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記者李靜北京報道
「解決旅遊行業內卷問題,最快速、最方便的方法就是能夠把國內的旅遊市場這個增量做大。把國內旅遊市場增量做大,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引入更多的消費者,其實就是要做好入境遊。」9月23日,在《中國經營報》主辦的「綠色引領重塑未來——2025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行動大會」上,攜程集團副總裁秦靜這樣分享道。

過去兩年,我國高端酒店市場的供給量持續增長,年增長率穩定在12%到13%之間。預計今年這一增速將進一步攀升至14%。
然而,與國內旅遊市場快速擴張的供給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需求端的增長卻未能同步。
秦靜指出,這種供需失衡的狀況,正加劇了旅遊行業內的同質化競爭,也正是國家當前着力引導避免的「內卷」現象。
攜程想到避免行業內卷的解法,就是通過做好入境遊,進一步做大國內市場。
為了在國際市場上更有效地獲取客戶,攜程從以下三個方面採取了措施:
第一,在自身運營層面,攜程致力於精細化與本地化。與許多海外App僅通過切換語言來實現國際化的做法不同,攜程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都針對本地用戶的具體需求開展深度運營。
例如,日本用戶非常重視酒店是否配備智能馬桶,這是一個極具本土特色的偏好;因此在日本地區,攜程專門設立對應標籤,使這些用戶在中國預訂酒店時能快速篩選出符合要求的選項。同樣,針對穆斯林用戶對清真餐廳的強烈需求,也設定了相應標籤,方便他們在來華旅行時快速識別適宜酒店。
「憑藉這種高度本地化的運營策略,近年來我們在海外市場的獲客一直保持三位數增長。」秦靜說道。
第二,在服務能力方面,攜程是全球範圍內少數擁有約1.5萬名自營客服員工的企業,提供7×24小時純人工服務。早在海外旅遊App還主要依靠郵件處理用戶投訴時,攜程就已提供電話支持。如今,儘管更多國際同行也開始提供電話服務,但攜程已進一步升級,引入了AI智能技術,以更高效地解決入境旅客在行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第三,在供應鏈賦能方面,攜程着力幫助商家更好地承接入境旅遊帶來的市場機遇。一般大型酒店通常具備較強的多語言服務能力,但國內大量中小型旅遊商戶往往存在語言支持上的短板。因此,攜程一方面協助酒店將其信息翻譯成20多種語言,提升國際獲客能力;另一方面,在商戶後臺接入AI插件,使酒店即使沒有掌握多語言的前臺人員,也能實時響應全球20多種語言的用戶諮詢,有效提升承接海外流量的能力,助力商家充分利用國家推出的入境旅遊政策紅利。
秦靜總結說道:「從供應鏈的角度出發,我們首先着眼於持續做大國內旅遊市場;其次,全力幫助生態內的商家共同承接海外流量,實現協同發展;最後,希望能推動行業避免低水平內卷,促進行業高質量成長。」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