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全球第三代半導體行業處於結構調整與需求分化的關鍵階段。從運營能力維度看,不同市場上市公司呈現顯著差異:A股及港股企業依託國內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等下游需求支撐,多數公司應收賬款與存貨規模合理增長,經營現金流改善;美股企業則受行業價格競爭加劇、戰略調整影響,部分企業資產負債率高企、現金流承壓。整體而言,行業運營能力分化明顯,具備技術壁壘與產能優勢的企業更易在競爭中突圍。
應收增速分化:A股/港股匹配擴張,美股需求疲軟顯壓力
從應收賬款規模及變動來看,A股、港股第三代半導體公司呈現「頭部穩定、中小波動」的特徵。天嶽先進2025年中報應收賬款達5.19億元,同比增長42.9%,主要因8英寸碳化硅襯底批量交付下游國際客戶,信用週期合理延長;華潤微應收賬款17.53億元,同比增長26.0%,與其汽車電子、AI服務器電源產品出貨量提升相匹配,且客戶多為行業龍頭,回款風險較低。
部分公司應收賬款增速較快,芯聯集成應收賬款13.93億元,同比增長45.8%,主要系車載功率模組批量交付,下游車企賬期較長;英諾賽科應收賬款4.97億元,同比增長74%,受益於氮化鎵產品在數據中心、人形機器人領域突破,新增客戶訂單帶動應收規模擴大。而露笑科技、東尼電子應收賬款增速相對平緩,分別為13.1%、-38.3%,反映出其業務聚焦傳統領域,需求增長較為穩定。
從應收賬款管理效率看,頭部公司表現更優。斯達半導憑藉車規級IGBT模塊的高客戶粘性,應收賬款週轉效率行業領先;三安光電通過優化客戶結構,應收賬款增速(4.2%)低於營業收入增速(17.03%),運營效率持續改善。
2025年上半年,美股第三代半導體公司應收賬款增速普遍放緩,反映出全球市場需求疲軟。英飛凌應收賬款158.02億元,同比增長1.4%,主要因公司在汽車電子領域訂單增長放緩,且加強應收賬款回收管理;意法半導體應收賬款96.97億元,同比下降21.9%,受半導體行業庫存調整影響,下游客戶採購需求減弱,應收規模同步收縮。
安森美半導體應收賬款66.45億元,同比增長3.1%,主要因公司SiC產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仍有訂單增長,但整體營收下滑導致應收增速受限;納微半導體應收賬款0.89億元,同比下降45.8%,受中國市場關稅政策與消費電子需求疲軟影響,訂單減少帶動應收規模大幅下降。Wolfspeed應收賬款11.23億元,同比增長19.3%,但公司已申請破產保護,應收賬款回收風險極高。
17家第三代半導體上市公司應收賬款特徵總結
整體看,A股/港股公司應收賬款增長總體健康,頭部公司效率更優,成長型公司需警惕客戶集中度過高帶來的回款風險。美股公司行業週期底部特徵明顯,應收規模收縮或低增,Wolfspeed破產案例提示應收賬款管理需結合客戶信用風險動態評估。
庫存結構對比:A股/港股週轉健康,美股減值風險高企
2025年上半年,A股、港股公司存貨規模隨產能擴張與訂單增長同步上升,但多數企業存貨週轉保持健康。天嶽先進存貨10.51億元,同比增長6.9%,主要因上海臨港工廠產能釋放,8英寸碳化硅襯底備貨增加,且存貨以原材料與在產品為主,產品迭代風險低;華潤微存貨21.34億元,同比增長10.9%,與其MOSFET、IGBT產品在汽車電子領域的批量出貨相匹配,存貨結構中成品佔比不足30%,減值風險可控。
部分公司存貨管理成效突出,士蘭微存貨37.82億元,同比增長2.6%,低於營業收入20.14%的增速,主要因公司優化生產計劃,推進精益生產,存貨週轉效率提升;芯聯集成存貨23.89億元,同比增長15.9%,但通過「以銷定產」模式,存貨週轉天數同比下降5天,庫存變現能力增強。而東尼電子存貨6.45億元,同比增長16.1%,受半導體業務未大規模量產影響,存貨中成品佔比偏高,需關注後續產品銷售進展。
美股公司普遍面臨存貨高企與減值壓力,反映出行業去庫存週期尚未結束。安森美半導體存貨149.61億元,同比下降7.5%,但存貨週轉天數同比增加12天,主要因產能利用率不足,庫存消化速度放緩;意法半導體存貨234.74億元,同比增長15.0%,受汽車電子業務庫存調整影響,成品存貨佔比上升,公司已計提部分存貨減值。
納微半導體存貨1.08億元,同比下降40.8%,但因SiC業務受關稅衝擊,計提300萬美元存貨減值,存貨變現能力弱化;Wolfspeed存貨34.82億元,同比增長32.5%,公司因經營不善導致產能閒置,存貨積壓嚴重,減值風險極大。英飛凌存貨339.46億元,同比下降1.1%,憑藉較強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存貨規模基本穩定,減值風險相對較低。
綜合看,A股、港股企業憑藉「產能即訂單」的確定性,存貨雖增但結構安全、週轉向好;美股公司仍處於去庫存中段,存貨高企疊加需求疲軟,減值風險將持續考驗盈利。
