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彭博社當地時間 24 日報道,在先後獲得軟銀、美國政府及英偉達的投資後,陳立武執掌的英特爾並未停下尋求外部支持的腳步,目前正與多家公司接觸,以推動更多外部資金注入及合作項目落地,其中與前大客戶蘋果的談判尤為引人關注。
英特爾已就接受蘋果投資事宜與對方接洽,同時雙方也在探討深化合作的可能,不過消息人士透露,相關談判仍處於早期階段,最終未必能達成正式協議。
從合作方向來看,若英特爾與蘋果後續能推進夥伴關係,大概率將聚焦半導體合同製造領域,考慮到蘋果與臺積電在先進製程上的深度綁定,蘋果更可能成為英特爾先進封裝業務的代工客戶。
回溯雙方過往合作,蘋果曾長期採用英特爾為 Mac 設計的芯片,但自 2020 年起逐步過渡到自研 Apple 硅芯片,轉而依賴臺積電代工;此前雙方還曾合作開發 5G 調制解調器芯片,試圖擺脫對高通技術的依賴,無奈因英特爾未能造出符合蘋果標準的產品,合作最終告吹,英特爾後續也退出調制解調器芯片業務,並將該業務出售給蘋果,這一歷史背景也讓當前合作的具體形態更受關注。
市場普遍認為,蘋果為產品改回使用英特爾芯片的可能性極低,未來即便合作,或也僅涉及部分組件由英特爾製造。
在此之前,英特爾已獲得多筆關鍵投資:今年 8 月,美國政府購入英特爾 9.9% 股份,以加速其在俄亥俄州的製造計劃;此後,英偉達投資 50 億美元用於英特爾 PC 及數據中心芯片業務,日本軟銀也投入 20 億美元。
但即便有這些資金支撐,英特爾當前仍面臨多重困境:不僅失去了技術領先地位,市場份額還被AMD等競爭對手侵蝕,更關鍵的是,在AI 熱銷的浪潮中,英特爾未能實現重大突破,該領域目前仍由英偉達佔據主導。
為扭轉局面,英特爾今年早些時候已宣佈裁員 15%,並取消了計劃在歐洲建造的工廠,此次積極接洽包括蘋果在內的企業,也被視作其振興業務的重要舉措。
消息傳出後,資本市場反應分化:當地時間週三,英特爾股價上漲 6.4%,收於 31.22 美元;蘋果股價則微幅下跌,收於 252.31 美元。
對於雙方談判及潛在合作,英特爾發言人拒絕置評,蘋果方面也未作出回應。整體來看,若英特爾與蘋果能達成合作,將成為英特爾轉型努力的重要驗證,但考慮到雙方過往合作的波折、蘋果現有供應鏈佈局及英特爾自身的業務挑戰,這一合作的推進仍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後續進展值得持續關注。
本文作者:jh
記得星標微信公衆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幹貨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