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胰島素注射液產業:集採、醫保、基藥「三連擊」

中研網
09/28

【卷首語】

「當一位外賣騎手在配送箱裏掏出胰島素筆給自己打針時,沒有人再覺得這是一件稀奇事。糖尿病正在從‘老年病’變成‘時代病’,而胰島素注射液,也從醫院病房走到了寫字樓、校園、甚至直播間。」

過去一年,胰島素三次衝上熱搜:第一次是「第六批國採落地」,第二次是「周製劑胰島素完成III期臨牀」,第三次是「AI劑量推薦系統進入醫院收費目錄」。每一次熱搜背後,都是一條產業鏈的暗流湧動。作為連續七年蹲守糖尿病賽道、累計走訪兩百餘家醫院、替客戶拆解過上百萬條處方數據的中研普華研究團隊,我們把最新出爐的《2025-2030年胰島素注射液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裏最值得咀嚼的觀點,熬成這篇「人話版」評論。不為別的,就想讓正在讀文章的您——無論是MNC市場總監、Biotech創始人、還是潛伏賽道的VC/PE——都能在短短十分鐘內,聽懂這針「透明液體」里正在翻滾的巨浪,順帶把「種草」帶回家。

一、為什麼今天必須重新「看」胰島素?

1. 熱搜體質:一條「騎手打針」視頻引爆全民焦慮

今年世界糖尿病日,一條「外賣騎手等紅燈時打胰島素」的短視頻刷屏。評論區裏,有人心疼,有人科普,更多人問:「在哪能買到筆?貴不貴?能不能報銷?」

中研普華在長三角某三甲醫院門口蹲守發現,視頻爆火後一週,內分泌科門診量環比大增,其中首次就診的「年輕面孔」佔比顯著提高。看似「情緒流量」,實則是「認知破冰」——胰島素正在從「最後手段」變為「首選武器」。

2. 政策暗線:集採、醫保、基藥「三連擊」

第六批國採落地,三代胰島素類似物價格「腳踝斬」;新版基藥目錄把預填充筆納入「標配」;地方醫保相繼提高門診報銷比例,居民醫保也能報銷七成以上。

一句話:國家幫患者「砍價」,也幫產業「放量」。中研普華在報告裏提醒:2027年前,拿不到集採身份的新玩家,基本失去醫院入場券;拿不到醫保代碼的老產品,只能去零售市場「內卷」。

3. 技術拐點:從「一天兩針」到「一週一針」

周製劑Icodec胰島素遞交上市申請,把注射頻次從「日」變「周」;智能胰島素泵接入醫院HIS,醫生遠程就能調劑量;AI劑量推薦軟件進入廣東醫保收費目錄,開一次收費近百元。

我們在上海張江看到,某Biotech把「胰島素+GLP-1」做成雙靶點複方,一支筆解決「降糖+減重」,臨牀試驗入組速度創紀錄。中研普華判斷:2029年前,國內將誕生首款「國產周製劑」,重構長期用藥市場。

二、供給側:當「降價」遇上「升級」

1. 產能地圖:東部「高精尖」,中西部「量大利薄」

長三角聚集跨國藥企區域總部,三代類似物產線全程自動化,一支筆從灌裝到貼標只要幾分鐘;中西部傳統二代胰島素基地,靠規模換利潤,一支成本可以做到「白菜價」,但毛利率也被壓到「刀片薄」。

中研普華用「成本曲線—技術梯度—渠道縱深」三維模型測算:未來五年,三代類似物產能缺口將持續擴大,提前拿到FDA/EMA聯合認證的車間,將成為「印鈔機」。

2. 技術路線:類似物、周製劑、閉環系統「三重奏」

- 類似物:甘精、門冬、賴脯三大陣營,集採後價格「腳踝斬」,但仍是「現金牛」。

- 周製劑:Icodec、Efsitora雙雄對決,誰率先上市,誰就能拿下「一年打五十二針變十二針」的增量市場。

- 閉環系統:胰島素泵+動態血糖監測(CGM)+AI算法,把「人工調糖」變「自動駕駛」,醫院願意採購,患者願意付費。

中研普華在報告裏提醒:只做「液體」不夠,必須把「筆+泵+算法」做成生態,才能跳出「集採殺價」泥潭。

3. 成本結構:冷鏈、包材、原料藥「三座大山」

冷鏈運輸成本佔終端售價近一成;預填充筆的進口彈簧、針頭、玻璃套筒,被歐洲供應商「卡脖子」;原料藥雖實現國產,但高端輔料仍靠進口。

我們在蘇州看到,某本土龍頭把「筆殼」從塑料升級成可降解材料,成本只增加不到一杯奶茶錢,卻能讓醫院綠色採購評分加分,順利進入集採備選。中研普華提出「降本三件套」:上游聯合鎖價、中游工藝革新、下游綠色溢價,把「成本」變「投資」。

三、需求側:三條「暗流」正在改寫市場容量

1. 患者結構:年輕化、肥胖化、城市化的「三化共振」

過去糖尿病住院患者平均年齡在六十歲以上,如今四十歲以下佔比快速上升;肥胖型T2DM成為主流,胰島素起始劑量比傳統患者高出一截;城市白領、外賣騎手、直播主播,成為「新三高」人羣。

