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金價再創新高!國內珠寶大賣悄悄出海
作者:雨果跨境
來源:雨果網
題圖來源 | pexels
黃金市場再度迎來里程碑時刻。9 月 23 日,現貨黃金價格持續走高,一舉突破 3740 美元/盎司大關,最高觸及 3749.23 美元/盎司,創下歷史新高。
金價高位運行的背景下,國內珠寶巨頭周大生正通過一場戰略級轉型,在海外尋找新的增長曲線。
周大生入局 TikTok
近期,業內人士爆料,國內珠寶大賣周大生正在籌劃佈局 TikTok,而且已經在準備招兵買馬。雨果跨境查詢 BOSS 招聘發現,周大生正在大肆招聘 TikTok 相關的崗位,從招聘信息可以看出,目前主要針對 TikTok 直播與 TikTok 店鋪運營崗位的招聘,而且都要求把英語作爲工作語言,薪資大概在 6K-10K。

圖:Boss 直聘截圖
作爲國內珠寶巨頭,周大生邁出這一步無疑是看中了 TikTok 電商的潛力,同時,國內市場的流量紅利見頂和競爭加劇,也迫使周大生尋找新的增長曲線。
數據顯示,2024 年,周大生拿下 138.91 億元的營收額,但是同比下降 14.73% 的比例揭開了國內珠寶市場的嚴峻現狀。渠道結構的隱憂更爲突出——周大生加盟渠道雖仍佔營收的 52.76%,但 2024 年淨減少 98 家門店的現實,反映出傳統加盟模式的增長瓶頸。
圖:2024 年周大生分業務模式的主營業務收入情況
與之相對的是,線上渠道展現出更強的抗風險能力,2024 年,周大生線上渠道實現 27.94 億元營收,同比增長 11.42%,成爲業績寒冬中的一抹亮色。
這種渠道分化在營銷端表現得更爲明顯。周大生在抖音已構建起成熟的“內容+轉化”體系:2024 年 12 月任嘉倫專場直播中,熒光琺琅工藝生肖蛇新品、溫變琺琅工藝旺仔聯名福袋等創新產品拿下銷量前三,單日 GMV 創下新高;2025 年 6 月與美的合作的 XR 虛擬場景直播,通過福袋贈送和線下預熱獲得超 640 萬次曝光,成交金額突破 360 萬元。
有了國內抖音電商的成功案例,再邁入海外線上電商市場一切也就有跡可循。2024 年初,當投資者詢問周大生是否計劃進軍國際市場時,周大生表示:“公司一直重視海外市場開拓並積極關注和研究海外開店機會。”僅僅一年多後,2025 年 9 月,周大生與無憂傳媒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明確提出“線上線下融合、境內境外聯動”的戰略佈局。
合作內容顯示,周大生將藉助無憂傳媒在內容創作和達人資源方面的優勢,在多個維度展開出海探索:
.直播業務:周大生將開放店播矩陣授權,無憂構建“達人+供應鏈”生態,以專場直播與線下反哺模式提升效能。
.IP 孵化:雙方將聯合培育珠寶垂類達人,打造行業標杆 IP。
.供應鏈建設:雙方將共建海南離島免稅供應鏈,協同跨境電商。
.TikTok 佈局:搭建 TikTok 珠寶電商平臺,推廣“國家寶藏”等周大生系列 IP。
直播場景的創新則延續了國內的成功經驗。周大生將抖音上驗證有效的 XR 虛擬場景、藝人專場等形式複製到 TikTok,同時根據東南亞用戶偏好調整互動設計。這種基於數據沉澱的內容方法論,構成了其 TikTok 運營的核心競爭力。
在營銷方面,周大生把其構建在“工藝可視化”的內容基石上。黃金珠寶的高價值屬性決定了信任構建的重要性,因此其視頻內容着重展示非遺工藝的製作過程,比如將“國家寶藏聯名青花瓷葫蘆”等產品的創作靈感轉化爲故事化敘事。
不僅如此,節日營銷也成爲內容創作的重要錨點。借鑑國內“520 心動挑戰”等成功經驗,周大生在 TikTok 針對當地重要節日推出限定款珠寶,將中國傳統工藝與東南亞文化符號相結合。
周大生的 TikTok 出海之路,本質上是一場數字化能力的全球化輸出。從國內渠道承壓下的戰略轉向,到東南亞市場的文化適配,再到 TikTok 平臺的精細化運營,這家傳統珠寶企業正在用數字工具重構全球競爭力。
國內珠寶品牌扎堆出海
