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歷史是否重演,機會如何把握?

易方達基金
09/25

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歷史是否重演,機會如何把握?

2015年,北京的深夜依舊喧囂。中關村創業大街上,一家咖啡館裏擠滿了手握商業計劃書的年輕人。他們口中的「O2O」「P2P」「平臺戰略」,像一簇簇火苗,點燃了整個時代的熱情。那個時候,似乎只要PPT上寫着「互聯網+」,就有投資人願意買單,有年輕人願意熬夜,有媒體願意追光。十年後的今天,相似的狂熱似乎再度降臨——但這次,舞臺中央的不再是「連接」,而是「智能」。大模型、多模態、AI智能體……技術以周為單位迭代,資本再度蜂擁而至。從「百模大戰」到「智能體生態」,從算力軍備競賽到應用層探索,我們彷彿站在又一個時代的岔路口。歷史是否正在重演?狂熱背後,究竟是泡沫,還是未來?

以史為鑑,2015年「互聯網+」的浪潮

一、行情主要特徵與表現

2014年下半年「互聯網+」行情開始預熱,2015年達到全面高潮,呈現出「政策+技術+資本」三重驅動下的狂熱景象。

1. 政策強力驅動:

這是最核心的驅動因素。國家層面將「互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為創新創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和合法性背書。各級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配套政策,形成了全國上下擁抱互聯網的熱潮。

2. 移動互聯網全面普及:

基礎設施:4G網絡開始大規模商用和普及,網速大幅提升,流量資費下降,為移動應用的爆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終端設備:智能手機價格親民,幾乎完全普及,成為人們接入互聯網的主要方式。

用戶習慣:移動支付(支付寶、微信支付)、O2O(外賣、打車)、社交(微信)等應用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完成了用戶教育的最後一環。

3. 資本市場極度狂熱:

一級市場(VC/PE):風險投資機構瘋狂撒錢,只要是帶有「互聯網+」標籤的創業項目,很容易就能拿到孖展。估值泡沫化嚴重,出現了「PPT孖展」的怪象。

二級市場(A股):創業板指數從2014年底1500點一路飆升至2015年6月的4000點,漲幅驚人。凡是公司名稱帶有「互聯網」、「科技」、「網絡」等字眼,或者宣佈併購互聯網資產的公司,股價都迎來暴漲。

4. 主要風口與賽道:

O2O(線上到線下):這是最大的風口,幾乎「萬物皆可O2O」。從外賣(美團、餓了麼)、打車(滴滴、快的)、上門美容、上門洗車、上門按摩到社區生鮮,無數創業公司湧現。大量補貼戰打響,「一元打車」、「免費午餐」屢見不鮮。

互聯網金融(FinTech):P2P網貸平臺呈爆炸式增長(同時也埋下了巨大的風險隱患),衆籌、互聯網保險、第三方支付等業態飛速發展。巨頭如螞蟻金服(現螞蟻集團)、京東金融迅速崛起。

電子商務:除了阿里、京東等巨頭繼續壯大,社交電商、跨境電商、農村電商等新概念成為熱點。微商模式也在這一時期藉助微信生態迅速崛起。

智能硬件與IoT:可穿戴設備(智能手環、手錶)、智能家居等概念開始興起,但尚未完全成熟。

二、深遠影響與意義

1.傳統行業覺醒:大地教育了傳統行業,迫使它們開始思考如何利用互聯網進行轉型升級、優化效率、觸達用戶。數字化轉型從「可選項」變成了「必選項」。

2.奠定巨頭格局:阿里巴巴騰訊百度(BAT)通過投資、併購和自身業務擴張,構建了龐大的生態體系,奠定了至今仍影響深遠的互聯網格局。同時,新一代巨頭如美團、滴滴等正是在這場浪潮中通過殘酷的補貼戰脫穎而出,成長為小巨頭(TMD)。

3.創新創業文化深入人心:「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成為時代口號,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咖啡涼了一杯又一杯,但也真正激發了一代人的創業熱情,培育了中國的創業土壤。

4.基礎設施完善:移動支付、物流體系、雲計算等「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在這一階段得到極大發展和完善,為後續的數字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物基礎。

三、「泡沫」的破滅與啓示

2015年行情的結束是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一次標誌性的市場出清與理性迴歸過程。其本質是資本狂熱後必然的價值修正,對後續創業投資生態產生了深遠影響。

泡沫破滅的直接導火索是2015年6月A股股災。市場暴跌導致風險偏好急劇轉變,高估值、無盈利支撐的互聯網概念股首當其衝。一級市場孖展環境迅速惡化,「資本寒冬」來臨,依賴持續輸血的創業項目資金鍊斷裂。

根本原因在於商業模式的脆弱性。比如大量O2O項目(如上門洗車、按摩等)缺乏真實需求,用戶粘性僅靠補貼維持,一旦停止燒錢就迅速流失。絕大多數企業沒有清晰的盈利路徑,陷入「孖展—補貼—數據增長—再孖展」的擊鼓傳花遊戲,本質上不可持續。

此次泡沫破滅是一次必要的市場冷卻,它用殘酷的方式擠出了行業水分,淘汰了投機者,重塑了中國互聯網的發展路徑和投資邏輯。這也是為什麼當前市場在看待「人工智能+」等新浪潮時,會更加關注技術落地和商業本質的原因。

展望未來,「人工智能+」會過熱嗎?

