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tone Fox Capital
編譯:美港股觀察社
Lithium Americas(下稱「LAC」)股價大幅上漲,原因是有消息稱特朗普政府可能批准美國能源部(DOE)提供的一筆貸款,且政府可能獲得少量股權。這家鋰礦企業正忙於在內華達州建設薩克帕斯鋰礦,旨在為美國打造一個大型鋰資源供應基地,而該項目的推進需要這筆政府貸款支持。即便在貸款消息推動股價上漲後,該股的未來依舊讓人期待。
美國能源部貸款
LAC正全力推進薩克帕斯鋰礦的建設,該項目預估成本為30億美元。截至第二季度末,公司已籌集部分資金,現金餘額達5.09億美元,並計劃使用美國能源部提供的22.6億美元貸款支付剩餘建設費用,該項目預計於2027年完工。
截至6月30日,該公司已在該項目上投入5.74億美元,目前施工現場有300名建築工人。LAC從Orion Resource Partners 籌集了 2.2 億美元的資金 ,並獲得了通用汽車的投資,並啓動了一項按市價發行(ATM)股票計劃,潛在發行規模達1億美元。
據路透社報道,在發放首筆貸款前,美國政府已開始與這家鋰礦企業重新談判。與近期英特爾的情況類似,特朗普總統正推動美國政府獲得股權,以便參與政府資助項目的潛在收益分配。
報道似乎表明,雙方可能達成一項協議,政府或將獲得5%至10%的股權(可能通過認股權證形式)。與英特爾不同的是,LAC最初洽談的是「償還本金+利息」模式的貸款,而非用於建設半導體工廠的贈款。
據路透社報道,一位白宮官員的聲明如下:「特朗普總統支持該項目。他希望項目能成功,同時也希望對納稅人公平。但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對股東而言,棘手的一點是:美國能源部去年10月就已批准該貸款,如今特朗普政府卻試圖在事後導致股東股權被稀釋。
大型鋰礦的增長潛力
薩克帕斯鋰礦計劃的年產能最高可達8萬噸碳酸鋰當量(LCE)。一期項目投產後,美國國內鋰供應量將達到每年4萬噸碳酸鋰當量,足以滿足80萬輛電動汽車(EV)的鋰需求。由於該礦已探明及推定儲量達1450萬噸碳酸鋰當量、控制資源量達4450萬噸碳酸鋰當量,未來通過五個階段的擴建,項目最終年產能有望提升至16萬噸碳酸鋰當量。
此前,LAC股價經歷了一段低迷期:一方面,特朗普政府修改貸款條款,導致美國能源部貸款結果不明朗;另一方面,當前全球鋰價陷入低迷。不過,鋰價低迷對LAC的影響相對有限——該公司一期項目的鋰產品要到2028年纔會開始出貨,屆時鋰價有望已回升。
LAC收盤時市值僅為7.4億美元,因此市場高度關注潛在的股權稀釋問題:畢竟23億美元的貸款規模遠超公司當前市值。儘管從邏輯上看,美國政府要求獲得高達10%的股權,與特朗普支持該礦項目的立場及「貸款」的本質存在矛盾,但只要貸款問題塵埃落定,股價必定會上漲——屆時投資者將可迴歸基本面,依據公司未來的產能來評估其價值。
目前鋰價已跌至每噸1萬美元,低於大多數新建鋰礦的成本線。LAC預計,其現金成本可控制在每噸7000美元;且若鋰價回升至更合理水平,公司將具備強勁的規模經濟優勢。
該公司在測算時,將鋰價目標設定為每噸2.4萬美元,並考慮了每噸1.8萬至3萬美元的價格區間,據此得出了可觀的EBITDA及資產淨值預測。數據顯示,若鋰價維持在每噸2.4萬美元,LAC調整後EBITDA有望達到22億美元,淨現值(NPV)則可達87億美元。
本質上,上述預測顯示,公司EBITDA規模有望達到當前股價估值的3倍。此次因「獲得薩克帕斯鋰礦完工所需資金已成定局」的消息,該股開盤即大漲。
即便以規模遠大於LAC的英特爾為例:美國政府以每股20.47美元的價格獲得其股權後,英特爾股價在不到一個月內就飆升至30美元以上。有一種觀點認為,特朗普政府或將出臺更有利於本土鋰產業的政策,以支持LAC及政府在該公司的股權收益。
該投資邏輯面臨的主要風險是:公司無法獲得美國能源部貸款,導致薩克帕斯鋰礦建設停滯。另一個不確定因素是,鋰價最終能否回升,以支撐對更高EBITDA的預期。
總結
對投資者而言,核心結論如下:若LAC能獲得美國能源部貸款,公司股價將具備巨大的上漲空間。儘管該股目前已大幅上漲,但回顧2023年鋰價處於高位時,LAC分拆上市後的股價遠高於當前水平。儘管特朗普政府要求獲得股權的做法令市場不滿,但考慮到此前市場因擔憂「美國能源部貸款受阻」而壓低了股價,當前估值處於低位,該股後續仍有可能繼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