17家第三代半導體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及存貨表現(單位:萬元;幣種:人民幣,下同;數據來源:同花順)
現金流南北極:A股/港股快速回血,美股普遍承壓
2025年上半年,受益於下游需求回暖與產品結構優化,A股、港股多數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實現正向流入,盈利質量顯著提升。聞泰科技經營現金流淨額42.61億元,同比增長61.3%,主要因半導體業務(安世半導體)在汽車、工業領域出貨量增長,疊加產品集成業務資產剝離,現金流狀況大幅改善;士蘭微經營現金流淨額3.32億元,同比增長194.2%,且同比扭虧為盈,得益於公司IDM模式優勢凸顯,IGBT、SiC產品營收增長帶動現金回款。
天嶽先進經營現金流淨額2.89億元,同比由負轉正,主要因8英寸碳化硅襯底量產帶來收入增長,且收到英飛凌、東芝電子等國際客戶的預付款;芯聯集成經營現金流淨額9.81億元,同比增長77.1%,受益於模組封裝業務放量,車規功率模塊批量交付帶動現金流入。部分公司仍面臨現金流壓力,露笑科技經營現金流淨額1.39億元,同比雖有改善,但受高空作業設備業務回款週期影響,現金流規模相對較小;東尼電子經營現金流淨額1.05億元,同比下降65.6%,主要因光伏業務收縮,新能源業務仍處投入期。
2025年上半年,受行業下行週期與價格競爭影響,美股公司經營現金流普遍承壓。安森美半導體經營現金流淨額56.38億元,同比下降9.9%,主要因營收下滑與毛利率下降,現金回款能力減弱;意法半導體經營現金流淨額66.56億元,同比下降48.6%,受汽車業務疲軟與重組成本增加影響,現金流狀況顯著惡化。
納微半導體經營現金流淨額-1.77億元,同比雖有改善,但仍為負,主要因公司戰略收縮消費電子業務,高毛利業務尚未放量;Wolfspeed經營現金流淨額-23.87億元,同比略有改善,但持續大規模虧損導致現金流緊張,成為其申請破產的重要原因。僅英飛凌經營現金流淨額92.29億元,同比增長98.1%,憑藉多元化產品佈局與成本控制,現金流狀況相對穩健。
分析發現,2025年中報現金流已清晰勾勒出「中國產能落地、需求兌現」與「歐美去庫存、價格廝殺」的兩條曲線。A股、港股企業只要產品真正進入汽車、工業或海外功率器件供應鏈,現金迴流即顯著提速;反之,業務仍停留在傳統環節或尚未放量的公司,現金流改善有限。美股方面,除英飛凌外,普遍需等待庫存出清、價格企穩後纔有現金修復空間,Wolfspeed的破產更提示現金流持續為負的企業將面臨生存考驗。
17家第三代半導體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單位:萬元,數據來源:同花順)
現金儲備格局:A股/港股充裕擴產,美股分化顯生死線
A股、港股公司期末現金及等價物餘額普遍充足,為後續研發投入與產能擴張提供堅實保障。天嶽先進期末現金15.33億元,同比增長67.5%,主要因H股上市募資到位,資金儲備充裕,可支撐12英寸碳化硅襯底技術研發與產能擴建;三安光電期末現金77.73億元,同比增長2.7%,雖現金規模略有增長,但仍保持行業較高水平,為重慶8英寸碳化硅項目與Mini/MicroLED業務拓展提供資金支持。
華潤微期末現金89.37億元,同比增長6.1%,現金儲備充足,可滿足12英寸晶圓生產線爬坡與第三代半導體研發需求;聞泰科技期末現金56.99億元,同比下降9.1%,主要因出售產品集成業務資產,資金用於半導體業務研發與產能投入,現金儲備仍可支撐臨港12英寸晶圓廠建設。部分中小公司現金儲備相對有限,捷捷微電期末現金4.47億元,同比增長15.8%,需通過孖展進一步補充資金,以推進SiC芯片產線建設。
美股公司現金儲備呈現顯著分化,頭部企業資金充裕,而中小公司資金鍊面臨壓力。英飛凌期末現金95.19億元,同比下降31.6%,主要因公司加大股票回購與研發投入,但現金儲備仍可支撐業務發展;意法半導體期末現金-11.83億元,同比由正轉負,受存貨減值與重組費用影響,資金狀況惡化。
安森美半導體期末現金181.33億元,同比增長11.7%,現金儲備相對充足,可支撐SiC技術研發與產能調整;納微半導體期末現金11.56億元,同比增長42.0%,通過股權孖展補充資金,短期內資金鍊無憂;Wolfspeed期末現金44.81億元,同比下降31.2%,但公司已申請破產,現金儲備僅能滿足短期償債需求。
充裕的期末現金正成為A股、港股公司加速擴產與技術迭代的核心競爭力;美股方面,除英飛凌、安森美尚能兼顧回購與研發外,其餘企業現金流惡化已直接觸發破產或被迫孖展。行業分水嶺愈發清晰——「有現金才能穿越週期,缺現金則寸步難行」。
17家第三代半導體上市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單位:萬元,數據來源:同花順)
槓桿安全墊:A股/港股穩健可控,美股極端冰火