中研普華在臨牀調研中發現:年輕患者更願意為「無痛針頭」「隱藏筆型」買單,也願意嘗試「周製劑+APP管理」套餐,客單價明顯高於老年患者。

2. 支付結構:醫保+商保+自費「三駕馬車」

醫保集採保「基本」,商保開始把「周製劑」納入特藥目錄,自費市場願意為「智能泵+AI管理」付溢價。

我們在深圳看到,某商業保險把「胰島素泵+CGM+線上醫生」打包成年費套餐,用戶續費率遠高於行業均值。中研普華判斷:2028年起,商保+自費將貢獻胰島素相關市場近半收入,單純靠醫保走量的企業,只能賺「加工費」。

3. 場景結構:醫院+零售+線上「三端融合」

醫院保量,零售保利潤,線上保教育。抖音、小紅書成為「胰島素科普」主陣地,醫生KOL一條視頻能讓品牌搜索指數翻數倍;京東阿里健康把「冷鏈到家」做成「次日達」,解決患者最後一公里痛點。

中研普華提醒:未來競爭不再是「一支針」,而是「一條服務鏈」,誰把「處方+冷鏈+隨訪」做成閉環,誰就擁有定價權。

四、競爭格局:從「外資鐵三角」到「國產三劍客」

1. 外資:諾和諾德禮來賽諾菲「守高端」

三大巨頭把控醫院高端市場,靠專利壁壘+學術推廣+醫保準入「三板斧」。集採降價後,他們把資源投向「周製劑+閉環系統」,用創新換溢價。

但他們的軟肋是「本土化慢」。國產周製劑一旦上市,價格腰斬,外資只能退守超高端。

2. 國產:甘李、通化東寶、聯邦「農村包圍城市」

本土三劍客靠「生物類似藥+集採+基層覆蓋」逆襲,縣級醫院滲透率遠高於外資。

中研普華在報告裏指出:誰先把「周製劑+智能筆+數字療法」做成一站式解決方案,誰就能在2027年完成「品牌上行」,從「集採價」跳到「溢價區」。

3. 新勢力:Biotech+醫療器械+AI公司「組團開黑」

Biotech出分子,器械廠出泵,AI公司出算法,三方合資、共享IP、鎖量銷售。

我們在成都看到,某Biotech與血糖儀龍頭成立合資公司,胰島素泵還沒上市,就被醫院提前鎖定採購量。中研普華判斷:2029年前,行業將迎來「跨界併購潮」,藥品、器械、數據、服務「四位一體」的新龍頭將誕生。

五、未來五年:五大「確定性」趨勢

1. 周製劑爆發:從一年365針到52針,再到「一月一針」超長效,注射頻次每降一次,市場容量就翻一倍。

2. 閉環生態:泵+CGM+算法,把「人工調糖」變「自動駕駛」,醫院、商保、患者三方都願意付費。

3. 綠色溢價:無針注射、可降解筆、低溫物流減碳,綠色指標將成為集採評分項,沒有「雙碳」標籤,只能低價陪跑。

4. 縣域下沉:集採+醫共體+遠程會診,讓縣級醫院也能開三代胰島素,國產企業憑成本優勢「農村包圍城市」。

5. 數據變現:血糖數據、用藥數據、生活方式數據,將衍生出保險、營養、運動、心理諮詢四大增值服務,藥品利潤後置,數據利潤前置。

六、中研普華「種草」時刻:寫給決策者的三句話

1. 別再問「胰島素還能不能降價」,要問「周製劑什麼時候上市」——頻次革命纔是增量入口,價格戰只能搶存量。

2. 別再只盯「一支針」,要把「泵+算法+服務」做成生態——集採殺不死生態,只會把單品的利潤逼到後臺。

3. 別再單打「一條產線」,要去「共研+鎖量+鎖數據」——醫院、商保、平臺都在找「閉環合夥人」,誰先綁定,誰就拿到十年的「複利門票」。

【尾聲】

「當一位母親在凌晨兩點用手機遠程幫兒子調胰島素劑量,當一位外賣騎手在等紅燈時完成一週一次的注射,當一位醫生在雲端同時管理上千名患者的血糖曲線——這一刻,胰島素不再只是藥品,而是數字時代的生活方式。」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願做您手中的「隱形針頭」,用七年一線調研、兩百餘家醫院、上千萬條處方數據,把最硬核的研究,變成您最柔軟的決策靠背。

中研普華依託專業數據研究體系,對行業海量信息進行系統性收集、整理、深度挖掘和精準解析,致力於為各類客戶提供定製化數據解決方案及戰略決策支持服務。通過科學的分析模型與行業洞察體系,我們助力合作方有效控制投資風險,優化運營成本結構,發掘潛在商機,持續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若希望獲取更多行業前沿洞察與專業研究成果,可參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25-2030年胰島素注射液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該報告基於全球視野與本土實踐,為企業戰略佈局提供權威參考依據。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