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中,集體異動!啱啱,見證歷史!

券商中國
09/25

  鋰電池概念股再度走強!

  9月25日,在A股市場上,鋰電池產業鏈集體異動,鋰礦、固態電池等方向領升。個股方面,億緯鋰能洛陽鉬業寧德時代等紛紛大漲。其中,寧德時代一度大漲近6%,股價再創歷史新高,總市值也首次突破1.8萬億元,超越貴州茅臺暫居A股總市值第三位。

  與此同時,港股市場也表現活躍,恒生科技指數一度漲近2%,恒生指數漲幅一度接近0.5%。不過午後,港股市場出現跳水,恒生指數指數一度翻綠,恒生科技指數漲幅一度收窄至0.55%。截至券商中國記者發稿時,恒生科技指數上漲1.39%,恒生指數上漲0.23%。個股方面,寧德時代港股漲超5%,小鵬汽車、小米集團漲近5%,京東集團、理想汽車華虹半導體漲超4%。

  有機構指出,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進程持續加速,預計2027年全固態電池或迎來產業化元年。

  鋰電股異動 「寧王」創新高

  9月25日,鋰電池概念股大幅拉昇,洛陽鉬業漲停,壹連科技一度漲近17%,鴻富瀚一度漲超14%,當升科技、億緯鋰能一度漲近10%,恩捷股份贛鋒鋰業中礦資源天齊鋰業等紛紛跟漲。

  值得關注的是,寧德時代盤中一度大漲近6%,股價突破400元/股,總市值也突破1.8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截至記者發稿時,寧德時代股價上漲3.93%,市值報1.82萬億元。自4月10日啓動本輪行情以來,寧德時代累計漲幅超過90%。

  從消息面來看,行業龍頭寧德時代近期「利好」消息不斷。9月25日有消息稱,寧德時代將於明年推出新的8系高鎳電池,並搭載在頭部新勢力的增程車型上。不過,上市消息尚未獲得官方證實。

  另外,9月19日,寧德時代與西藏林芝市米林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新能源項目配儲、水電產業配套、零碳產業」等領域達成深度合作。

  9月18日,理想汽車與寧德時代簽署五年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並完成授牌儀式,雙方將在電池安全、超充技術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攜手拓展國內外業務,共同推動電池技術創新和全球化佈局。寧德時代將為理想汽車全系產品提供高性能、高安全、高品質的動力電池系統,包括但不限於三元鋰電池、M3P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和鈉離子電池等。

  9月17日,寧德時代與中國華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產品製造、新能源、儲能建設與運維、科研創新、核電產業等領域深化戰略合作。

  此外,寧德時代17日在互動平臺表示,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比鋰離子電池略低,但低溫性能、碳足跡、安全性能均更有優勢。目前,公司鈉新乘用車動力電池正在與客戶推進開發、落地中,進展順利,明年將根據客戶節奏實現批量供貨。此前,寧德時代在互動平臺上表示,9月初公司鈉新電池已通過新國標認證,成為全球首款通過新國標認證的鈉離子電池。

  近日,摩根士丹利指出,隨着寧德時代在歐洲市場取得突破,而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在關鍵的儲能領域陷入盈利困局,加之當前大熱的固態電池技術被視為短期炒作,寧德時代的領先優勢將得以延續,其估值在同行中已具備顯著吸引力,已經成為「行業中最便宜的」。

  另外,美銀證券表示,2025年世界儲能大會上週於福建省寧德市舉行,不少中國電動車企業及電池公司都有參與,目前對儲能行業看法更趨正面。該行預期,2025至2030年儲能電池需求將受國內政策支持及海外市場增長帶動保持堅挺,行業專家預測至2030年中國電池儲能累計裝機容量將達240GW,另外歐洲及新興市場未來兩至三年儲能需求亦持續強勁,預期2025年全球儲能需求約500GWh,2026至2027年則將增長約30%及25%。

  在反內卷背景下,美銀證券預期內地電動車電池價格將趨於穩定。基於市場需求及政策支持,美銀將寧德時代2025至2027年銷售額及盈利預測上調3%、4%及3%,電池出貨量預測上調3%、3%及2%,港股目標價從475港元上調至570港元,評級「買入」。

