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定價權」究竟屬於誰?

廣州日報數字版
09/26

近日,鄭州市市場監管局就「調價助手」功能問題依法約談攜程旅行網運營主體,引發業內廣泛關注。數字化時代,酒店定價誰說了算?

從商業本質看,定價權是經營自主權的核心組成部分。酒店作為經營主體,理應有權根據市場供需、成本變動、品牌策略等因素自主決定價格。然而,隨着OTA平臺逐漸成為酒店客房分銷的主要渠道,技術賦能逐漸演變為「技術控制」。平臺通過算法工具(如「調價助手」)直接介入價格調整過程,實質上架空了商家的自主決策權,使其淪為平臺流量博弈中的被動參與者。

近年來,平臺經濟呈快速發展態勢。一方面,在促進經濟發展、便利企業獲客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平臺對數據與算法的壟斷導致了平臺與商家間的權力失衡。就拿酒店業來說,OTA平臺憑藉其流量優勢和數據積累,通過算法實時抓取競爭對手價格,推動「動態定價」。這種機制雖在技術上實現了「市場敏感響應」,但本質上是對酒店定價權的隱性剝奪。

更值得警惕的是,平臺算法驅動的定價模式可能破壞市場健康生態。當多家酒店被迫捲入由算法主導的「自動調價競爭」,價格信號的真實性或將被扭曲。中小酒店因缺乏議價能力,只能被動跟隨平臺策略,進一步加劇市場壟斷風險。長此以往,不僅商家利益受損,最終也會影響平臺的公信力。

技術不應成為平臺越界的藉口,監管部門此次約談也釋放了明確信號。根據價格法和電子商務法,經營者享有自主定價權,平臺不得利用技術手段強制干預。此次事件中,商家投訴功能「無法關閉」,已然觸碰監管紅線。

健康的市場生態必須尊重「誰經營誰定價」的原則。平臺可以提供數據工具輔助決策,但絕不能替代商家做決策。酒店需要的是「數據支持」而非「數據操控」。只有當平臺迴歸服務者的角色,才能打造更良好的市場生態,讓技術進步真正成為行業升級的助推器。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