A股、港股公司資產負債率整體處於合理區間,多數企業槓桿水平穩健,財務風險可控。華潤微資產負債率16.6%,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主要因公司盈利積累帶動淨資產增長,且無重大有息負債,財務結構健康;斯達半導資產負債率33.6%,同比上升5.5個百分點,因公司新建6英寸SiC芯片產線適度增加負債,但負債以長期借款為主,償債壓力較小。
部分公司資產負債率同比優化,天嶽先進資產負債率30.8%,同比上升4.3個百分點,主要因H股上市前短期孖展增加,但上市後權益資金補充,槓桿率有望逐步下降;芯聯集成資產負債率40.6%,同比下降12.9個百分點,得益於公司減虧增收,淨資產增長疊加有息負債減少,財務狀況顯著改善。而英諾賽科資產負債率54.3%,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雖仍處於較高水平,但公司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權益資金增加,負債壓力有所緩解。
美股公司資產負債率整體高於A股、港股企業,部分公司因經營不善導致槓桿率飆升,財務風險加劇。Wolfspeed資產負債率95.2%,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公司大規模舉債擴張產能,但產品價格下跌與需求疲軟導致償債能力喪失,最終申請破產;納微半導體資產負債率13.5%,同比上升1.9個百分點,因股權孖展增加,負債規模相對較小,財務風險可控。
安森美半導體資產負債率39.35%,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負債以長期借款為主,償債壓力相對平緩;意法半導體資產負債率29.4%,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通過優化負債結構,槓桿率略有下降;英飛凌資產負債率40.9%,同比持平,公司財務結構穩健,負債規模與經營規模匹配,無重大償債風險。
A股、港股公司憑藉盈利積累、權益孖展雙輪驅動,整體保持「穩健+改善」態勢;美股除三大龍頭外,高槓杆擴張失敗案例(Wolfspeed)凸顯技術賽道同樣遵循「現金流-負債」鐵律——槓桿率一旦脫離基本面,需求波動即可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17家第三代半導體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單位:萬元,數據來源:同花順)
運營能力總結:區域分化明顯,效率決勝未來
應收賬款與存貨管理:A股、港股公司表現更優,多數企業應收賬款增速與營收增速匹配,存貨隨產能釋放合理增長,且週轉效率較高;美股公司受行業需求疲軟與庫存調整影響,應收賬款增速放緩,存貨積壓與減值風險突出,尤其Wolfspeed、納微半導體等企業,運營效率顯著低於A股、港股頭部公司。
現金流與現金儲備:A股、港股公司依託國內下游需求支撐,經營現金流普遍改善,現金儲備充足,可支撐研發與產能擴張;美股公司除英飛凌外,多數企業經營現金流承壓,部分公司需通過孖展補充資金,Wolfspeed更是因現金流斷裂申請破產,資金鍊穩定性遠不及A股、港股企業。
資產負債率與財務風險:A股、港股公司資產負債率整體較低,財務結構穩健,華潤微、斯達半導等企業槓桿率較低,無重大財務風險;美股公司部分企業槓桿率高企,Wolfspeed資產負債率超95%,財務風險急劇爆發,整體財務健康度低於A股、港股市場。
17家第三代半導體上市公司運營能力(數據來源:同花順)
A股、港股公司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AI服務器等下游需求驅動下,運營能力整體穩健,應收賬款與存貨管理效率較高,經營現金流改善,現金儲備充足,資產負債率合理,具備持續發展的基礎。其中,天嶽先進、華潤微、士蘭微等頭部企業,憑藉技術壁壘與產能優勢,運營能力處於行業領先水平,未來有望在第三代半導體國產化進程中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美股公司受全球行業價格競爭加劇、需求疲軟與戰略調整影響,運營能力分化顯著。英飛凌、安森美半導體等頭部企業憑藉多元化佈局與技術積累,運營相對穩健;而Wolfspeed、納微半導體等企業因產能擴張激進、產品競爭力不足,陷入經營困境,運營效率與財務健康度遠不及A股、港股頭部公司,未來需通過戰略收縮與技術突破改善運營狀況。
整體看,第三代半導體行業正從「技術突破」進入「運營效率決勝」階段。A股/港股公司需平衡技術投入與現金流安全,美股巨頭則通過規模效應與資本回報鞏固優勢。未來2年,SiC產能爬坡與庫存去化將是決定企業生死的關鍵分水嶺。
(校對/鄧秋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