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融監管總局公佈的信息顯示,2024年,交強險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參保機動車數量達3.72億輛,同比增長4.2%。其中,汽車參保數量共計3.34億輛,同比增長5%。
風險保障方面,2024年交強險保障金額達74.3萬億元,同比增長4.2%;賠付支出2262.8億元,同比增長11.6%。
2024年,交強險保費收入2710.6億元,同比增長4.2%。車均保費基本平穩,當年交強險車均保費762.5元,同比上升0.3%。
從經營情況看,2024年交強險承保虧損152.7億元,分攤投資收益46.2億元,提取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11億元;截至2024年末,累計提取救助基金302億元。
交強險全稱為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自2006年7月開辦,現為涉及面最廣、關注度最高的保險業務。
2020年9月,交強險在車險綜合改革中進行了改革,交強險責任限額從12.2萬元提高到20萬元,費率浮動係數浮動上限保持不變,下浮則由原來最低的-30%擴大到-50%,對未發生賠付消費者的費率優惠幅度加大。
根據梳理2015年至今交強險經營情況,其中承保盈利共計4年(2017-2020年),其餘時間為虧損。
2015年:承保虧損49億元
2016年:承保虧損22億元
2017年:承保盈利0.8億元
2018年:承保盈利51億元
2019年:承保盈利82億元
2020年:承保盈利128億元
2021年:承保虧損44億元
2022年:承保虧損22億元
2023年:承保虧損107.8億元
2024年:承保虧損152.7億元
交強險有着極高的承保範圍和賠付成本。
交強險幾乎覆蓋了所有道路上的機動車。大量高風險車輛(如老舊貨車、頻繁使用的營運車輛等)也被強制納入,這些車輛的出險率和賠付金額遠高於平均水平。
只要發生事故,無論被保險人是否有責任,交強險都要在責任限額內對第三方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進行賠付。這意味着大量在商業險中會被拒賠的案例(例如自家全責事故),交強險都必須賠。
而且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人身損害賠償的司法實踐標準逐年提高(如城鎮/農村居民死亡賠償金、傷殘賠償金、撫養費、醫療費用等)。這筆支出是交強險賠款中的大頭,且剛性增長。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相關工作組介紹,交強險賠付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隨着車輛使用強度、維修成本、承保結構等原因的變化而變化。
2024年賠付成本上漲,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響。
一是機動車使用強度增加。根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2024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年完成公路貨運貨物週轉量76848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3.9%;全年完成公路人員流動量592.90億人次,比上年增長4.8%。公路運輸持續發展,用車頻率增強,2024年交強險提供保險保障同比增長4.2%,立案件數4787.7萬件,同比增長6.6%。
二是交通事故維修成本和人身損害賠償標準逐年上漲。一方面,事故車維修零配件價格和工時成本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另一方面,保險行業落實統一城鄉居民人身損害賠償標準有關文件要求,人身損害賠償標準逐年增長,對交強險賠付成本的上升造成一定影響。
三是新能源車佔比持續提升。2024年新能源車保有量達到3140萬輛,佔汽車總量的8.9%,佔比提升近3個百分點。根據中國精算師協會、中國銀行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公司發佈的新能源車險2024年有關賠付信息,2024年我國保險行業承保新能源汽車承保虧損57億元,呈現連續虧損。
據悉,在提供交強險保障的同時,保險業積極行動,充分運用重大災害車輛損失查勘互認、無差別救援等有效機制,全力做好重大災害事故應對工作,切實服務道路交通安全和社會穩定大局。
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指導保險業進一步提高交強險保障能力,提升交強險服務質效,更好發揮保險業的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