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證券:氣溫高基數擾動需求 後續電量有望維持高增

智通財經
09/25

智通財經APP獲悉,東方證券發佈研報稱,2025年8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5.0%,較2025年7月-3.6 pct(2年CAGR +6.9%,較2025年7月同比增速-0.2 pct ),8月單月用電量增速回落主要與上年同期高溫導致的高基數有關。預計2025年9~12月基數效應消退後,高技術製造業等有望推動用電量維持高增長。2025年8月規上電廠發電量同比+1.6%,同比增速較2025年7月-1.5 pct(2年CAGR 3.7%,較2025年7月+0.9 pct)。分電源看,2025年8月風電增速加快,火電、核電、太陽能發電增速放緩,水電降幅略有擴大。

東方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氣溫高基數擾動下需求增速有所回落,後續用電量有望維持高增

2025年8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5.0%,較2025年7月-3.6 pct(2年CAGR +6.9%,較2025年7月同比增速-0.2 pct ),8月單月用電量增速回落主要與上年同期高溫導致的高基數有關。2025年8月全國平穩氣溫22.2℃,同比-0.4℃(2024年8月全國平均氣溫22.6℃,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值)。

分產業看,2025年8月一產/二產/三產/居民用電量同比增速為+9.7%/+5.0%/+7.2%/+2.4%,較2025年7月同比增速-10.5/+0.3/-3.5/-15.7 pct(2年CAGR +7.1%/+4.5%/+9.2%/+12.6%,較2025年7月-3.3/-0.4/-0.1/+0.7 pct)。2025年8月全國製造業用電量同比+5.5%,為2025年單月最高增速;其中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用電量同比+9.1%。預計2025年9~12月基數效應消退後,高技術製造業等有望推動用電量維持高增長。

需求增速放緩拖累火電,水電增速後續有望邊際好轉

2025年8月規上電廠發電量同比+1.6%,同比增速較2025年7月-1.5 pct(2年CAGR 3.7%,較2025年7月+0.9 pct)。分電源看,2025年8月風電增速加快,火電、核電、太陽能發電增速放緩,水電降幅略有擴大。2025年8月水電同比-10.1%,增速較2025年7月-0.3 pct,推測主要由於來水偏弱(2025年8月三峽月均入庫流量15800立方米/秒,同比-6.7%)。2024年9~12月來水轉弱(2024年9~12月全國水電利用小時數為989小時,較2005~2024年同期全國水電利用小時數均值-15.0%),預計低基數背景下,2025年9~12月水電電量增速有望邊際好轉。

2025年8月風電同比+20.2%,增速較2025年7月+14.7 pct,推測主要與來風好轉有關。2025年8月光伏同比+15.9%,增速較2025年7月-12.8 pct。2025年8月核電同比+5.9%,增速較2025年7月-2.4 pct。2025年8月火電同比+1.7%,增速較2025年7月-2.6 pct,推測主要與用電增速放緩有關。

投資建議與投資標的

投資建議:看好公用事業板塊。東方證券認為,低利率及政策鼓勵長期資金入市大趨勢下,紅利資產仍為值得長期配置的方向之一,現階段公用事業板塊在紅利資產中景氣度具備比較優勢;為服務高比例新能源電量消納,我國需進一步推動電力市場化價格改革以支撐日益複雜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未來電力市場將逐步給予電力商品各項屬性(電能量價值、調節價值、容量價值、環境價值等)充分定價。

火電:3Q25火電行業盈利有望延續增長,伴隨容量電價補償比例提升及各省現貨市場陸續開展,商業模式改善已初見端倪,預計行業派息能力及派息意願均有望持續提升,相關標的:國電電力(600795.SH)、華電國際(600027.SH)、華能國際(600011.SH)。

水電:商業模式簡單且優秀,度電成本在所有電源品類中處於最低水平,短期來水波動對行業內在價值影響微乎其微,建議逆向佈局優質流域的大水電,相關標的:長江電力(600900.SH)、川投能源(600674.SH)、國投電力(600886.SH)、華能水電(600025.SH) 。

核電:長期裝機成長確定性強,市場化電量電價下行風險已充分釋放,相關標的:中國廣核(003816.SZ)。

風光碳中和預期下電量仍有較高增長空間,靜待行業盈利底部拐點,優選風電佔比較高的行業公司,相關標的:龍源電力(001289.SZ)。

風險提示

棄風棄光率大幅提升,煤炭價格大幅上漲,市場電價低於預期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