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顧:本週(2025/9/16-9/23)恒指跌1.1%,恒生醫療保健指數跌1.4%,行業指數中排第 5 位,跑輸大市。子行業:互聯網醫藥(+0.9%)、CXO(-0.2%)、中藥(-1.8%)、流通(-1.9%)、處方藥(-1.9%)、生物藥(-2.1%)、器械(-5.2%)、醫院(-8.2%)。
機構持倉回顧:9 月以來,內資通過港股通的持股比例保持穩定,而外資在港股醫藥的持倉則從年中開始略有回落,但內外資持續加大創新藥企佈局的大方向不變。外資對於板塊整體更為審慎,注重性價比和短期盈利能見度。本週,內資關注補漲機會,包括此前漲幅相對較小的創新藥企,外資亦加倉長期潛力大、當前性價比較高的創新藥標的,包括映恩、來凱和和鉑,以及潛在受益於降息週期的CXO 企業,包括泰格醫藥和晶泰控股。
投資啓示:本週醫保和商保目錄調整加速推進,雙軌制創新藥保障模式逐步成形,未來落地有望緩解企業所面臨的進院難、報銷支付難等情況,建議持續關注後續談判結果。整體來看,政策端持續釋放利好信號,行業格局優化趨勢明確。ESMO 大會將於今年10 月中下旬舉行,我們建議重點關注康方生物、科倫博泰、榮昌生物等有重磅數據讀出的公司。創新藥板塊普漲後,擇時、擇股重要性明顯提升,我們繼續建議在板塊回調時逐步佈局,並推薦關注以下細分方向:1)創新藥:三生製藥、德琪醫藥短期催化劑豐富、估值仍未反映核心大單品價值;先聲藥業、和黃醫藥、傳奇生物被明顯低估、長期成長邏輯清晰;2)CXO:受益於下游高景氣度和孖展邊際回暖的細分賽道龍頭,如藥明合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