事實上,除了周大生此次通過 TikTok 進行出海嘗試之外,國內已有不少珠寶品牌摩拳擦掌,在海外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老鋪黃金被譽爲國內“第一個奢侈品品牌”,其出海策略依舊延續了品牌在國內“緊貼奢侈品”的選址邏輯,其首家海外門店選擇在新加坡濱海灣金沙購物中心,這是新加坡最大的豪華購物中心之一,聚集了大量國際的奢侈品牌,已於今年 6 月 21 日正式開業,開業首日即大排長龍。未來兩年,它計劃在東南亞開出至少五家門店,先穩住華人圈,再逐步觸達非華人高淨值人羣,打的正是“東方奢侈”這張牌。
周大福的動作同樣不小。到 2025 年 3 月底,其海外門店已經達到 63 家。不過,其野心遠不止於此,它計劃在 2027 年前在東南亞、中東興建五家智能精煉廠,目標是到 2026 年讓海外黃金銷售佔比提升到 25%。這不只是賣首飾,而是向產業鏈上游紮根。
潮宏基則以“非遺花絲+現代設計”的組合拳叩開東南亞大門。2024 年在馬來西亞、泰國開出首批海外門店的同時,還搭建起一套海外進銷存與作價系統,爲未來的港股上市夯實資本與管理基礎。
六福集團截至 2024 年 9 月,已在東南亞、北美和澳洲共開設 23 家海外門店,並計劃在本財年再新增約 15 家,同時把下一階段的拓展重心鎖定在北美和澳洲市場。
老牌的老鳳祥同樣有着世界野心:它已在海外擁有十幾家境外銀樓,2024 年境外營收達 5.76 億元。更值得玩味的是,它藉助巴黎時裝週、國際首飾文化節等舞臺,聯手邁巴赫做跨界合作,在高端市場強化“東方工藝+國際時尚”的符號。
背靠央企的中國黃金,則以香港爲前哨,利用海南自貿港政策探索跨境電商和免稅渠道,在東盟與中東之間尋找新的增量空間。
根據這些老牌珠寶品牌的海外佈局來看,他們中的大部分不約而同都將東南亞視爲海外市場拓展的“首選跳板”,既是地緣的便利,也是市場的吸引力。
首先,這裏黃金飾品消費基礎雄厚——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國的婚嫁、宗教習俗對黃金需求旺盛。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4 年東南亞黃金首飾需求年增約 7%,高於全球平均水平,新加坡一季度黃金需求更創近年新高。其次,東南亞中產階級迅速壯大,六國核心市場 40 歲以下人口占比接近六成,年輕消費者對設計感、品牌故事的接受度高,也推動了線上渠道的爆發。
對中國品牌而言,這片市場不僅與本土文化有天然親近感,華人社羣的購買力爲早期門店提供穩定客羣,更重要的是,開店成本、運營門檻相比歐美中東更可控,能以相對低風險驗證產品與品牌力。再加上跨境電商與 TikTok、Shopee 等平臺的普及,使品牌可以同時佈局線下高端商場和線上直播帶貨,實現快速觸達。
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出海二部曲”遠不止於開店,真正的看點在於如何用本地化的手法與全球消費者“調頻”。
中國珠寶品牌的本土化策略
無論是周大福、老鳳祥,還是番禺的珠寶工廠,它們都在用“文化共創+市場適配”的方式撬開海外消費者的心智。
比如,在設計上,它們摒棄一味輸出中國傳統符號的做法,而是將中國工藝與當地元素融合:周大福在東南亞將花絲工藝與蠟染紋樣結合,推出“一帶一路”系列,讓馬來西亞市場年銷激增;老鳳祥則邀請阿拉伯設計師,將幾何紋與阿拉伯書法融入 22K 金首飾,精準滿足中東消費者對大克重金飾的偏好。
材料策略同樣因地制宜——中東主打 22K 金,歐美強調可持續,東南亞偏愛金鑲寶石,各品牌都針對不同市場調整黃金純度或加入可追溯體系,甚至在印尼推出紅藍寶限定款。
營銷層面,這些品牌更懂得借力本地流量,從中東齋月的黃金手鍊限量,到請迪拜王室成員站臺,再到印尼婚慶博主帶貨,都能精準觸達目標客羣。
渠道佈局也因市場而異:中東高端商場是必爭之地,東南亞則依託電商平臺如 Lazada,番禺工廠更是以“7 天快速出貨”在國際展會上批量攬客。
與此同時,它們對文化禁忌保持高度敏感,避免宗教和文化符號的雷區。可以說,這些中國珠寶品牌正以“審美共創+運營精細化”的雙重策略,把“中國製造”悄然轉化爲“全球好牌”,實現從產品輸出到文化共鳴的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