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僅剩1家!郵惠萬家被郵儲銀行吸收,成立3年虧損擴大

移動支付網
09/24

直銷銀行領域正在大“降溫”,不僅是傳統銀行的直銷銀行渠道關停,就連獨立法人直銷銀行也被波及。近日,郵惠萬家銀行被母行郵儲銀行吸收合併,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將只剩下“一根獨苗”。

郵儲銀行吸收合併郵惠萬家銀行,後者前3年虧損不斷擴大

9月23日,郵儲銀行發佈的董事會決議公告顯示,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吸收合併中郵郵惠萬家銀行有限責任公司的議案》。

該行同日發佈的《關於吸收合併全資子公司的公告》中對此有更詳細的說明。

公告顯示,爲進一步優化管理及業務架構,郵儲銀行將吸收合併下屬全資子公司中郵郵惠萬家銀行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郵惠萬家銀行”)。本次吸收合併完成後,郵惠萬家銀行的獨立法人資格依法註銷,郵惠萬家銀行的全部業務、財產、債權債務以及其他各項權利義務由郵儲銀行承繼。

該事項還將提交該行股東大會審議,並報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准後實施。

郵儲銀行表示,近年來,其不斷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數字化和集約化能力快速提升,以手機銀行爲主要服務渠道的格局已經形成,線上綜合服務能力增強。爲有效利用資源,降低全行運營成本,擬吸收合併郵惠萬家銀行。吸收合併的目的包括:

一是實現戰略整合。吸收合併後,郵惠萬家銀行線上運營經驗整合到郵儲銀行,是對其線上業務強有力的補充。

二是優化資源配置。吸收合併後,郵惠萬家銀行的業務資源及人才隊伍,將爲郵儲銀行發展注入新動力。

三是降低管理成本。吸收合併後,將有效降低郵儲銀行管理成本,有助於將資源投入到互補性更強的領域,提高整體運營效率。

據《銀行科技研究社》瞭解,郵惠萬家銀行成立於2022年1月7日,於2022年6月30日開業,註冊資本50億元,屬於獨立法人直銷銀行。

郵儲銀行前董事長張金良曾表示,直銷銀行作爲全牌照的獨立法人銀行,申請的目的是作爲郵儲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抓手或“試驗田”,通過直銷銀行的設立,將金融服務嵌套到商戶、消費者等生產、生活場景當中。

但是,成立3年多,郵惠萬家銀行業績並不如意。翻閱該行發佈的3份年報發現,淨利潤不僅沒有實現轉正,且虧損一直在擴大。

2022年,其營業收入1.01億元,淨利潤-1.62億元;2023年,營業收入3.55億元,淨利潤-2.63億元;2024年,營業收入2.43億元,淨利潤-4.15億元。

可見,去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1.55%,虧損同比擴大57.79%。

不過,郵儲銀行2025半年報顯示,郵惠萬家銀行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50億元,淨利潤-1.18億元,同比減虧38.74%。情況較上年同期稍有好轉,但仍難以改變短期內虧損的狀況。

同時,銀行近年來加速數字化轉型、大力推進線上渠道建設,旗下直銷銀行存在的必要性削弱。因此,可能是持續虧損加上並不明確的定位,導致郵惠萬家銀行被吸收合併。

值得注意的是,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的合規之路也比較坎坷。就在近期,郵惠萬家銀行被罰。

7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發佈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郵惠萬家銀行因違反清算管理規定,被罰款425萬元。同時,時任該行場景金融事業部負責人兼營運管理團隊主要負責人王某宇被罰款17萬元。

中信百信銀行近年淨利潤穩定在6億以上,傳統銀行紛紛關閉直銷銀行渠道

在郵惠萬家銀行註銷之前,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共有2家,另一家爲中信百信銀行。值得一提的是,本來獨立法人直銷銀行曾有望“三足鼎立”,但招商拓撲銀行最終未能正式成立。

據悉,招商銀行和京東數科旗下網銀在線(北京)商務服務有限公司曾共同發起設立第二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2020年12月,招商拓撲銀行籌建獲得原銀保監會批覆。但在2022年7月,招商銀行發佈公告稱,撤回招商拓撲銀行(籌)開業申請並終止籌備工作。

在僅有的2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中,相較於郵惠萬家銀行,中信百信銀行目前活得還算“滋潤”。

中信百信銀行成立於2017年9月,是中信銀行與福建百度博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起設立的國內首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註冊資本56.34億元,中信銀行持股佔比65.70%。

在開業的前幾年,除了2019年,中信百信銀行均處於虧損狀態,直到2021年再扭虧爲盈。2021至2024年,其淨利潤分別爲2.63億元、6.56億元、8.55億元、6.52億元。

而據中信銀行2025半年報,中信百信銀行報告期內實現淨利潤4.72億元,同比增長1.66%。

如此看來,中信百信銀行是目前直銷銀行領域唯一的贏家。據《銀行科技研究社》瞭解,除了上述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傳統商業銀行的直銷銀行渠道更是在近幾年紛紛關閉。

最早探索直銷銀行的北京銀行民生銀行已關停相關渠道。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有一篇發佈於2013年10月的文章《北京銀行試點國內首家“直銷銀行”》,內容顯示,北京銀行聯袂荷蘭ING集團推出國內首家“直銷銀行”。

運營近12年,北京銀行直銷銀行落幕。2025年5月26日,該行發佈關於直銷銀行業務遷移的公告。公告稱,北京銀行直銷銀行App相關服務於2025年6月25日遷移至北京銀行“京彩生活”手機銀行App,遷移後原直銷銀行App上辦理的業務將通過手機銀行App辦理。

從時間線來看,北京銀行最早探索直銷銀行,不過似乎公認的第一家直銷銀行來自民生銀行。但民生銀行直銷銀行也未能避開“關停潮”。

2024年7月15日起,民生銀行將直銷銀行App、PC版與手機銀行App進行整合,整合後,民生銀行直銷銀行App、PC版停止服務。

《銀行科技研究社》獲悉,近幾年,有越來越多銀行選擇關停直銷銀行渠道。即使仍留存的直銷銀行,月活用戶數也較低。

畢竟,各家銀行投入資源打造的手機銀行已成“後起之秀”。在定位相似而用戶體驗又無法與手機銀行相比的情況下,傳統銀行的直銷銀行渠道註定將走向衰落。就如民生銀行公告所示,手機銀行App的功能更全面,使用體驗更好。

當然,也不能對直銷銀行渠道進行全盤否定。或正是在直銷銀行的探索過程中,傳統銀行逐漸找對線上化、數字化轉型的路徑,打造出更好用的手機銀行。本文爲作者授權發佈,不代表移動支付網立場,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未按照規範轉載者,移動支付網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