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意收購萬達電影后,新故事才啱啱開始

藍鯨財經
09/26

文|斑馬消費 陳碧婷

儒意收購萬達電影後,市場一度質疑這場宏大交易的價值。

交易達成後,萬達電影、中國儒意業績下降甚至是虧損;此前頗多經典的兩大電影公司,近年也並未推出新的重磅,甚至在接下來頗為關鍵的十一檔中,幾乎沒什麼存在感。

不過,儒意系掌舵人柯利明,並非嚴格意義上的電影人,而是一位文娛產業的投資人。他以影視業務入圈,近年卻帶領儒意佈局遊戲業務,今年還投資了潮玩產業。收購萬達電影后,中國儒意先後投資遊戲公司有愛互娛、北京永航,潮玩品牌52TOYS,以及快錢金服,初步構成文化+科技+金融的產業版圖。

市場不用焦慮,柯利明用儒意和萬達電影編織的IP大網,也許很快就能迎來豐收時刻。

蛇吞象

萬達電影的高峯和儒意影業的起步,都發生在那如夢似幻般美好的2013年。

那時候,萬達院線在中國市場已經坐上了頭把交椅,便計劃朝影視行業縱向發展,以及橫向開啓出海擴張。

當年9月,號稱投資500億元的青島東方影都開工,展示出了萬達在影視製作與投資上的雄心。年底,萬達文化板塊旗下最重要的海外資產,AMC院線在美股上市。萬達院線因為國內上市流程等原因,則要等到一年以後才登陸了A股市場。

那個時期,影視行業的明星公司是華誼兄弟光線傳媒,2012年國產電影票房榜靠前的幾部作品,幾乎被它們包場。

2013年,一家電影新勢力,殺了進來。知名演員趙某轉型導演的第一部作品,《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成為當年五一檔的大熱門,狂攬7.19億元票房,成為當年的國產片票房亞軍。

這部電影的投資方,都是幾家新面孔,其中就包括柯利明的儒意影業,這也是他投資的第一部電影。

儘管,在此之前儒意已經投資了《鐵齒銅牙紀曉嵐4》《琅琊榜》等多部電視劇,但直到柯利明摘下影視皇冠上的那顆珠寶,才讓電影行業正式認識了他。

自此,柯利明帶領儒意影業異軍突起,通過《老男孩猛龍過江》《小時代4》《你好,李煥英》《獨行月球》等一系列口碑、票房雙豐收的作品,躋身主流電影公司之列。

老大哥萬達院線2015年上市,但謀劃多年的影視業務注入計劃,遲遲未能成功。另外,萬達院線背後,王健林的萬達系,正在進入水逆週期,直到2017年與融創富力的世紀大交易,才贏得幾年的喘息機會。

2019年,縮減合併範圍後,萬達影視注入萬達院線。完全體的萬達電影,即將開啓自己的新徵程。正是在這個階段,萬達培育出了自己的王牌IP唐探系列。

然而,幾年之後,因萬達商管上市受阻,以及市場的全面轉向,萬達系陷入更深的危機之中。王健林不得不割肉自救,這一次,居然也包括了萬達的面子業務——萬達電影。

2023年前後,王健林旗下公司分批向柯利明和中國儒意轉向萬達電影股權。到2024年初,柯利明取代王健林成為萬達電影的實際控制人。近期,王健林的一致行動人再度減持萬達電影,大有完全退出之意。

中國儒意,這個影視行業絕對的新手和外來者,為何能喫下老牌巨頭萬達電影?柯利明,到底是何方神聖?

電影資本人

當影視行業都在問「柯利明是誰」的時候,往往意味着故事沒有這麼簡單。但是,大衆能看到的,往往是標準答案。

柯利明1982年出生於「學霸聚集地」湖北黃岡,初中畢業後就遠赴澳大利亞求學,主修風險管理學和貨幣銀行學,畢業後在香港的對沖基金擔任高級分析師。

2008年,金融海嘯來襲,「內憂外患」之下,柯利明轉行接手哥哥柯久明的廣告公司。經營過程中,他通過分析,發現影視娛樂行業的市場機遇,便果斷投身其中。

柯利明的自我認知是,「我從來不會定義自己是一個電影人,我是一個投資人」。

這種經歷,也為後面所有的故事埋下了伏筆。儒意幾乎是中國影視行業,資本化故事最豐富、最曲折的公司之一。

2014年之後的那幾年,A股上市公司跨界影視、遊戲成為一時熱點。因為有《致青春》等成功作品,儒意影業也成為熱門標的,先後與富控互動(已退市)、天神娛樂、吉翔股份、杉杉股份等A股上市傳出緋聞。

屢戰屢敗後,心灰意冷的儒意影業,南下港股,2021年借殼恆騰網絡,成為如今的中國儒意。值得一提的是,恆騰網絡原為恒大旗下的互聯網產業運作平臺,並得到了騰訊的大力支持。

兩年後,柯利明與中國儒意吞併萬達電影。儒意從一家影視行業新秀,徹底成長為行業巨無霸。

萬達電影旗下萬達院線,已經連續16年位列中國市場第一;截至目前在350個城市擁有700家直營電影院。今年上半年,全國票房TOP100的電影院中,萬達影城佔了5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4家;TOP500影院中,佔了246家,增加30家。

