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勁方醫藥-B(02595)在港交所首掛上市,盤中股價一度達到50.20港元,較發行價提升146.20%,並最終收漲106.47%,市值直逼150億港元。勁方醫藥的上市首日成績,實際上就是本輪港股創新藥牛市的又一具象化體現。

以港股通創新藥指數(931250)為例,從去年4月觸及460.24點歷史低點確認雙底形態後,今年以來該指數已突破年線,年初至今漲幅已超過110%,且對應板塊成交量持續放大,今年二季度以來,其日均成交額同比增長300%,足以反映市場交投的熱情。
但最近三週,無論是港股通創新藥指數還是恒生醫療保健指數都出現了高位滯漲。其中恒生醫療保健指數更是在9月第二週和第三週出現連續兩週收跌現象,這在今年還尚屬首次。一邊是繼續火熱的IPO,一邊又是出現滯漲的板塊,也難免市場出現擔憂及「落袋為安」的聲音。所以在此關鍵時間節點,研判創新藥板塊後續方向對投資者便意義重大。
聯儲局降息帶來新一輪機會?
美東時間9月17日週三,聯儲局在貨幣政策委員會FOMC會後宣佈降息25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從4.25%至4.5%降至4.00%至4.25%。這是聯儲局今年的首次降息。而在美國就業增長放緩、失業率略升、就業下行風險增加背景下,市場預計年內還會以此幅度再降息兩次。
從歷史數據來看,聯儲局通過降息降低美元借貸成本,降低美元的吸引力,往往會推動全球資金流向新興市場。而從短期來看,聯儲局降息週期帶來流動性寬鬆,有望對正處於多板塊成長週期的香港市場帶來更加明顯的邊際提振,醫藥尤其是創新藥板塊顯然是資金的重要備選項之一,成為外資增配中國稀缺資產的重要方向。
但正如上文提到,港股創新藥板塊年初至今漲幅已然翻倍,後續的估值成長潛力成為港股創新藥短期吸引資金的直接因素。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上述提到的港股通創新藥指數和恒生醫療保健指數的當前市盈率(PE-TTM)分別是36.19倍、35.96倍,處於近5年24.64%分位點和26.15%分位點,顯著低於A股和美股生物科技指數對應超50倍的估值水平,優勢顯著。
而從長期來看,與2015-2021年的上一輪創新藥牛市靠政策驅動(藥審提速+港股18A新政)不同,本輪港股創新藥行情不僅有政策支持,其核心驅動因素更看重企業本身,「硬核創新—全球化變現—業績驗證」成為研判創新藥企「投資確定性」的關鍵邏輯。
從政策角度來看,去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為創新藥研發、審批、定價、支付等環節提供系統導向。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提出「健全藥品價格形成機制,制定創新藥目錄,支持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發展」。
而在今年,以近期全面啓動的第11批國家集採為例,其首次將「反內卷」納入集採核心原則,強調充分遵循「穩臨牀、保質量、防圍標、反內卷」的原則。新規則最突出的變化是優化了價差控制「錨點」的選擇,規定當「最低價」低於「入圍均價的50%」時,將以「入圍均價的50%」為價差控制的錨點,不再簡單選用最低報價,契合了目前國內創新藥行業從數量邏輯向質量邏輯轉換的發展路徑。
在政策支持的同時,得益於產品商業化、成本控制與全球化佈局協同的共同作用,國內創新藥企正向規模化盈利集體跨越。
據西南證券統計,2025年上半年,149家港股醫藥企業當期收入總額達8961.2億元(+1%),歸母淨利潤619.9億元(+29.7%),而其中36家創新藥企業同期實現收入285億元,同比增長15.8%,顯著跑贏全行業;且板塊歸母淨利潤從2024年的虧損狀態躍升至18億元,出現明顯的基本面改善拐點。

從資金面看市場投資邏輯
回到勁方醫藥,公司在此次PO發行過程中刷新了多項港股18A紀錄,從其歷史孖展及IPO孖展數據足以看出創新藥市場的火爆。而這或許會讓其成為開啓港股創新藥牛市下一階段的關鍵點。
數據顯示,勁方醫藥自成立以來公司累計進行7輪私募孖展、總金額為14.21億元,IPO之前的C+輪投後估值達到31.24億元。
而其本次IPO超額配售權行使前發行規模2.33億美元,超額配售權行使後將達到2.68億美元,創2022年以來港股18A板塊之最。並且勁方醫藥此次引入了包括RTW基金、TruMed、OrbiMed、瑞銀資管、Vivo基金、匯添富基金、富國基金、西藏源樂晟(通過TRS)及清池資本在內的豪華基石陣容,總認購金額約1億美元,佔發售股份的約49.27%(綠鞋前),同樣為2022年以來港股生物科技公司最高基石認購額。
也就是說,在勁方醫藥掛牌前夕市場情緒已經攀至頂峯。接下來的暗盤和首日只是高漲市場情緒的延續。
據智通財經APP觀察,9月18日,勁方醫藥輝立暗盤以40.00港元高開,經過短暫震盪便快速拉昇至45.58港元高點,並後續保持中高位震盪以41.22港元報收,最終收漲102.16%,整體成交額達2.13億港元。而在次日首掛上市表現上,勁方醫藥直接以開盤價直接跳空高開,股價直接拉昇至44港元,較發行價暴漲115.79%,並快速觸及50.20港元盤中高點,最終尾盤收於42.10港元,漲幅106.47%,成交額達15.53億港元,換手率11.15%,整體表現較前日暗盤更佳。
但較發行價翻倍的漲幅疊加當日衝高回落的表現,同樣也導致勁方醫藥在上市首日出現較大的場內分歧,不少投資者選擇「落袋為安」。但在9月22日,勁方醫藥在收跌6.13%的情況下,場內出現明顯「惜售」,當日成交量從上市首日的3491.35萬股斷崖跌至473.66萬股。

並且從籌碼分佈來看,93.42%的籌碼集中在40.50港元-47.60港元區間,抄底的獲利籌碼比例僅0.85%,較上市首日20.10%的獲利比例大幅下降。也就是說,絕大多數投資者仍選擇繼續持有,「惜售」態度佔據上風。
而投資者看好勁方醫藥的原因,則在於其基本面表現踩中了本輪港股創新藥牛市的多個關鍵點:擁有創新差異化的自主管線、產品已獲商業化和BD交易驗證且其近年來收入呈現增長趨勢。簡言之,勁方醫藥核心產品的稀缺性和豐富研發管線為其提供了長期價值錨點。因此在港股創新藥牛市有望持續下去的背景下,一家基本面較為紮實且符合創新藥增長邏輯的標的,其值博率顯然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