  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加速

  日前,有消息稱,松下控股公司將在截至2027年3月的財年內推出其首批新型固態電池樣品,旨在開拓機器人及其他設備領域的下一代電池市場。此前,豐田汽車公司與出光興產公司已宣佈計劃於2027年至2028年期間,將雙方聯合研發的固態電池應用於電動汽車。日產汽車公司與本田汽車公司也表示,正積極研發固態電池以應對市場競爭。

  我國在固態電池領域的進展也較為迅速。國軒高科相關負責人近期在投資者電話交流會上表示,公司首條全固態中試線已正式貫通,「金石」全固態電池目前處於中試量產階段,良品率已達90%;同時,已正式啓動第一代全固態電池2GWh量產線的設計工作。全固態電池技術實現突破,產品不斷迭代升級。

  當升科技表示,固態鋰電正極材料方面,公司系統佈局了氧化物、硫化物、鹵化物等固態電池材料體系。公司全固態正極材料採用超穩定快離子導體修飾工藝,在全固態電池體系中實現了超高容量、長循環壽命,已開始10噸級批量出貨。公司固態鋰電相關產品已導入清陶、衛藍、輝能、贛鋒鋰電、中汽新能等多家固態電池客戶。

  中偉股份表示,目前,公司與境內外固態電池頭部客戶均有業務合作,現階段公司固態電池材料出貨近50噸。固態電池前驅體絕大部分使用的是高鎳及超高鎳材料,公司的高鎳及超高鎳材料對於固態電池均適用。

  欣旺達也表示,公司固態電池研發順利,公司正在積極探索商業化落地方案。另外,利元亨表示,公司首條固態電池產線已陸續交貨,正處於客戶現場的設備調試與工藝驗證階段。同時,公司始終緊跟電池技術前沿,積極佈局全固態電池等先進領域,已經與30多家客戶交流固態電池技術和業務。海外市場方面,公司已實現向美國客戶交付固態電池前段裝備,並正推進國內外等地客戶的設備驗證工作。

  中信證券指出,2025年以來,SolidPower、國軒高科等電池企業的全固態電池逐步開啓上車路試,2025年—2026年將迎來密集的全固態電池上車路試。該券商認為,全固態電池上車面臨的核心問題是膨脹與循環壽命衰減,車企與電池企業的共識是通過固固界面改善以及車端加壓緩解以上問題,建議關注電芯材料環節的導電劑、功能性添加劑、固態電解質及摻雜、材料表面包覆,電芯製造環節的等靜壓、制痕絕緣、高壓化成分容、鋁塑膜,PACK環節的PACK生產設備、氣動執行器。

  國泰海通證券表示,2025年以來,固態電池產業化進展持續加速。綜合多家車企、電池廠發佈的固態電池量產計劃,預計2027年全固態電池或迎來產業化元年,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加速。

  招商證券認為,政策+需求+技術三重驅動下,全固態電池發展趨勢明確,產業已面臨從材料體系、製備工藝到生產設備的全面重構。根據EVTank,2030年全球半固態電池設備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24.4億元,2024—2030年CAGR為59%;2030年全固態電池設備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55.0億元,2024—2030年CAGR為159%。設備是工藝物化的體現,從液態電池到固態電池的製備,前道環節新增幹法電極、中道環節採用疊片+極片膠框印刷+等靜壓的方案,後道環節升級為高壓化成分容,工藝變革驅動設備價值量重構,價值量較傳統液態電池設備顯著提升,為相關企業打開第二增長曲線。

  廣發期貨分析師林嘉旎認為,隨着固態電池的逐步量產,碳酸鋰需求將出現結構分化,高純度鋰產品需求可能增長,而整體鋰市場將隨着固態電池產能的釋放而逐步調整。長期看,固態電池技術若實現大規模商業化,將推動鋰整體需求上升。同時,電池回收技術的進步將促進鋰資源的循環利用,形成對原生鋰的補充。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珂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