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新聞辦「新媒體走基層看檢察」採訪團深入雲南昆明、騰衝、瑞麗等地,實地探訪檢察機關守護邊疆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創新實踐。
從破解「微醺奶茶」隱患的專業辦案,到「騰·愛」工作室的溫情守護,再到「向日葵驛站」的國門特色幫扶,雲南檢察系統立足地域實際,以「專業辦案、協同聯動、品牌引領」三維發力,為不同成長背景的未成年人築起堅實法治屏障。
聚焦痛點,以專業辦案守護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保護無「小事」,雲南檢察機關始終以專業視角破解未成年人保護領域新老難題。
2022年4月,昆明市五華區人民檢察院接家長舉報,學校旁飲品店向未成年人售賣含酒精奶茶。檢察官調查發現,涉事店鋪未貼「禁售」標識,部分奶茶被飲用後血液中酒精含量達65-90mg/100ml,半小時後酒精殘留最高仍達45mg/100ml。該院立辦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向相關行政部門制發檢察建議,推動專項整治——428家現制現售飲品店被逐一排查,經營者被要求張貼警示標識、覈實未成年人身份,從源頭堵塞監管漏洞。

騰衝市人民檢察院「騰·愛」未檢工作室暨青少年法治教育展廳與一站式辦案中心。
在騰衝市人民檢察院,「騰·愛」未檢工作室暨青少年法治教育展廳與一站式辦案中心的功能佈局盡顯「未成年人友好」:親職教育區、心理疏導區、詢問會商區等五大功能區清晰劃分,能讓未成年人在安全、熟悉的環境中完成案件流程,最大程度減少二次傷害。
「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我們始終‘零容忍’。」騰衝市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戴曉虹介紹,近年該院辦理了雲南省首例由檢察機關支持起訴的撤銷監護人資格案,為受虐未成年人「解綁」不幸家庭,該案獲評全省精品案例。
面對瑞麗1700餘名外籍在校生的特殊情況,當地檢察院在辦案中更添「細緻與溫度」。2024年,瑞麗市人民檢察院辦理涉外未成年人貌某盜竊案時,經上門走訪、社會調查,確認其長期在瑞麗生活、家庭有穩定收入,具備幫教條件,最終依法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作為邊境檢察機關,我們堅持平等保護每一個在這片土地成長的孩子。」瑞麗市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一級檢察官李薇表示。
協同聯動聚合力,源頭預防築防線
從過去單一力量推進、工作環節相對孤立的「單打獨鬥」,到如今整合部門資源、聯動社會力量的「衆人拾柴」,雲南未檢工作轉變明顯。
2024年,昆明市五華區人民檢察院在全省首創「未成年人檢察專業人大代表工作站」,凝聚人大監督與檢察監督力量,鏈接教育、民政等資源,合力推動未成年人綜合保護。三年來開展法治進校園、進社區活動80餘次,覆蓋2萬餘名師生家長,讓法治意識紮根基層。
騰衝市人民檢察院「12345」工作法是協同典範。依託該機制,聯動公安、教育等部門開展出租房、校園等重點領域專項整治14次;10名檢察官任法治副校長,通過情景劇、短視頻等形式開展普法100餘場,覆蓋10萬餘人。

瑞麗市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一級檢察官李薇介紹「國門·青柚未檢」創建基本情況。
瑞麗市人民檢察院「國門·青柚未檢」團隊推動創建的守護「向日葵」計劃則是邊境協同預防的標杆。
2023年,瑞麗市人民檢察院聯合瑞麗邊境管理大隊、教體局,選派16名檢察官與民警進駐初中班級任「法治輔導員」。瑞麗市委政法委副書記鄭偉介紹,開展「守護向日葵」行動以來,瑞麗市預防未成年犯罪工作走深、走實,司法保護作為「六大保護」的最後一道防線,已經顯現出向前推進的優勢。針對外籍學生需求,瑞麗市人民檢察院的「國門·青柚未檢」團隊還製作了緬語普法視頻、海報,邀緬甸籍法律專業留學生當志願者,織密國門普法網。
特色品牌承載守護初心
「未小華」「騰·愛」「國門·青柚」——地方檢察設立的品牌不僅是工作標識,更承載着地域化的守護初心。
昆明市五華區人民檢察院的「未小華」品牌寓意「守護未來之花」,團隊組建「檢察官+社工+公益組織」幫教團隊,為附條件不起訴未成年人制定個性化方案,與公安機關建立罪錯未成年人分級矯治機制,將幫教關口前移至「涉罪前」。
騰衝市人民檢察院的「騰·愛」團隊為破解邊疆社工資源有限難題,創新「檢察+社工+專門學校」模式。近三年對54名涉罪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助110人迴歸社會;推動4名嚴重不良行為未成年人進專門學校矯治。
瑞麗市人民檢察院的「國門·青柚」品牌則緊扣「邊境」與「涉外」特色,在幫教中兼顧法律原則與人文關懷。「我們帶‘陽光追蹤對象’到看守所實地普法,讓他們直觀感受法律威嚴。」李薇說,團隊還注重家庭幫教,對涉案未成年人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指導182人次,制發督促監護令168份,從家庭層面夯實保護基礎。
從五華「專業守護」,到騰衝「邊疆溫情」,再到瑞麗「國門大愛」,雲南檢察以品牌引領、精準發力、協同推進,將司法保護融入「五大保護」,共同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正如檢察官所言,無論省會還是邊疆,無論本地還是外籍孩子,守護每顆童心健康成長,是未檢工作不變的初心。
(圖片:張文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