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惠譽評級”。
9月23日,惠譽評級已確認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的保險公司財務實力(IFS)評級爲‘A+’(強勁)、長期發行人主體評級爲‘A’,展望穩定。
本次評級確認反映中國人壽“非常良好”的公司狀況和持續強健的財務表現。然而,中國人壽的資本緩衝趨弱且權益敞口上升,使其收益和資本更容易受到資本市場震盪的影響,這抵減了上述優勢。
關鍵評級驅動因素
領先的市場地位:惠譽評定中國人壽的業務狀況爲“非常良好”,公司治理爲“中性”。按市場份額計算,中國人壽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保險公司,在亞太地區亦名列前茅。該公司的業務狀況受益於其龐大的規模、多元化的市場佈局、強大的分銷能力和知名的品牌。惠譽預計,中國人壽將憑藉其龐大的代理人隊伍和保單持有人基數維持其在中國壽險市場的領先地位及在亞太壽險市場的重要地位。
資本緩衝趨弱:2025年上半年末和2024年,中國人壽按惠譽全球Prism資本模型衡量的資本得分爲“適中”,較2023年末的“強健”區間低位有所走弱。該公司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爲140%和191%,較2024年末的153%和208%有所下降,但仍顯著高於50%和100%的監管要求。上述比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準備金估值採用的利率下行,且權益資產配置增加推升了所需資本。若對投資資產的會計分類進行調整並放寬權益風險資本計提,則相關比率有望改善。
中國人壽已於2024年9月續發了350億元人民幣的資本補充債券。惠譽預計,短期內該公司的財務槓桿率將保持在較低水平(2024年末爲3.1%)。
穩健的財務表現和強勁的新業務價值增長:中國人壽專注於高質量增長,新業務價值有所增加。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的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20.3%至285億元人民幣,而2024年增長24.3%——儘管保費僅實現個位數增長。核心個險代理渠道仍是主要價值貢獻來源,占上半年新業務價值的85%;同時,銀保渠道的業務擴張強勁,推動新業務價值增長。
得益於強韌且多元化的收益,中國人壽2022至2024年間的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爲16.8%,優於惠譽評級標準中對IFS評級爲‘A’的壽險公司的指引水平。該公司利潤改善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回暖帶動投資回報率提升,但惠譽預計權益投資配置比例上升將使公司的業績更易受股票公允價值變動的影響。
權益敞口上升:在低利率環境下,爲尋求更高的投資收益並響應政府提振股市的倡議,惠譽預計中國人壽將維持較高的權益類資產敞口。經對分紅壽險業務的損失分擔進行調整後,惠譽計算的風險資產比率從2024年末的162%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74%,高於IFS評級爲‘A’的壽險公司的指引水平。中國人壽持有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BB+/穩定)43.7%的股權,相當於其2025年上半年末股東權益合計的21.3%,這給公司帶來單一投資集中度風險。
評級敏感性
可能單獨或共同導致惠譽採取負面評級行動/下調評級的因素包括:
- 中國人壽的Prism得分無法維持在“適中”級別的高位。
- 風險資產比率持續顯著上升。
- 財務表現持續趨弱——淨資產收益率低於8%,新業務價值顯著下降。
- 公司狀況惡化,在中國壽險行業的競爭地位下降。
可能單獨或共同導致惠譽採取正面評級行動/上調評級的因素包括:
- 中國人壽的Prism得分持續改善至“非常強健”級別或以上。
- 公司狀況顯著改善,包括地域多樣化拓展至海外市場,且維持強勁的財務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