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信達證券發佈研報稱,根據醫藥魔方統計,2025年1-8月國內創新藥孖展金額77.5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89%,其中二級市場孖展金額51.35億美元,同比增長約304%;國內創新藥孖展已經開始觸底回升,其中港股回暖和BD出海發揮重要作用。CDMO公司普遍海外收入佔比較高,2024年以來海外投孖展需求已經率先修復,新簽訂單已經開始改善,逐步轉化到2025年的報表層面,2025年上半年延續良好的訂單趨勢。受益於多肽、ADC等新分子需求旺盛,CDMO龍頭普遍已經開始佈局這些新興賽道,帶動相關業務實現不斷高增長。
信達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CXO整體供需關係改善,市場景氣度正在修復
需求側:CXO行業本質上屬於「賣水人」商業模式,其景氣度和生物醫藥行業投孖展高度相關。根據醫藥魔方統計,2025年1-8月海外創新藥孖展金額達到226億美元,同比下降約36%;降息預期延後導致海外孖展情況略有回落,隨着聯儲局降息重啓,海外孖展情況有望修復。根據醫藥魔方統計,2025年1-8月國內創新藥孖展金額77.5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89%,其中二級市場孖展金額51.35億美元,同比增長約304%;國內創新藥孖展已經開始觸底回升,其中港股回暖和BD出海發揮重要作用。
供給側:2023年以來CXO行業開始進入收縮週期,隨着行業需求復甦,龍頭公司有望重新進入擴張週期,例如藥明康德預計2025年資本開支達到70-80億元,藥明生物預計2025年資本開支約為53億元,均同比2024年有顯著提升,展現出龍頭公司對於市場需求修復的信心。和龍頭公司相比,中小CXO公司將面臨更大競爭壓力,行業週期底部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有望陸續逐步退出市場,行業競爭格局有望向頭部集中。
CDMO:佈局新興賽道,高景氣度持續
2024年Q4以來CDMO龍頭公司業績普遍開始邊際改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1)CDMO公司普遍海外收入佔比較高,2024年以來海外投孖展需求已經率先修復,新簽訂單已經開始改善,逐步轉化到2025年的報表層面,2025年上半年延續良好的訂單趨勢;2)CDMO商業模式獨特,龍頭公司普遍擁有豐富的項目儲備和完整的漏斗結構,項目管線自帶放大邏輯,即便階段性新籤項目數量面臨挑戰,但是現有項目的推進同樣可以帶動業績增長;3)受益於多肽、ADC等新分子需求旺盛,CDMO龍頭普遍已經開始佈局這些新興賽道,帶動相關業務實現不斷高增長,以藥明康德的TIDES業務和藥明合聯的ADC業務最為典型。
CRO:下游需求復甦在即,拐點可期
與CDMO龍頭公司不同,CRO龍頭公司業績持續分化,部分公司已經開始回暖,推測主要與自身業務特點或經營週期有關。從季度趨勢來看,2025年Q2業績整體處於改善過程中,尤其是從利潤端來看,絕大多數公司已經實現扭虧為盈。儘管很多CRO公司業績依然承壓,但是訂單作為前瞻指標已經先行改善,2025年上半年大部分CRO公司的訂單情況同比2024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2025年以來實驗用猴價格略有上漲,這或許預示着臨牀前CRO需求即將復甦,實驗用猴屬於緊缺資源,掌握實驗用猴資源的CRO龍頭公司值得重點關注。人工智能(AI)的應用,可以賦能新藥研發各個環節,縮短研發週期,降低研發成本,提升研發效率,國內CRO龍頭公司普遍已經佈局AI+醫藥研發。
建議關注標的
參考iFind一致預期,目前大部分CXO龍頭公司PS估值處於5-10倍區間,PE估值處於20-50倍區間,綜合主營業務特點、公司經營趨勢、估值合理性等多重考慮,篩選出其中有代表性的10家公司,建議重點關注藥明康德(02359)、藥明生物(02269)、藥明合聯(02268)、康龍化成(03759)、凱萊英(06821)、昭衍新藥(06127)、普洛藥業(000739.SZ)、皓元醫藥(688131.SH)、陽光諾和(688621.SH)、普蕊斯(301257.SZ)等。
1)藥明康德:TIDES業務有望持續高增長;2)藥明生物:項目儲備充足,PPQ項目進入收穫期;3)藥明合聯:偶聯藥物市場需求高景氣度持續;4)康龍化成:前端CRO降息受益,後端CMC持續轉化;5)凱萊英:新興業務有望成為高增長引擎;6)昭衍新藥:下游需求正在復甦,擁有實驗用猴緊缺資源;7)普洛藥業:CDMO業務有望持續超預期;8)皓元醫藥:以ADC為特色,後端訂單趨勢良好;9)陽光諾和:CRO業務展現韌性,創新研發轉型堅定;10)普蕊斯:下游需求復甦,AI賦能降本增效。
風險因素
創新藥投孖展不及預期的風險;新簽訂單不及預期的風險;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地緣政治和關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