費需求的成效。
文娛文旅加碼“體驗式”創新
從電影院到景區,從商圈到境外目的地,滬市文娛文旅企業正通過“體驗式”創新,讓雙節消費更具新鮮感與參與感。
電影市場熱度延續,“暑期檔”剛過,“國慶檔”又排上了日程。2025年暑期檔以近120億元票房圓滿收官,觀影人次達3.21億,多部影片實現口碑與票房雙突破。記者從中國電影瞭解到,截至目前,已有7部影片官宣於國慶檔上映。
文旅消費則呈現“從觀光到沉浸”的鮮明轉變。祥源文旅近期聯動旗下大黃山、大湘西、大南嶺等核心區域景區,重磅推出系列特色文旅活動。例如,在大黃山區域齊雲山度假區,“水形態”非遺炭花舞與橫江舞金龍聯動,將古老技藝與現代演繹結合,打造“星火落銀河”的視覺奇觀。
國慶、中秋假期,黃山旅遊旗下景區、酒店將推出多樣活動與服務吸引遊客。黃山風景區有“黃山有約·我的中國心”活動,張明敏領唱;山巔酒店設升旗、民俗演繹、非遺手作等活動。雲麓北海賓館煥新,以“四新”服務遊客。花山世界·花山謎窟借“非遺活化+數字賦能”辦“國潮花山·國慶奇遇”活動,太平湖景區開展“月盈同慶 尋秋太平湖”系列活動,涵蓋快閃、市集等。
城市消費場景同樣精彩紛呈。百聯股份積極探索“商圈+文旅+夜經濟”的綜合消費模式,上半年在上海、杭州等地推出多項沉浸式夜間演藝活動。錦江酒店國際化佈局持續深化,全球酒店網絡資源爲中國遊客提供更多選擇。南方航空近期新開廣州-利雅得、廣州-武漢-莫斯科、北京大興-多哈、深圳-峴港等航線。
汽車業乘政策東風點燃消費熱情
在汽車領域,以舊換新、新能源補貼等政策疊加下,滬市車企憑藉新能源與智能網聯“雙輪驅動”,實現銷量與口碑雙升。
上半年,上汽集團的新能源車型銷量同比增長超過40%,智能座艙與自動駕駛技術加快落地。長城汽車則在SUV與混合動力車型領域不斷突破,憑藉差異化供給滿足多樣化出行需求。東風股份在商用車和新能源汽車“雙佈局”的帶動下,市場份額穩步提升。
當前,汽車消費正從“代步工具”向“智能移動空間”升級,唯有精準契合居民綠色出行、智能出行的消費需求,才能撬動消費升級勢能。
從汽車的綠色智能,到食品的文化賦能,再到文娛文旅的沉浸體驗,滬市大消費公司正以創新實踐勾勒消費新圖景。業內人士表示,隨着政策持續託底、企業供給創新深化,消費市場有望湧現更多增長極,爲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持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