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郵儲中收大反彈,有什麼啓示?

輕金融
09/24

上半年,國有行的中收增量來源不一:農行中行主要靠零售業務帶動,郵儲對公增速高,建行則靠資金資管業務拉動。僅工行、交行的中收仍在下降。

· 來源:輕金融 作者:尚志科

利率環境下,中間業務收入是銀行應對息差收窄、實現高質量發展、輕資產轉型的關鍵。經過前幾年的持續收縮,2025年上半年,國有行的中間業務收入終於迎來久違的整體正增長。

各家銀行的中收靠什麼實現正增長?在開拓中收上又有哪些新的趨勢?輕金融詳細梳理各家銀行2025年半年報,試圖找到背後的啓示。

一、國有行中收格局分化

第一個分化是國有行與股份行之間。據輕金融統計,上半年,6家國有行的中間業務收平均增幅達到了5.28%,輕資產輕資本轉型成效明顯。相比之下,股份行中收平均下降了1.61%。

具體來看,上半年6家國有行中有4家銀行的中收正增長,佔比2/3。其中,農行、郵儲銀行增幅均超過了10%,中行的中收增幅也超過了9%。9家A股上市股份行中,5家中收出現減少。其中,中信銀行興業銀行中收增幅居前,但增幅都較低。可以發現,相比國有行,股份行的整體中收還未企穩。

另一個分化是國有行之間。農行、郵儲銀行、中行這三家銀行的中收增幅較高,對非息、對營收的拉動效果更加顯著。同時,交行、工行的中收仍在下降。

從各板塊中收規模看,工行對公業務創造的中收規模達到了429億元,與同業相比遙遙領先;建行、農行零售業務中收規模均超過了270億元。

從零售金融業務中收佔比看,交行佔比超60%,農行佔比超52%,工行、中行佔比低於40%。

上半年,農行、中行零售業務創造的手續費收入,同比增幅較高,其中農行增幅接近20%,中行增幅超過了23%。也就是說,上半年這兩家銀行的零售金融表現更好,實現的中收拉動明顯。

從手續費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看,建行、工行、交行都超過了15%。

二、各家國有行中收特色

1、農行:代理業務收入高增長,零售業務佔比提升明顯

2025年上半年,農行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514.41億元,同比增長10.1%。其中一大亮點是,農行的代理業務收入上半年大幅增長62.3%。對此,農行表示,主要是由於深入推進財富管理業務轉型,理財和代銷基金收入增加。

得益於上半年的大幅增長,代理業務目前已經位居農行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第一大來源。此外,農行的託管及相關業務收入上半年增幅也超過了10%。

輕金融發現,目前農行的中收結構中,零售業務貢獻度超過了52%,上半年零售金融業務創造的中收規模達到了271億元,隨着近幾年農行零售業務的快速增長,中收業務規模也實現了較快增長。目前與建行的這一規模相當,成為零售中收規模最大的兩家銀行。

此外,作為農行的重點特色,上半年農行縣域金融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195.50億元,同比增長了2.6%。

農行中收的啓示之一,是加強精細化管理和服務創新,提升中收業務價值貢獻。2025年3月,農行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將圍繞消費升級、客戶財富管理需求,持續推動中間業務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具體來看主要圍繞三大增長點:

一是消費類業務,豐富拓展金融消費場景,深化電商平臺合作,加大綁卡、促活營銷力度,鞏固提升消費類業務價值創造能力;

二是財富管理業務,牢牢把握資本市場回暖趨勢,前瞻性做優產品佈局,依託AI科技賦能,圍繞客戶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全面提升綜合化服務水平;

三是對公綜合業務,積極服務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抓實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投放儲備,全方位提供銀團貸款、顧問諮詢、支付結算、債券承銷、託管等綜合金融服務,不斷提升對公綜合服務質效。

2、中行:代理業務手續費拉動明顯

中行上半年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467.91億元,同比增加39.31億元,增長9.17%。主要是代理業務、託管和其他受託等業務收入增長較好。其中,代理業務手續費收入約145億元,上半年增幅超過了23%。

中行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作為全球化綜合化程度最高的國內商業銀行,中收增長較好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做大財富管理收入。基金代銷手續費增長4.0%,代銷理財手續費增長3.3%,貴金屬收入增長37%。保險的代銷量和手續費變動大幅向好。同時,把握港股市場活躍、投資市場轉暖機遇,港澳地區機構保險、股票、基金等代理類手續費增長翻番,投行資管類綜合公司手續費以及保險類綜合公司的保險服務收入均實現雙位數增長。