對比之前的「互聯網+」行情,來看待當前的「人工智能+」行情,會發現它們雖然都受國家戰略推動,但內核、影響深度和產業路徑都有顯著差異。下面我從幾個關鍵維度進行對比分析,並展望「人工智能+」的未來。

一、兩者核心差異一覽

二、當前「人工智能+」行情的觀察

當前「人工智能+」的發展,呈現出一些特點:

1.政策持續深化,但更注重基礎與規範:自2024年「人工智能+」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5年政策持續推進。國家層面不僅關注應用創新,更高度重視算力、數據、模型等基礎支撐能力的建設,以及倫理、安全、標準的規範,旨在構建健康可持續的生態。

2.硬件先行,應用潛力待釋放:目前市場表現上,AI算力硬件(如服務器、光模塊、芯片)以及直接受益於海外AI發展的產業鏈環節已率先表現。相比之下,AI應用端整體表現相對滯後。這背後有技術成熟度、國產算力發展、模型成本等因素。隨着DeepSeek等開源模型大幅降低推理成本(據報道降至GPT-4o的1/18),以及更多行業解決方案的成熟,應用端有望迎來機遇。

3.「三重螺旋」架構正在形成:理想的「人工智能+」生態需要算力、算法、數據三大基礎要素協同發展,形成「算力擴容支撐場景擴展 → 場景深化倒逼算法創新 → 算法優化釋放數據價值」的增強迴路。

總而言之, 「互聯網+」主要通過連接創造價值,優化了商品、服務與人的關係,核心是網絡效應。「人工智能+」則深入到生產力本身,通過重構智能創造和分配方式,提升每個節點的生產力。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是從「連接」到「賦能」、從重構渠道到提升生產力的深化和躍遷。

「人工智能+」的影響預計將更為深刻和徹底,但其技術迭代和產業滲透的不確定性也更高,其發展路徑可能會更加曲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戰略定力。它並非要另起爐竈,而是在「互聯網+」構建的數字基礎設施、數據資源和產業生態基礎上,開啓的一次更高層次的攀登。

立足當下,「人工智能」是否過熱?

從2024年9月以來,「人工智能」賽道持續走高,中證人工智能產業指數上漲超160%,很多投資者擔心當前人工智能是否已經過熱?

圖:中證人工智能產業指數行情走勢(成交金額以百萬元為單位)

來源:Wind,區間時間:2024.9.2-2025.9.2。僅為對過去指數升跌幅的客觀陳述,不代表指數及相關基金未來表現,不作為任何投資收益保證或投資建議。指數編制方案後續可能進行調整。指數的彈性較好意味着其升跌幅具有較大波動,請投資者關注指數波動的風險。

面對當前的市場環境,不同的投資者需要考慮不同的策略:

1、對於短期投資者:需要認識到當前市場波動加大和分化可能加劇的風險。需要更加謹慎,避免盲目追高純概念炒作、缺乏基本面支撐的個股,重視風險控制。

2、對於長期投資者:AI的長期產業趨勢和變革潛力並未改變。人工智能頭部企業的業績指引也能看到行業還有較長時間的景氣週期。比如英偉達:2030年AI算力資本開支在3-4萬億美金,5年增長6倍;甲骨文未來5年AI雲收入指引:26-30年分別為180、320、730、1140、1440億美元,未來4年再翻8倍(以上數據來自於WIND,不作為任何投資推薦)。投資者可以關注那些擁有核心技術壁壘、清晰的商業化路徑、訂單獲取能力強、且估值相對合理的優質企業。市場若出現調整,可能值得關注。

對於長期看好人工智能產業但缺乏選股能力的投資者,可通過相關指數產品便捷佈局這一賽道。可以關注跟蹤人工智能指數的ETF,比如易方達中證人工智能ETF(159819),或易方達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ETF(588730)。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本資料基於公開信息整理,發佈主體不保證其準確性、可靠性、時效性及完整性,且不對使用信息所造成的任何後果及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不構成本公司任何業務的宣傳推介材料、投資建議或保證,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

請投資者關注文中所提基金的特有風險,在投資基金前請認真閱讀《基金合同》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認識基金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在瞭解產品情況及聽取銷售機構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和投資目標,對基金投資作出獨立決策,選擇合適的基金產品。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