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資市會

酒店商家攜資帶人入組,卻毫無定價自主權,在「霸主」平臺的流量、排名中迷失,淪為「被壓榨的奴隸」。
作者 | 資市分子
天下酒店苦攜程久矣。
9月17日,鄭州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對攜程旅行網運營主體進行行政約談。
一個月前(8月5日),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也約談了攜程、同程、抖音、美團、飛豬等5家涉旅平臺企業。
連番遭監管約談背後,是商家對攜程平臺「霸權」的憤怒。
據交銀國際測算,疊加同程的13%市場份額,攜程系的市場佔有率將逼近70%。遠超50%市佔率。
多年來,憑藉在國內酒旅(OTA)市場的壟斷性地位,攜程持續利用調價助手等技術手段及相關霸王條款「壓榨」酒旅商家,商家們「敢怒不敢言」。
01
邪門武器「調價助手」
鄭州市市場監管局指出,攜程存在利用服務協議、交易規則和技術手段對平臺內經營者的交易及交易價格進行不合理限制的問題;並要求攜程針對「強制開通、無法退出」等問題進行徹底整改,要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合同條款修訂、調價工具優化等整改任務,並建立健全長效合規機制。
貴州省市場督管局則針對攜程等平臺企業可能存在的實施「二選一」、利用技術手段干預商家定價、訂單生效後毀約或加價、價格欺詐、哄擡價格等問題進行了通報,禁止價格欺詐、哄擡價格、價格串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違法行為。
兩次約談均提到,攜程剝奪經營者自主定價權。攜程剝奪定價權的主要工具,即被商家投訴無數的「調價助手」。貴州省市場監管局還直指攜程多方面侵害消費者權益。
「調價助手」內置在攜程平臺商家版後臺,是攜程為商家打造的一款智能定價工具,依託算法的實時分析能力,定期掃描其他平臺同款酒店產品價格,提供競品價格參考、市場需求預判。
一旦發現某個酒店定價比其他平臺高,調價助手會立即通過系統自動調低酒店底價,或是給酒店產品參加促銷活動。
實操中,調價助手成為攜程與美團等平臺競爭的「利器」。在攜程平臺上的酒店商家發現,攜程無視其意願,胡亂調低價格,讓商家們越賣越賠。
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戶端】平臺顯示,從2022年11月10日到2025年9月22日,近三年時間,涉及調價助手的投訴有369條。


