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經開區「6·3」亡人事故調查報告。 北京經開區官網/圖)
今年9月3日,北京經開區官網披露了《經開區「6·3」亡人事故調查報告》。上述調查報告披露,今年6月3日,康龍化成(300759.SZ)發生一起兩人死亡事故。
上述事故發生後的較長時間,網絡上曾流傳該事故的片斷信息。
不過,事故發生3個多月,作為上市公司,康龍化成一直未對此事項信息披露。
9月22日,《中國經營報》記者電話聯繫康龍化成董祕辦公室瞭解未信披的原因。相關人士表示,因為「未達到信息披露標準」。
據調查報告,此次事故發生地點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泰河路6號的康龍化成公司12號樓一層純化間1內。
兩名死亡人員為康龍化成放大實驗室生產操作員井某學、郭某,兩人分別在康龍化成從事試驗工作6年和8年。
事發時兩人正在值夜班,事故發生在凌晨5點多。
6月2日19時許,井某學、郭某按照工作安排到達工作崗位負責夜班實驗生產操作工作。按照實驗進度、當晚的工作內容,兩人需要每2小時前往純化間1進行反應釜溫度記錄,並將抽濾罐、母液接收罐等裝置安裝完畢,準備為當晚後續的抽濾實驗進行準備。
6月3日5點47分,井某學、郭某共同進入純化間1開始作業。井某學、郭某將柔性隔離器等設備安裝完畢後,其中一人打開北側氮氣閥1開關向柔性隔離器內通入氮氣穩定潔淨環境,同時進行了抽濾器密封性實驗,當抽濾器壓力錶出現掉壓狀態時,確定抽濾器密封性有問題。
隨後,其中一人關閉氮氣閥1,將柔性隔離器四周密封膠帶打開釋放氮氣,具體時間無法確定,釋放過程沒有使用氧含量檢測儀進行測試。氮氣釋放後,兩人進入柔性隔離器對抽濾器進行檢查,蹲下使用剪刀對抽濾器螺口進行重新緊固。隨後兩人因缺氧導致身體不受控制,後仰躺在隔離器內部。
6月3日接近8點,當放大實驗室白班生產操作員進入純化間1後,兩人才被發現。兩人最終經120搶救後無效死亡。
據調查報告,造成本次事故直接原因為柔性隔離器內通入氮氣,導致氧氣濃度急劇下降至窒息閾值(<19.5%),作業人員未採取防護措施進入,因缺氧窒息死亡。
事故調查組認定,本次事故是一起因違章作業引發的一般生產安全事故。
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是郭某、井某學作為放大實驗室生產操作員,安全意識淡薄,未按照康龍化成公司制定的《柔性隔離器使用和清潔》第5.3條操作使用中要求執行,在進行抽濾前的準備工作時,未通過柔性隔離器的手套操作,進入柔性隔離器內部進行操作,導致事故發生。
事故發生的間接原因是康龍化成公司對郭某、井某學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督促落實不到位;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落實不到位;安全生產工作督促、檢查不到位,未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對郭某、井某學進行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不到位,造成郭某、井某學不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不熟悉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未按照康龍化成公司制定的《柔性隔離器使用和清潔》第5.3條操作使用中的要求執行,在進行抽濾前的準備工作時,未通過柔性隔離器的手套操作,進入柔性隔離器內部進行操作,導致事故發生。
事故調查組建議對康龍化成10名相關管理者處以罰款,包括建議對主要負責人樓某強處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罰款,建議對中國區生產副總裁張某良處上一年年收入20%—50%的罰款,建議對分管安全生產的副總裁王某輝處上一年年收入20%—50%的罰款等。另外,建議對康龍化成處30萬元—100萬元的罰款。
康龍化成是一家CRO(合同研究組織)公司,主要為客戶提供藥物研究、開發與生產及臨牀服務。
2025年上半年,康龍化成營業收入為64.41億元,同比增長14.9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01億元,同比減少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為6.37億元,同比增長36.66%。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