第二,做優綜合金融服務,穩住手續費基本盤。對公國內結算手續費增長5.8%。緊跟國家積極財政政策,服務客戶孖展需求,債券承銷手續費增長25.3%。發揮外貿外匯業務優勢,對私國際結算手續費增長13.0%,即期結售匯手續費增長2.2%。

第三,把握金融市場機會,保持其他非息收入貢獻。

3、郵儲銀行:在國有行中增速最高

上半年,郵儲銀行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169.18億元,同比增長11.59%,增速在國有行中最高。郵儲銀行的啓示,是深入推進中間業務發展能力建設,加快構建多元、均衡的中收格局,在鞏固零售業務傳統優勢下,積極拓展公司和資金業務,多個板塊實現高增長。

其中,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收入36.08億元,同比增長48.23%,主要持續提升投商行一體化綜合服務能力,銀團貸款、財務顧問、債券承銷等業務收入實現快速增長;理財業務手續費收入27.39億元,同比增長47.89%,主要是加大多元化理財產品供給,理財規模增長帶動;託管業務手續費收入7.01億元,同比增長17.62%;其他業務手續費收入22.54億元,同比增長31.66%。

在業績發佈會上郵儲銀行表示,「十四五」期間,郵儲銀行制定了「中收跨越」發展戰略,過去5年郵儲銀行中收年均增速11.3%,遠遠好於可比同業。

一是公司板塊領跑。2020年到2024年,公司中收增長超過6倍,年均增速達64%,貢獻度大幅提升。公司中收如何實現逆襲?郵儲總結公司中收十大發展策略,「導航式」指導分行開展供應鏈金融、貿易孖展、債券承銷等業務,顯著增強了分支機構業務發展能力,帶動公司板塊中收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二是資金板塊突破。資金資管業務是郵儲銀行差異化、特色化的優勢。近年來,持續深耕同業生態圈,積極拓展同業客戶,由此帶動資金資管業務中收快速發展。面向機構的代銷公募基金餘額達到2,600億元,實現收入翻倍增長;上半年託管增量5600億元,收入同比增長18%;

三是零售板塊企穩向好。今年上半年,自營非存AUM較年初增長9.14%,自營理財增長9.05%,由此帶動理財中收實現快速增長。快捷支付交易額同比增長5.2%,電子支付中收在二季度當季實現轉正。

目前,在郵儲銀行的營業收入結構中,中收佔比在10%左右,隨着中收增長勢頭不斷鞏固,該行的中收規模未來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4、建行:財富管理、投資銀行、交易銀行貢獻高

上半年,建行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652.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幅4.02%,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對營業收入比率為16.54%,較上年同期上升0.30個百分點。

在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中,託管及其他受託業務佣金117.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幅0.33%;代理業務手續費94.41億元,增幅4.57%;顧問和諮詢費72.85億元,增幅14.35%,主要是財務顧問、造價諮詢等業務積極服務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建設;資產管理業務收入60.76億元,增幅35.44%,主要來自子公司管理資產規模增長和理財產品的貢獻。

輕金融發現,與其他國有行不同,在建行的中收結構中,「資金資管業務」佔比更高,上半年規模高達146.16億元。

建行在業績發佈會上透露,重點領域收入貢獻增加。重點領域收入佔比中,財富管理、投資銀行、交易銀行等重點領域收入貢獻在六成以上。在對私服務方面,通過深化數字化運營和精細化管理,第三方支付上半年收入貢獻超百億元;銀團貸款、投資銀行和特有的工程諮詢服務的收入都實現了比較好的增長。

同時,該行抓住資本市場回暖的有利機遇,財富管理業務邊際向好。代銷基金收入增速超過20%;第三方存管(CTS)客戶總量和存管資金量均保持同業領先,收入增幅超過40%。

5、工行:對公佔比超60%

上半年,工行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670.20億元,同比減少3.85億元,下降0.6%。其中,對公理財業務收入增加14.18億元。工行表示,主要是把握市場機遇,代理貴金屬、代理金融債、代理證券等產品收入增加所致;資產託管業務收入增加1.56億元,主要是加大業務拓展,託管規模增長較好;其他收入增加4.49億元,主要是養老金業務增長較好。受市場環境變化等外部因素影響,支付、交易等業務收入有所減少;主動下調擔保承諾費率,相關產品收入減少。

輕金融發現,在工行的中收結構中,對公業務的手續費淨收入佔比更高,佔比超過了60%,規模超過了429億元。相比之下,零售佔比較低,佔比僅有34%,也是6家國有行中零售業務中收佔比最低的。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反應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的指標,工行「個人理財及私人銀行」中收收入仍然在下降,降幅2.8%。作為中收第一大來源的「結算、清算及現金管理」,上半年收入232億元,同比降幅超過了11%。

