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集團子公司鋭減四分之一,全面押注AI基礎設施

愛集微
09/24

軟銀集團上財年將其子公司規模削減了近四分之一,削減了與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核心業務缺乏協同效應的業務單元。

根據該公司發佈的2024財年年度報告,截至3月底,軟銀集團的子公司數量已降至965家,較去年同期減少23%,較2019財年減少35%。這是自2016財年以來,該數字首次跌破1000家大關。

此次暴跌主要源於堡壘投資集團(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控股公司的出售。軟銀在2017年成立首支軟銀願景基金後不久,就以33億美元收購了Fortress,以吸收其投資經驗。

隨着願景基金的成立,軟銀致力於成爲一家綜合性投資公司,同時將電信業務作爲其核心業務。該公司通過 SB Energy(成立於 2011 年,後出售給豐田通商)進軍可再生能源領域,並向美國共享辦公公司WeWork投入了數十億美元。

但基金業務的利潤並不穩定。受股價波動影響,軟銀集團2020財年集團淨利潤從創紀錄的4.99萬億日元(按當前匯率計算爲338億美元)跌至2021財年的歷史最大淨虧損1.71萬億日元。

2022年,軟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孫正義將目光鎖定在人工智能革命上。同年11月,他表示,希望在未來幾年致力於芯片設計公司Arm“爆炸式增長的下一階段”。

截至6月底,軟銀願景基金一期和二期已投資335家公司,幾乎全部與人工智能相關。據悉,今年軟銀增持了芯片製造商英偉達的股份,併入股了臺積電

這家日本公司上個月宣佈向英特爾投資20億美元,加大對半導體行業的押注。

軟銀集團本身表現良好。其股價自今年初以來已翻番,創下歷史新高。截至週一收盤,軟銀已成爲日本市值第四大公司,僅次於豐田汽車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和索尼

投資者對孫正義全力押注人工智能寄予厚望。從這個角度來看,軟銀減少子公司數量或許可以被視爲其決心走這條路的標誌。(校對/趙月)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