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與工程行業點評:施政報告強調北部都會區 持續推薦中建國際

長江證券
09/21

事件描述

9 月17 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主題是“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李家超表示,北部都會區與深圳接壤,面積和未來人口約佔香港三分之一,是香港的戰略發展區域,具有巨大經濟價值和發展潛力,能創造大量職位,提升生產力。爲更好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北部都會區建設務必加速推進。

事件評論

北部都會區組織架構方面更爲明晰。《報告》中首次提及成立北部都會區發展委員會及其三個專組:成立北部都會區發展委員會(行政長官領導),下設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組(財政司司長領導)、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政務司司長領導)、規劃及發展工作組(財政司副司長領導,設項目監督辦公室)。

北部都會區引入社會資本,開發模式更爲成熟。《報告》中首次提及1.5 級開發、BOT、雙信封制、土地參股、按實補價等機制,着重突出引入社會資本,發揮社會金融力量。其中:“1.5 級開發”指允許在土地最終成熟開發前,先建設運營一批臨時性或過渡性的低密度設施(如零售、娛樂展覽),以快速匯聚人氣、測試市場等;“雙信封制”指土地招標從單純“價高者得”轉向“產業綁定”的“雙信封制”,同時評審標價和產業發展方案,引入真正有實力的產業運營商;“土地參股”指政府可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項目公司,分享長期收益,減輕企業初期現金壓力,實現政府與企業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加快推進香港基建,北部都會區配套交通全速前進。《報告》中首次提及新田科技城發展綱要、聯動醫學院與醫院建設。另一方面,《報告》明確爲配合北部都會區發展,古洞站和洪水橋站的工程正全速進行,將分別於2027 年和2030 年竣工。政府已與港鐵公司簽訂第一部分項目協議,以新思維合併北環線主線和支線同步推展,目標是2034 年或之前同步開通。

中國建築國際,內地mic 業務進一步突破,香港深耕北部都會區充分受益。內地區域,公司持續推動MiC 業務滲透。公司近兩年陸續進入北京、廣州、上海,以及在深圳持續獲取項目,公司MiC 業務已實現一線城市全覆蓋,並將繼續推廣。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北京接連落地兩個標杆MiC 項目:北京三里河一區28 號樓危舊樓改建、北京市第十四中學綜合改造工程,均地處北京市區核心位置。香港區域,特區政府年初發布年度預算案,中期財政預測的基本工程開支,由去年預計平均每年約900 億港元,增加至未來平均每年約1200 億港元。另一方面,公司自身亦深耕北部都會區建設:2024 年得益於北部都會區大訂單新籤落地,公司香港地區新簽訂單市佔率進一步提升,達到約44%,是香港地區基建龍頭,充分受益北部都會區景氣上行。

維持雙位數業績指引,公司紅利屬性突出。公司維持2025 年雙位數業績指引,若按33%派息率,2025 年105 億歸母淨利潤推算,公司當前市值對應2025 年股息率約6.6%,紅利屬性凸顯。

風險提示

1、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2、香港北部都會項目推進不及預期;3、明日大嶼項目推進不及預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