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同躍身家300億!有大資金上市當天就跑路,散戶被活埋,奇瑞股價將步入「熊關漫道」?

功夫汽車
09/25

歷時21年,尹同躍終於成功地把奇瑞,送到了資本市場的聚光燈下。

9月25日,奇瑞汽車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以高開13.76%開盤,市值接近2000億港元。但隨後一路高開低走,全天只漲了3.80%,當天市值為1841億,幾乎與吉利汽車齊平。

這意味着,首日買入奇瑞汽車的投資者尤其是散戶,幾乎都被「活埋」,一些機構資金也在盤中加速跑路。

這一刻,對奇瑞而言,是圓夢的高光時刻;而對掌舵人尹同躍而言,則可能是其個人財富、影響力與命運的一次集體兌現。畢竟,尹同躍以約18.25%的持股比例,身家高達300億元,在同時代汽車掌門人中,以非李書福、王傳福式的路徑,實現了百億財富夢。

但對於購買了奇瑞票的散戶而言,這不是美妙的一天,可能是噩夢的開始——在奇瑞內部一切為了「拱上市」的前提下,奇瑞股價很可能上市即顛覆,此後步入「熊關漫道」。

畢竟,從奇瑞招股書來看,奇瑞是跛腳前行,是地地道道的傳統車企。今天奇瑞市值與吉利汽車港股市值(1867億)幾乎相若,但吉利的新能源早已把奇瑞甩出「幾條街」。另外,奇瑞利潤非常倚重於海外市場,但隨着比亞迪長城等在海外發力,奇瑞的出口紅利正在快速消失。

因此,真正引人關注的,奇瑞市值是否已經被透支了?作為傳統車企,這麼高的估值,還能持續嗎?

1

300億車圈「新富豪」,

並非李書福王傳福式「白手起家」?

趕在11月迎來63歲生日之前,一頭白髮的尹同躍終於成功憑藉270多億的身價,躋身中國車圈的「資本新貴」行列。

截至今天港股收盤,奇瑞汽車(HK09973)每股收報31.92港元,漲幅3.8%,市值738億港元,對應人民幣1840.9億元。

那麼在奇瑞上市之後,背後的「靈魂人物」尹同躍這一天身價暴漲了多少?我們或許可以通過目前公開的信息來好好推算一下。

公開資料顯示,奇瑞上市前通過一系列股改重組,將股東平臺從控股公司「奇瑞控股」徹底下沉,原有間接股東轉為直接持股。

其中,核心的「瑞創投資」成為員工和高管的集體持股平臺,而尹同躍則通過該平臺獲得絕對控股權——據不完全推算,其個人佔比或超平臺總額的87%。

在這一輪穿透之後,尹同躍的「真實持股」比例最終約為16%-18%左右。按照目前大多數媒體的報道(18.25%),今天收盤後,尹同躍的持股市值約為336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約310億元。

儘管統計的口徑或有所不一,但「百億財富」的這個量級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尹同躍毫無疑問已躍身「車圈一線財富階層」。

與此同時,尹同躍也跟其 「老鄉們」王傳福、李斌、呂向陽等一起,躋身安徽地區的「首富」之列。

更值得玩味的是,這樣的財富躍遷並非「白手起家」的典型路徑。

不同於王傳福、李書福的創業股權,尹同躍的權益來自長期的股權下沉與平臺化激勵:在上市前重組中,奇瑞控股「退出」直接股東序列,地方國資(蕪湖投資)、戰略投資者與管理層平臺形成「三角支點」,瑞創成為員工與管理層的核心載體。

這套設計,讓這位「國資背景車企的職業經理人」,完成了從控制力到財富的雙重兌現,也將其個人利益,與奇瑞未來股價與經營兌現,緊緊捆綁在一起。

2

幾乎全靠燃油車!

上市首日,是市值起點,還是頂點?

事實上,從奇瑞汽車目前的股權結構來看,除了尹同躍通過管理層平臺「穿透」持有的那一部分之外,地方國資與產業資本仍是影響公司長期走向的兩隻「看不見的手」。

IPO後,蕪湖投資控股約20%、立訊約16%、管理層/員工平臺(瑞創)約11%,另有青島五道口、問鼎投資、安徽省系資金與多地城投等分列其後——這是一個典型的「三角支點」結構:地方國資穩盤、產業資本賦能、管理層平臺保障執行。

分析指出,這套結構的優點是穩,缺點也可能是穩。

尤其當公司進入「更需要進攻、更需要快」的新能源與智能化賽道時,任何一端的猶疑,都可能導致策略遲滯與估值折價。

為了衝刺這次IPO,奇瑞近兩三年裏的業績衝得非常猛。

不過,雖然近三年來公司的營收、淨利實現 「火箭式」增長,但奇瑞的大部分收入依舊來自燃油車,其新能源車銷量滲透率仍落後於行業平均水平以及主要競爭對手。

2025年第一季度,奇瑞新能源汽車毛利率僅為5.7%,這一數字不僅遠低於同樣在港上市的零跑、理想、小鵬等,而且其資產負債表的高壓力,加上未來數年持續高投入週期,也可能導致其在二級市場的孖展困難進一步加劇。

衆所周知,以「出口一哥」聞名的奇瑞,海外業務正是撐起估值想象力的關鍵。

但外部環境如各國關稅等問題引起波動進而惡化,而國內新能源競爭又趨白熱化時,估值的安全邊際就需要靠高毛利產品與品牌溢價來重建——這正是奇瑞當前的短板:15萬元以下的主戰場、星途等高端品牌仍未充分放量。

總而言之,對奇瑞以及尹同躍來說,今天的市值與身價只是「被拱上來的」;反之,一旦利潤質量不達預期、海外承壓、再孖展陰影抬頭,那麼「上市高光」後很有可能接下來上演「高臺跳水」?這是一大疑問!

3

功夫拍案

對尹同躍而言,身價的兌現已成定局,但股價的兌現纔剛開考。

但上市首日表現,多少令投資者失望。不過,奇瑞也在試圖向外界講好新能源故事。從前年開始,尹同躍幾乎在重要場合就高喊:奇瑞,不客氣了!

故事講得很好,口號喊得很響,IPO任務也完成了。接下來,尹同躍及其掌舵的奇瑞,還有多大想象空間呢?

點擊圖片,直接看往期精選文章

歡迎點擊關注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