6、交行:上半年中收增速墊底

報告期內,交行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204.58億元,同比減少5.42億元,降幅2.58%,上半年交行的中收表現在6家國有行中墊底,中收下滑趨勢仍然沒有扭轉。投資銀行、託管及其他受託業務、支付結算及銀行卡業務收入均有所減少。

除了理財業務持平,代理類增長8%,交行其他業務板塊的中收收入均出現明顯下滑。其中,支付結算收入同比降幅16.96%,主要是對公結算收入減少;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同比降幅14.78%,主要是財務顧問費收入及債券承銷收入減少;託管及其他受託業務收入降幅3.80%,主要是銀團貸款手續費收入減少;銀行卡業務收入降幅1.73%,主要是受消費額下降影響,信用卡回佣收入同比減少。

在國有行中,交行的零售中收佔比是最高的,超過了60%,不過上半年其零售中收規模出現微幅下降,對公中收降幅更明顯。

三、郵儲、中行、建行的未來發力點

中收分化背後,是部分銀行在戰略上更加重視中收業務佈局的重要性和前瞻性,同時充分發揮綜合服務能力做好戰略協同,通過構建差異化細分賽道,做好一批特色業務。

例如,在國有行中收增長貢獻中,代理業務的地位頗為重要。從近兩年銀行年報看,代理基金收入在銀行中收中的貢獻越來越高。隨着資本市場走強,銀行加大財富管理業務轉型,使得理財和代銷基金收入成為一大可期待的增長點,這也使得零售業務成了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的一大主要來源。

但從上半年代理業務表現看,市場環境向好的背景下各家銀行的增速卻千差萬別,顯示了背後戰略佈局的前瞻性差別。

此外,我們還從業績發佈會與年報等信息中,找到各家銀行在中收戰略上不同的側重點。

其中,郵儲銀行持續推進中收戰略,該行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將中間業務打造成為「專業、創新、多元」的標杆,使之成為郵儲銀行盈利增長的第二曲線。

為此,繼過去五年「中收跨越戰略」之後,郵儲今年又啓動了「中收躍升三年行動」工程,下一步着力構建中間業務五大能力體系:一是打造支付結算能力,由「做清算」向「做客戶」轉型;二是提升財富管理能力,由「賣產品」向「做顧問」轉型;三是錘鍊交易銀行能力,由「做產品」向「做場景」轉型;四是增強投資銀行能力,由「單業務」向「全價值」轉型;五是築牢金融市場能力,由「賺利差」向「賺價差」轉型。

中行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未來將從三大方面保持非息業務平穩健康發展。

一是財富管理方面。豐富「全集團+全市場」開放式財富管理平臺,大力拓展基金代銷、代理保險、理財產品及貴金屬業務,實現客戶與銀行的價值共贏;二是結算業務方面,強化交易銀行全鏈條服務能力,把握消費需求邊際恢復的利好環境,提高快捷支付產品市場競爭力;三是金融市場業務方面,完善新興市場貨幣服務及離岸人民幣產品體系,強化做市商職能。提升結售匯、國際結算、託管業務收入。

建行則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下一步重點做好「兩鞏固、兩提升」。

「兩鞏固」就是鞏固對私、對公結算基本盤。在對私結算方面,聚焦首發經濟、銀髮經濟、文旅消費、服務消費等熱點,帶動信用卡和第三方支付收入的增長;在對公結算方面,通過結算產品、結算系統性能的優化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

「兩提升」就是提升財富管理、融智服務能力。一是財富管理方面。對私財富管理進一步提升投研、投顧能力;同時,針對性提出對公財富管理的解決方案,增加相應的收入;二是對公融智服務方面。基礎設施建設是建行服務的相對優勢,對一些新增的基建項目,可以提供投行服務、銀團服務以及工程諮詢服務;針對龐大的存量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可以通過加大資產證券化服務,增加手續費收入。

除此之外,中國銀行業協會中間業務專業委員會發布的 《2024年中國銀行業中間業務發展報告》指出,中間業務管理呈現四大趨勢,為銀行發展中收業務提供了啓示:

一是強化戰略協同。加大代理業務、資管業務、託管業務協同,推動客戶資產管理規模(AUM)總量增長和結構優化,帶動大財富管理收入貢獻的提升;二是強化資源整合。把投行、商行、私行、金融科技、行業研究等分散優勢整合起來,打造強大的綜合化金融服務體系;三是強化場景建設。依託數字化,滿足場景內用戶消費、支付、透支、理財等泛金融需求;同時,實現「以對的價格、對的渠道,提供對的中間業務服務」;四是強化科技賦能。通過科技、業務、產品的融合,促進中間業務交叉創新。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