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專題|A股“924行情”一週年回顧與展望
2024年9月24日,A股市場在政策組合拳發佈後迎來歷史性大漲,短短几個交易日內,上證指數大漲1000點,成交量一度放大到10月8日的3.45萬億,創下歷史新高。這一天也確認了本輪牛市的起點。過去一年,在一攬子中貿政策陸續發佈背景下,A股牛市行情逐步進入第二階段。截至週年之際,川盤指數、科創50、北證50、微盤指數四支股指漲幅超過100%。
從行業板塊來看,機器人、半導體、創新藥賽道輪動,引爆結構性牛市。A股市場在調整近半年後,從今年六月底開始迎來第二波上攻行情,深圳指數創出去年9月14日以來的新高,進一步確定了本輪牛市長期行情。在過去一年間,A股5次日成交額超3萬億,市場結構、行業輪動、科技牛等特徵明顯,A股市場總市值首次突破100萬億,電子行業總市值歷史性超越銀行業,成爲A股市場市值新霸主,各類ETF規模突破5.31萬億元。這輪牛市行情中,千餘隻股票實現翻倍,其中機械設備、電子、電力設備、計算機、汽車技術、化工、生物醫藥等9個行業誕生出超過100只翻倍股,漲幅超過300%的個股有170只,主要集中在機械設備、電子計算機、汽車等行業,漲幅超過500%的個股有42只,主要集中在半導體、創新藥等高景氣賽道,漲幅超過10倍的個股有3只,成爲本輪行情的漲幅王。值得注意的是,漲幅前30名中有12只來自北證,凸顯出本輪科技牛行情的含金量。
本輪行情實現翻倍的股票特徵主要有:一是市值小,很多翻倍股票市值都在50億以下;二是題材鮮明,像機器人、半導體、創新藥、固態電池等熱門概念漲幅巨大。從側面來看,今年以來政策多次發佈,明確支持人工智能、機器人、創新藥等科技新興領域,雖然這些公司盈利能力一般,但因具備高成長預期,得到資金追捧。由於科技股行情大幅上漲,兩市市值結構發生很大變化,創業板市值前5大公司出現全新格局,千億市值公司從銀行、非銀金融、石油石化爲主轉向電子、生物醫藥等新經濟領域,科技股成爲優勢力量板塊,特別是以AI大模型、機器人爲代表的科技創新領域是行情領頭羊,讓提前佈局科技板塊的投資者賺得盆滿鉢滿,當然也有部分投資者因佈局傳統行業而錯失牛市。
目前,這輪行情已逐步展開,國內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轉移逐步啓動,外資對A股看法也逐步積極。知名投行高盛在最新報告中維持對A股和H股的超配評級,預測未來12個月兩者分別有8%和3%的上漲空間,認爲一場由流動性驅動的牛市正在中國股市展開,通脹預期和AI自主化發展是推動此輪上漲的關鍵催化因素。
9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發佈會,央行行長潘公勝、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證監會主席吳青、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周賀新介紹“十四五”時期金融業發展成就。此次金融監管部門最高領導集體亮相,距離去年9月24日盤前的國企辦發佈會已近一年,過去一年上證指數上漲幅度達到40%。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是資本市場發展和改革的重要方向。回顧資本市場發展,證監會主席吳青強調,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跑出加速度,資本市場含科量進一步提升,近年來新上市企業中9成以上都是科技企業或科技含量較高的企業。投資端改革亦是重點,截至今年8月底,各類中長期資金合計持有A股流動市值約21.4萬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32%。未來將持續強化長週期考覈,不斷提高跨境投資便利性,吸引更多源頭活水,讓全球資本投資中國,共享成長。
回顧過去五年資本市場發展,吳青總結:一是“四梁八柱”的法規制度體系建構成型;二是多層次、廣覆蓋的市場體系更加完備;三是投資和融資向協調的市場功能不斷健全;四是協同發力的穩市機制逐步完善;五是公平固定的市場環境進一步形成。總結資本市場改革舉措,投資端改革被列爲各項改革之首,吳青強調加快投資端改革,推動構建長投政策體系。證監會等部門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年初多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安排,5月7日證監會發布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進一步提高公募基金三年以上長週期考覈比重。服務新智生產力發展是資本市場的重中之重,聚焦服務新智生產力發展,接續推出科創16條、科創板8條、併購6條舉措,在發行上市、併購重組、暢通募投管退循環等方面加快做出一系列優化完善安排。今年6月,又在科創板推出設置科創成長層等1+6改革舉措。併購6條發佈以來,已披露230單重大資產重組。
對於未來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吳青表示,將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以深化投融資綜合改革爲牽引,不斷提升技術、制度、市場功能、監管執法等各方面的適應性、包容性,促進資源更加高效配置,讓優質企業和各類資金更好併發活力,實現價值。一是增強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適配性;二是更好發揮中長期資金壓艙石穩定器作用,持續強化長週期考覈,不斷提高跨境投融資便利度,吸引更多源頭活水,讓更多全球資本投資中國;三是持續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四是提高監管的精準性、有效性。這一系列舉措,勢必爲本輪牛市行情保駕護航。
雖然週一滬市兩市一度出現大幅回落,但尾盤隨着抄底資金入場出現快速回升,創業板指數強勢翻紅,上證指數跌幅大幅收窄。當前市場在經歷過前期快速上行後,開始出現一定震盪反覆,主要是獲利回吐壓力,以及臨近國慶長假一部分投資者落袋爲安、規避長假不確定性的心理,但市場本身上行趨勢並未改變。投資者是持幣過節還是持股過節是老生常談的話題,關鍵要看持有的資產質量,如果是好股票、好基金,可以放心持股過節,如果是前期漲幅過大又沒有基本面支撐的股票,可以選擇提前落袋爲安,節後進行調倉換股。本輪牛市行情有望延續兩到四年時間,建議投資者保持信心和耐心,抓住這輪牛市機遇,爭取實現財富增長。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