一家於2024年7月開始在攜程掛賣的酒店商家稱,其最初也進入美團、抖音,各個平臺的價格保持一致。
但是,到2025年2月底的半年多時間,在商家不知情的情況下,攜程多次自動下調房型價格,導致商家賣出的房間多是賠本的。「用第三方的利益惡意與其他平臺競爭,剝奪了我的自主定價權,並給我帶來了實際損失約一萬元。」該商家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稱。
另一家從2024年9月開始進入攜程的民宿商家也遭遇類似情況。「老是偷偷修改調低我的價格,強迫我比美團酒店低幾十元才肯罷休,這種惡意競爭損害商家的霸王條款無法無天。」該商家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表示。
「攜程亂改商家銷售價格,要求商家保持比第三方平臺低,商家不同意就給商家修改為不可預定狀態。」一位攜程商家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無奈地說。
湖州市長興縣的一家電競賓館商家則因為不同意攜程強行壓低價格遭下架店鋪。
衆所周知,酒店的線上售價與到手價格並不一致,因為中間有平臺抽傭、投流及促銷等其他成本。
對商家來說,酒店在每個平臺價格不一致很正常,商家會根據客流情況,平臺扶持政策及抽傭比例等理性選擇,這是他們的自主定價權。
對消費者來說,他們選擇哪個平臺訂酒店,會根據各個平臺的服務、價格等綜合判定,這是他們的自由選擇權。
但對平臺來說,其實每個平臺的佣金率是不一樣的,如果攜程的抽傭更高,還要求酒店顯示價格不能高於其他平臺,甚至是低於其他平臺,其實就是利用平臺的市場支配地位,強制低價採購。
這或許已經涉嫌違法《反壟斷法》。
《反壟斷法》明確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從事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包括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價購買商品,沒有正當理由,拒絕、限制與交易相對人進行交易。
也有攜程合作商家直接投訴其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二選一」政策。該商家指出,攜程利用其市場優勢地位,通過「低價對標」「調價助手」等工具,強制要求商家在攜程平臺的價格不得高於其他渠道(包括酒店官網、線下前臺等)。若商家不配合,便以「價格倒掛」為由扣減誠信分、限制流量甚至下架房源,變相逼迫商家接受其壟斷定價策略。
酒店的定價是綜合了能耗、租金、人工、渠道推廣等成本之後得出的相對合理的價格,攜程隨意更改或已涉嫌侵犯了酒店的自主定價權。
《價格法》規定,商品價格和服務價格,除適用政府指導價或政府定價外,實行市場調節價,由經營者自主制定,經營者定價需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原則;定價基本依據為生產經營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
「調低價格後,是能賣掉房,但賣一間虧一間。」有酒店商家無奈稱。
02
打造壟斷地位
攜程所依仗的,是其在國內酒旅市場紮根近26年所擁有的絕對壟斷地位。
1999年,梁建章、季琦、沈南鵬與範敏合資200萬元成立攜程。2003年,攜程登陸美股納斯達克上市,並在2021年迴歸港股上市。
期間,攜程通過投資、併購與合縱連橫,構築起一個覆蓋住宿預訂、交通票務、旅遊度假產品和商旅管理等全產業鏈業務的平臺帝國。
在最主要的住宿市場,攜程已佔據絕對壟斷地位。
2014年4月,攜程以2億美金現金投資同程,打破同程、藝龍的聯盟,同程為此向藝龍賠償3000萬元。攜程藉此穩住行業老大地位,2015年5月又以4億美元收購藝龍37.6%的股份,成為其最大股東。
在2014年至2015年期間,攜程以私募和私人交易方式,參與途牛IPO募資,投資5000萬美元,獲得途牛約4%的股權。
2015年10月26日,攜程和去哪兒宣佈合併,攜程獲得去哪兒45%的投票權,去哪兒網的背後大股東百度則獲得攜程普通股可代表約25%的總投票權。
在酒店業務相關板塊,攜程曾在2014年以2.4億元收購酒店顧客點評的數據服務提供商衆薈信息。此外,攜程還持有途家、漢庭、首旅酒店等多個酒店品牌的股份。
至此,攜程、同程、藝龍、去哪兒、智行、途牛等成為「一家人」。根據艾瑞數據,到2016年,攜程及去哪兒、同程、藝龍等合計佔有中國在線住宿市場近80%份額,遠超美團(16.2%)。

據交銀國際測算,2024年以GMV(商品交易總額)計,攜程在酒旅市場的GMV市佔率達56%,遠超美團(13%)、飛豬(8%)和抖音(3%)。若疊加同程的13%市場份額,「攜程系」幾乎佔據OTA市場70%的市場份額。
目前,攜程業務覆蓋全球超200個國家的120萬家國際酒店資源,擁有國內600多個城市的75萬家酒店資源。

據QuestMobile數據,2025年5月,攜程、去哪兒APP在國內旅遊服務行業自有流量,佔據前兩位。

這種壓倒性的市場支配地位,賦予攜程強大的話語權與掌控力。
酒店是攜程主要盈利來源,主要通過為合作酒店提供在線預訂服務收取佣金。在交銀國際看來,攜程高毛利率主要來源於「低成本、高抽成」的策略。
「攜程對酒店的佣金率普遍較高,一般在10%~20%之間,部分酒店疊加活動甚至超過30%。這種高佣金模式使得酒店在激烈的價格戰中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交銀國際指出。
除了調價助手這一技術手段,攜程還有很多收費措施。
有商家稱,一旦在攜程上停止充值燒流量,訂單量就會下滑。
根據規定,成為攜程的金牌、特牌後,酒店不僅要滿足變相「二選一」要求,還要支付更高的佣金。目前攜程佣金率普遍為12%-20%,特牌商家15%-20%,部分稀缺資源達30%。掛牌酒店的展示先後順序為特牌>金牌>無牌。

掛牌並不意味着有流量。目前攜程掛牌商戶很多,只掛牌不靠前展示沒有用,消費者在搜索酒店時最多翻兩三頁。
有酒店商家訴苦稱,攜程要求要成為金牌商家,價格必須低於美團5%,這讓其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但酒店按要求在系統上履約後居然出現了千人千價的詭異情況,即攜程自己設定的價格調整機制導致不同用戶看到的價格不一樣。

