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A!Make Alibaba Great Again!王者終歸來,劍指四萬億

格隆匯
09/24

9月24日,阿里巴巴盤中股價漲幅7%,創下2021年8月以來的歷史新高這是資本市場對阿里在2025雲棲大會上釋放的AI戰略信號的明確回應。

大模型將是下一代操作系統3800億元AI基建加碼數據中心算力擴容以及通義千問的生態佈局阿里巴巴正完成從電商巨頭向“AI操作系統級企業”的歷史性轉變。

01

戰略錨點:大模型操作系統——AI時代的“新安卓”

吳泳銘在雲棲大會上對大模型操作系統的定義打造“AI時代的Android系統”。這一戰略定位不僅精準把握了技術變革的本質,更將阿里的競爭維度“技術提供者”提升至“生態規則制定者”

與傳統操作系統不同,大模型操作系統以能力調用爲核心,而“AI時代的Android”定位則強調開源生態的構建。通義千問已堅定選擇開放路線,截至2025年2月,基於Qwen模型家族二次開發的衍生模型數量已超過10萬個,超越美國的Llama成爲全球第一開源模型,這是中國大模型的里程碑!

對阿里而言,開源策略的本質是通過吸引開發者、企業客戶和合作伙伴加入自身生態,形成“模型迭代-應用創新-數據反哺”的正向循環。正如Android系統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佔據生態核心地位一樣,通義千問正朝着相同的方向構建AI時代的生態霸權。

這一戰略並非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阿里堅實的技術儲備與業務實踐基礎上。從芯片研發到模型訓練,從開源生態到商業應用,阿里已經構建起完整的AI價值鏈,這成爲驅動股價上漲與市值攀升的核心邏輯支點

02

底層支撐:3800億構築的“算力護城河”

大模型操作系統的順暢運轉,離不開底層算力基礎設施的強力支撐。阿里此前宣佈的3800億元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正在積極推進,並計劃追加更大投入。這一投資規模遠超過去十年總和,彰顯了阿里構築算力壁壘的決心與魄力。

3800億元將精準投向三大關鍵領域:

1)AI和雲計算基礎設施2)AI基礎模型平臺及原生應用3)現有業務AI轉型升級。平頭哥半導體的技術突破已經將這些投入轉化爲硬實力:PPU芯片以96GB HBM2e內存和700GB/s芯片間互連速度,實現了對行業標杆的性能追趕,而基於RISC-V架構的玄鐵處理器已覆蓋多場景應用。

更令人矚目的是,阿里算力規模正迎來指數級擴張2032年阿里雲全球數據中心的能耗規模將較2022年提升10倍。

這種“芯片研發-數據中心建設-模型訓練”的閉環體系,不僅讓阿里擺脫了對高端算力的外部依賴,更能夠以更低成本支撐大模型的持續迭代與規模化部署。

03

場景驗證:本地生活服務的“AI落地教科書”

如果說自研芯片是大模型操作系統的“硬件底座”,那麼本地生活服務的戰略轉型就是其“場景試金石”,也成爲AI技術商業化的直接證明。

高德推出的“掃街榜”是AI落地的典範之作。該功能依託大模型構建“行爲+信用”評分機制,整合導航、到店等真實數據與芝麻信用加權,從根源上杜絕了虛假點評問題。

類似的“技術-流量-商業”轉化路徑,在餓了麼智能調度、口碑商家服務方案中同樣得到驗證。這些應用案例讓曾被質疑“增長見頂”的本地生活業務煥發新生,也向資本市場證明了大模型操作系統在真實場景中的商業價值。

場景落地的成效直接反映在市場信心上。投資者看到的不僅是單一業務的復甦,更是大模型技術在多元場景中的價值兌現能力,這也助推了股價突破三年新高。

04

全域滲透:AI驅動的業務價值重估

本地生活的突破只是阿里AI戰略的冰山一角,大模型能力已經全面滲透至阿里各業務線,推動公司估值邏輯從“流量依賴”向“技術驅動”重構。

在電商領域,淘寶“AI萬能搜”將複雜需求響應時間從數週壓縮至分鐘級,大幅提升用戶體驗;國際站AI搜索引擎Accio上線9個月即服務200萬企業用戶,帶動訂單量增長33%。在企業服務領域,釘釘8.0通過AI搜索進化爲企業知識中樞,1688的AI選品功能顯著降低中小商家運營門檻。

這些升級的核心支撐,是通義千問作爲“AI時代Android”的能力輸出——通過開源模型家族與API接口,讓各業務線快速獲得AI原生能力。截至2025年3月,通義已開源200餘款模型,Qwen模型下載量超2億,在HuggingFace佔據30%下載量份額。

這種生態滲透力讓阿里的商業版圖具備了“AI賦能無邊界”的特性,傳統業務的估值天花板被徹底打破。市場開始以AI公司的標準重新評估阿里價值,這是市值增長的關鍵心理轉折點。

05

AI藍圖照進現實

9月24日的股價新高,是市場對阿里AI戰略價值的重新認知是市場對阿里AI戰略價值的初步認可,更是阿里電商輸血AI,AI賦能電商”的價值體現

3800億基建投入逐步轉化爲算力壁壘,當通義千問的開源生態初具規模,當全場景AI落地持續釋放商業價值,阿里巴巴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電商公司。

吳泳銘的“AI操作系統”藍圖正在變爲現實,而4萬億港幣市值,不過是這場戰略進化的自然結果。對於投資者而言,理解阿里從電商巨頭向AI操作系統級企業的轉型邏輯,是把握其未來價值走勢的關鍵。

AI技術重塑全球經濟格局的大背景下,阿里以其前瞻性的戰略佈局、雄厚的技術積累和全面的場景覆蓋,已經在這場關乎未來的競賽中佔據了有利位置。大模型爲“核”,基建與場景爲“翼”的發展模式,正推動這家中國科技巨頭向新的高度邁進。

附:格隆匯研究院國慶專場直播預告

國慶與中秋雙節將至,應讀者呼籲,格隆匯研究院特籌備國慶專場直播(2025年9月25日),直擊核心疑問:

1.美聯儲降息如何影響A股、港股、美股?節後市場是漲是震?

2.雙節助力下,消費、科技、新能源、週期板塊潛力幾何?

3.熱點切換頻繁,如何踏準節奏斬獲“節日紅包”?

4.大盤藍籌與中小盤股,哪類更值得長期持有?

5.全球低估值板塊中,哪些暗藏價值機遇?

格隆匯研究院以數據爲基、邏輯爲綱,深耕市場多年,擅長提前洞察結構性機會。當前市場機遇與挑戰並存,這場直播將助力投資者撥開迷霧、找準方向。鎖定9月25日直播,與我們共析市場脈絡、佈局價值標的,暢享財富碩果!

注:本報告基於公開信息和研究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