萬達電影旗下萬達影視,擁有唐探系列、誤殺系列等多個經典IP,深度綁定近年的熱門導演陳思誠。

況且,這種影視行業的生態聯盟,能夠對業務起到莫大的促進作用。投資電影的同時還能掌握排片,大大提高了爆款的命中率和利益空間。

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化的前半段,形成了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博納影業、萬達電影四大民營電影公司。期間,還出現了樂視影業、北京文化這樣的行業黑馬。

風吹雨打二十年,巨頭大多沉落矣。六大民營電影公司,基本只剩下光線傳媒帶着《哪吒2》,仍然站在行業C位。

但市場仍然在前進。後起之秀們,通過引入新的資本,以及整合老牌巨頭們的行業資源,形成了四大民營電影新勢力:貓眼娛樂背後站着美團、騰訊與光線傳媒;儒意影業+萬達電影;韓寒的亭東影業+果麥文化背後是博納影業;歡喜傳媒綁定多位知名導演。

新一代的民營電影公司,不僅電影拍得好,更得到了資本運作的強力加持。新的生產力,新的組織形式,形成了新的影視行業頭部陣營。

資本永不停

完成對影視巨無霸萬達電影的吞併後,市場迅速給了中國儒意一點小小的教訓。

2024年,因電影市場大幅收縮,萬達電影營業收入下降15.44%至123.62億元,由盈轉虧、淨利潤-9.40億元。中國儒意旗下內容製作業務收入縮水超九成,儘管有南瓜電影和遊戲等業務支撐基本面,但上市公司仍然虧損超2億元。

2025年以來,電影市場整體火爆但冷熱不均,熱鬧的只有《哪吒2》和它背後的光線傳媒。萬達電影也能因為院線業務平均分配到行業紅利,兩家公司迅速扭虧為盈。然而儒意+萬達的影視業務依舊錶現欠佳。

更嚴重的是,整個電影市場,仍然未能恢復到正向循環中。市場供應不足的情況依然嚴峻,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仍然處於低位。這種狀況不僅讓影視業務承壓,也會拖累院線業務的業務穩定性,對儒意和萬達電影形成「雙殺」。

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2024年十一檔失利,連帶着影響了今年的賀歲檔、五一檔和暑期檔。所以,今年的十一檔,仍然是電影市場的關鍵之戰。

中國電影、博納影業、華策影視等公司摩拳擦掌,帶着《志願軍3》《三國的星空》《刺殺小說家2》,背水一戰。儒意和萬達電影,只參與了一部並不被看好的《浪浪人生》。

所以,當市場對十一檔的預期升溫,博納影業、華策影視股價接連暴漲;萬達電影、中國電影平均受益;另一邊,儒意影業則幾乎是波瀾不驚。

好在,柯利明的重心並不在此處,而是有着更大的資本與產業圖謀。

收購萬達電影后,中國儒意並未停止資本運作的步伐,同時也將萬達電影作為自己交易主體的一部分。

2024年5月,中國儒意旗下遊戲業務平臺景秀遊戲,從字節跳動收購有愛互娛,拿下《紅警》IP;2025年1月,景秀遊戲收購《QQ炫舞》開發運營公司北京永航30%股份,與騰訊合資;5月,儒意+萬達影業,斥資1.44億元投資52TOYS;7月,中國儒意收購快錢金服30%股份,深化文化+科技+金融的戰略佈局。

在潮玩市場中,52TOYS是最有希望成為下一個泡泡瑪特的公司之一。拿下這輪戰投後沒多久,52TOYS披露招股書,衝擊港股主板上市。

從最近的資本路徑來看,柯利明想要涉足的,遠遠不止電影產業,而是整個文娛版圖,影視只是其中的一塊拼圖而已。

IP

帝國

柯利明的資本版圖看似多元,實則圍繞着IP主線而來。

金融背景以及投行的從業經驗,幫儒意練就了一整套「將一切量化分析」的方法論。柯利明還總結了熱門IP的「八字訣」,生與死、貧與富、愛與恨、困與達。

早期,為了從源頭開始積累足夠多的優質IP,儒意甚至成立了一家圖書出版公司。儒意欣欣那些年簽下了諸多流行文學作品。其中,就包括《致青春》的小說版本,這纔有了後來的電影版本。

當然,出版、影視,如今都只是柯利明IP體系化運作的一部分,儒意旗下還有規模龐大的視頻(南瓜電影)和遊戲業務(景秀+有愛+永航)。

萬達電影,更是最適合開展IP運作的產業平臺之一。除了衆所周知的院線和影視業務,旗下還包括影視社羣平臺時光網和遊戲業務平臺互愛互動。

影視、遊戲、圖書等內容製作,能夠形成源源不斷的IP資源。去年,萬達電影發力潮玩市場,不僅與《原神》、黃油小熊、線條小狗、卡皮巴拉合作,還開發了國漫《白蛇:浮生》的周邊衍生品,並推出「四喜財神」自有IP。

萬達影城以及時光網衍生出來的時光裏,正在成為最能帶動線下IP消費的場所之一。在場景消費時代,IP氛圍的全方位打造,能夠極大地激發消費力——這也是52TOYS最看重儒意萬達戰略投資的原因所在。

通過內在和外延的IP運作,又為公司的內容製作提供了支撐。將來,如果52TOYS謀劃多年的猛獸匣IP需要動漫化和影視化,首選的合作方不就是儒意和萬達電影?

其實,柯利明現在想做的,王健林早已謀劃了很多年。如今,王健林的萬達電影,變成了柯利明的萬達電影。儒意+萬達電影,會有更多的耐心,在這個市場內深耕。

所以,儒意收購萬達電影,這個故事中更精彩的部分,正在慢慢開始凝結。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