為了獲得更好排名,商家不得不在攜程上充值,購買「金字塔」和「雲梯」兩個推流產品。
「金字塔」是點擊付費,只要消費者點擊進酒店詳情頁,攜程就扣點;「雲梯」則是提傭工具,提傭比例商家可以在後臺進行調整,目前想要在雲梯上有效果,至少要提5%-10%的佣金。
攜程還有「競爭圈」、「首頁搜索」等推流產品。
比如,通過「競爭圈」,A酒店向攜程付費,把B酒店標記為「競爭圈」酒店,那麼所有B酒店的潛在客源,瀏覽B酒店之後再下翻酒店時,A酒店就會自動跳出。
上海錦江國際酒店股份有限公司CEO毛嘯日前表示,現在加盟商已經體會到了,如果長期綁定這些大平臺,會像很多餐飲商家一樣,越來越被動。
黑貓投訴平臺顯示,以「攜程」為搜索詞的投訴超14萬條,包括亂扣費、收費不合理、收取高額手續費等問題。
央視網曾評價,攜程這是「攜流量以令商家」,用商家的利潤給自己立「低價大方」的人設。
03
「瘋狂抽血」
通過對商家的「壓榨」,攜程近年來業績持續攀升,盈利能力令人咂舌。
2023年,公司很快恢復正常經營,當年實現營收445億元,同比增長122%;歸屬淨利潤99億元,同比漲超6倍,一年把前三年虧損全賺回來。
2024年,攜程全年營收533億元,同比增近20%,創上市以來新高;淨利潤170.67億元,同比增超72%。
2025年上半年,攜程營收287億元,同比增長21%;運營利潤76.65億元,同比增長27%;淨利潤91.94億元,同比增長17%;相當於上半年每天淨掙5054萬元。其中住宿業務收入117億元,同比增長21.87%。
攜程的毛利率長期穩定在80%左右。2022、2023、2024年分別是77%、82%和81%。2025年第二季度,攜程毛利率穩定在81%,同期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的毛利率分別是45%、57%、45%、15.89%。
2019年,攜程總營收357億元,淨利潤65億元,平均每天淨掙1780萬元,如今的賺錢能力是疫情前的2.8倍。

 (圖片來源:Wind,資市會截圖)攜程賺得「盆滿鉢滿」,合作商家卻越賣越虧。
8月8日,北京統計局發佈2025年1-6月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法人單位主要經濟指標。
數據顯示,北京該領域共有5135家法人單位,實現營業收入737.75億元,同比下降3.7%;利潤總額2.47億元,同比驟降67%。分行業看,住宿業1613家單位營業收入同比下降7.3%,利潤總額僅5980萬元,降幅達92.9%。
 (圖片來源:北京統計局,資市會截圖)攜程一天的淨利潤接近北京整個住宿業上半年的總利潤。
另據文旅部數據,近兩年一共倒閉了3萬家酒店,其中單體佔比達95%以上。2024年全國平均房價同比下降6%,其中經濟型下降2.1%,中端型下降5%。
平臺費用越來越高、好評成本越來越高,還有「調價助手」隨時壓價——酒店的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
很多酒店不得不劍走偏鋒,通過降低人房比、僱傭兼職、縮減物料損耗等降本增效。結果是消費者體驗的下降。
9月20日,有住客發帖質疑,江蘇常州一家萬豪酒店提供的白色拖鞋被重複使用。9月21日,涉事酒店稱,出於環保考慮,拖鞋經消毒清洗後會循環使用2-3次。
面對監管壓力與行業危機雙重夾擊,攜程也作出姿態性調整。9月11日,攜程副總裁肖媛宣佈推出兩項「反內卷」舉措:重構酒店點評體系,解綁「分數與流量」、優化推薦邏輯,擺脫「低價低質」陷阱。
細看這一表態,攜程固有的「流量霸權」「平臺霸權」思維並未真正改變。
霸主平臺纔是酒店內卷的始作俑者。壟斷平臺只有收縮自己的邊界,回到中介的角色,不要當裁判來賺錢,酒店的才能回到良性競爭的軌道上來,致力於提升產品和服務贏得消費者,而不是淪為被平臺「壓榨的奴隸」。
責任編輯:何俊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