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寧德時代落地鄭州,這篇看懂帶你瞭解時代紅利

河南智建
09/23

比亞迪的整車在鄭州航空港以 50 秒一臺的速度下線,寧德時代的電芯在洛陽基地 1 秒成型,中原大地正在經歷一場新能源產業的 “換道超車”。這兩家全球巨頭的落地,不僅讓鄭州從 “車馬坑” 遺址所在地,蛻變爲中部新能源汽車之都,更重塑了整個區域的產業格局。

一、“整車 + 電池” 閉環:3000 億集羣崛起

比亞迪寧德時代的到來,徹底補齊了河南新能源產業的短板。比亞迪以 37 天開工、17 個月投產的 “河南速度”,在航空港建成其全國產業鏈最完整的生產基地,2024 年實現 54.5 萬輛產能,貢獻全省 80% 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其帶動的不僅是整車製造,更吸引佛吉亞等百餘家零部件企業集聚,形成 “原材料 — 核心部件 — 整車” 的完整鏈條。

而寧德時代雖主力佈局洛陽,但其鄭州潤時新能源公司的成立,悄然完善了電池環節的本地支撐。洛陽基地全面投產後將帶動 2000 億元產業規模,與鄭州的整車產能形成 “1 小時協同圈”,爲河南衝擊 3000 億級新能源集羣奠定基礎。這種 “整車龍頭 + 電池巨頭” 的組合,讓河南一舉躋身全國新能源產能前十。

二、經濟引擎轟鳴:產值與就業雙爆發

產業紅利正快速轉化爲發展動能。比亞迪鄭州基地累計貢獻產值超 1700 億元,帶動航空港區 GDP 增速達 12.3%,較全國高出 7 個百分點。其新增的動力電池擴充項目投資 50 億元,投產後將再添 200 億產值和 1 萬個就業崗位。

更深遠的是 “乘數效應” 的顯現:上汽、創維等車企相繼跟進,福耀玻璃等配套企業落子,鄭開汽車產業帶已集聚 10 餘家車企、百餘家零部件廠商,覆蓋全省 90% 以上車型。中歐班列 15 天直達歐洲的物流優勢,更讓 “鄭州造” 新能源汽車直接對接全球市場,2024 年首發列車已裝載 260 餘臺比亞迪汽車駛向中亞

三、產城融合:從工廠到 “智慧森林”

產業升級正重塑城市形態。航空港區規劃近 100 平方公里新能源汽車城,已建成 40 公里道路、3.1 萬個停車位,學校與藍領公寓同步落地,人口從不足 20 萬增至近百萬。二七廣場的比亞迪・迪空間成爲網紅打卡地,全地形賽車場的啓用更讓 “車生活” 融入城市肌理。

這種 “港產城園” 融合模式,正在複製更大的可能。河南連續三年出臺扶持政策,佈局智能網聯測試場與充電基建,推動市場滲透率領先中西部。正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所言,錯失燃油車黃金十年的河南,正借新能源實現 “跟跑到並跑” 的跨越。

從鄭韓故城的古老車馬坑到如今的智能工廠,雙巨頭的落地不僅是產業的升級,更是中原經濟版圖的重構。當萬億級 “世界新能源汽車智慧森林” 在鄭州成型,這裏終將成爲中國新能源產業的 “中原錨點”。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