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福建省廣播電視臺《第一幫幫團》欄目報道,福州榕心映月17號樓300餘戶業主近期集體投訴全季酒店,這家華住(01179)旗下核心品牌入駐商住樓後,不僅用裝修覆蓋「榕心映月17幢」原始樓牌號,更在樓棟兩側懸掛巨型招牌,使整棟建築外觀淪為「酒店專屬標識」。
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上半年,華住集團旗下核心品牌全季酒店淨增386家門店,截至6月底門店數已達2036家,成為行業下行期逆勢擴張的典型。在行業整體承壓的當下,該事件將連鎖酒店「規模擴張」與「合規經營」的矛盾推向臺前。
違規招牌引衆怒
「我們買的是商住樓,現在成了天天回酒店上班。」榕心映月17號樓業主代表向媒體表示。據業主反映,全季酒店8月啓動裝修後,首先覆蓋了入口處的原始樓牌號,導致訪客頻繁迷路;隨後在樓棟兩側外立面加裝的巨型「全季酒店」招牌,更讓這棟擁有300多戶產權業主的商住樓徹底 「變了模樣」。
物業中心在媒體介入後證實,他們事先並不清楚酒店安裝招牌的情況,酒店外牆大字招牌超出報備範圍,物業發現時已制止並投訴。同時,物業承諾9月底前恢復安裝樓牌號。關於安裝招牌是否經過審批,金山街道城管中隊已正式介入覈查招牌審批手續。
據上述媒體報道,全季酒店與產權方地鐵置業對此事不予回應。
根據《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一條,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建築物的外牆屬於業主共有部分。因此,全季酒店未經同意擅自改造懸掛招牌,侵犯了業主的共有權,業主可依法要求恢復原狀。
此外,店招店牌的設定需要經過相關行政部門審批。若全季酒店的招牌未獲行政審批,根據相關規定,城管部門有權責令限期拆除。
華住集團相關負責人向《財中社》表示,該全季為加盟店,門店確實存在違規情況,招牌超過了報批的位置,目前業主已經跟物業協商達成一致,把店招挪到了原先報批的位置。
半年新增386家店
華住集團半年報相關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季酒店淨增門店386家,遠超漢庭新增的262家和桔子酒店新增的117家。截至6月底,全季門店數量達3253家,成為華住覆蓋大衆市場的核心引擎。
據全球權威酒店信息統計機構STR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行業整體平均可售客房收入同比下降5%,入住率與平均房價同步下滑。在此環境下,華住選擇以規模抵禦週期。
華住集團首席執行官金輝表示,華住有望在2025年全年實現開設合共2300家酒店的目標,而2025年上半年華住新增開業門店1289家,完成了56%的全年開店目標。同時,截至2025年6月30日,華住在全球範圍內共有12137家在營酒店,相比2024年6月底在營總量達10286家,同比增長18%。
從運營模式來看,全季酒店大部分門店選擇加盟形式。全季通過「總部指導裝修、短期培訓上崗」的加盟體系快速複製。這一輕資產模式為華住帶來了顯著收益。
根據華住集團發佈的2025年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18億元。其中,管理加盟及特許經營酒店的收入為54億元,同比增長22%,佔總收入的45.4%,相比2024年上半年38.5%的佔比明顯提升。
2025年二季度輕資產的加盟業務經營毛營業利潤同比增加23.2%至19億元,貢獻了近三分之二集團整體經營毛利。2025年上半年,華住集團實現歸母淨利潤24.4億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7億元大幅提升,漲幅達41.2%。
但高加盟比例埋下的管理隱患也在爆發。全季作為加盟主力品牌,其「重擴張、輕管理」 的問題尤為突出,其宣稱的「接受持續培訓和監督」加盟條款,在實際運營中並未完全有效落地,導致合規性、品控問題的發生。
行業轉型趨勢更凸顯這一模式的風險。華美顧問發佈的《2025年酒店管理公司業務發展調查報告》顯示,62%的受訪者預計2025年行業「變化不大」,顯示行業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調整期,正從「追求規模」轉向「注重質量」。
而華住集團在2025年上半年沒有停下擴張的腳步,門店數量達12137 家,同比增長18%。按照目標,還有2947家待開業。華住集團首席執行官金輝表示,華住不僅關注市佔率,也關注市佔率的質量,未來將繼續升級存量門店。
(文章來源:財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