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芯東西
芯東西9月19日報道,據CNBC今日報道,英偉達已斥資超過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4億元),聘請了美國AI網絡芯片創企Enfabrica的創始人、CEO、總裁Rochan Sankar及其員工,並獲得了該公司技術授權。
據知情人士透露,該交易於上週完成,Rochan Sankar已加入英偉達。
這種創始人帶頭「賣身」、攜員工投奔大廠的做法,在硅谷已經不算新鮮事了。
Meta、谷歌、微軟、亞馬遜等美國科技巨頭都通過類似「人才收購」的交易,招募頂尖的工程師和研究人員,而不必擔心收購帶來的監管麻煩。
2024-2025年,英偉達已收購至少11家AI創企,有3家創企均由華人創辦,並且是投資AI創企最活躍的科技巨頭之一。
昨天轟動半導體界的英偉達宣佈斥資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5億元)入股英特爾,則是英偉達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投資,展現出英偉達彪悍的「救急」能力,一出手就給英特爾股價帶飛逾20%。
英特爾CEO陳立武在媒體會上透露,這一歷史性合作,建立在兩家公司的核心優勢之上,英偉達是AI加速計算領域的領導者,而英特爾是數據中心和PC CPU的領導者,雙方合作將為未來行業帶來最好的發展,「改變遊戲規則」。
陳立武說,他的十大優先事項之一是加強英特爾的資產負債表,在這種特殊情況下,感謝黃仁勳的信任,英特爾會非常努力地確保帶來回報。
陳立武想要的文化是非常精幹、快速發展的,這樣就可以與黃仁勳快速發展的文化相匹配。
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勳補充說,英偉達一直在評估英特爾的芯片製造技術,不過這次官宣的合作完全聚焦於定製芯片設計。
他談道,英偉達NVLink生態系統現可直接集成英特爾的x86 CPU,英偉達將成為英特爾服務器CPU的主要客戶,將從英特爾購買x86 CPU,並將其連接到英偉達超級芯片,與英偉達AI超級計算機融合。
英偉達和英特爾團隊還在合作構建一個融合英偉達GPU和英特爾CPU的SoC,將由此構建出一種「從未有過」的新型核顯筆記本電腦。
「我們將成為英特爾CPU的一個非常大的客戶……我們將成為一相當大的供應商,為英特爾x86 CPU提供GPU芯片。」黃仁勳說,「現在我們要結合最好的CPU和最好的GPU,所以這真的非常令人興奮。」
黃仁勳透露,雙方技術團隊已就架構解決方案進行了約一年的討論,美國政府並未參與但樂見其成。
同時,他承諾,英偉達會繼續執行Arm路線圖,此次合作不會對既定計劃造成影響。
而做英特爾「金主」,只是英偉達近期的「小目標」之一。
這兩天,英偉達正忙得熱火朝天,給嗷嗷待哺、急缺算力的英國AI產業送福利。
今日,英偉達宣佈將與多家風投機構聯合向英國AI初創公司生態系統投資2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93億元),其中包括向英國AI基礎設施創企Nscale投資的近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億元)。
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勳在倫敦的一場活動上談道,他計劃投資自動駕駛汽車技術開發商Wayve、Oxa,金融科技公司Revolut,以及AI公司PolyAI、Synthesia、Latent Labs、Basecamp Research等。
Wayve透露將獲得英偉達投資的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億元),以加速AI模型的開發和部署。
短短一天之內,英偉達官宣和被媒體報道的最新資本支出計劃,合計已經超過600億元人民幣。
今年迄今,英偉達總市值已上漲89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萬億元),漲幅達26.43%。
兩年收購11家AI創企,
其中多家由華人創辦
英偉達是AI技術和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老手,但近年在收購方面很是審慎,跟蘋果的併購路線有點相似,一向奉行「花小錢」、「挖精尖」、「填縫隙」路線。
2024-2025年,英偉達在「買買買」的路上頻頻出手,收購至少11家AI創企,其中多家創企由華人創辦。
相關收購包括且不限於:
(1)2024年2月,收購美國AI Infra創企Nebulon。Nebulon提供雲託管服務器基礎設施SaaS解決方案。
(2)2024年4月,宣佈收購以色列GPU編排軟件創企Run:ai。Run:ai的技術可幫助企業管理和優化AI計算基礎設施。媒體報道稱該交易價為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億元)。
(3)2024年5月,收購以色列AI創企Deci。Deci主打神經架構搜索技術,研發了端到端深度學習加速平臺,可在任何硬件上將AI模型推理性能提高3-15倍,將計算成本降低80%。
(4)2024年6月,被曝已同意收購美國AI自動化調試創企Shoreline,交易價約為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億元),Shoreline團隊將加入英偉達DGX Cloud部門。Shoreline由前AWS高管創辦,其軟件可查找計算機系統中的問題並幫助自動化修復流程。
(5)2024年7月,收購美國AI開發平臺創企Brev.dev。Brev.dev旨在為AI開發者打造便捷的GPU使用方式。
(6)2024年9月,收購美國AI軟件創企OctoAI。媒體報道稱收購價約為1.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億元)。OctoAI開發了可定製生成式AI平臺,可幫助以更優價格和性能構建和運行AI應用。
(7)2025年3月,被曝已收購美國AI合成數據創企Gretel,交易價為數億美元。Gretel為生成式AI模型開發者提供合成數據平臺及工具。
(8)2025年4月,被曝收購美國AI Infra創企Lepton AI,交易價約為數億美元,Lepton AI的聯合創始人賈揚清和白俊傑均已加入英偉達。賈揚清是前阿里副總裁,白俊傑曾任阿里雲前AI平臺總監。
(9)2025年6月,收購美國生成式AI創企Nexusflow。創辦Nexusflow的清華校友焦劍濤、朱邦華、Jian Zhang均加入了英偉達。
(10)2025年6月,收購加拿大AI創企CentML。CentML由95後華人王尚聯合創辦,致力於幫助企業提升AI模型性能並顯著降低AI算力成本。
(11)2025年8月,被曝已收購美國AI編程Agent創企Solver。
通過這種垂直整合玩法,英偉達持續吸收吞併專精特新技術領域的精悍團隊,來加固其全棧AI競爭力。
豪擲64億招攬網絡芯片人才,
增強AI基礎設施競爭力
截至當前,英偉達唯一一筆超過10億美元的成功交易,還是2019年宣佈的以6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1億元)收購以色列網絡芯片公司Mellanox。
英偉達曾試圖豪擲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45億元)收購英國半導體IP巨頭Arm,但由於監管壓力,該交易在2022年終止。
此後,英偉達的併購策略變得收斂,鮮見大額交易。
打包走Enfabrica CEO及員工、獲得技術授權所花費的超過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4億元),已是英偉達這兩年間的大手筆。
與此前收購不同的是,這次英偉達主要挖人和拿技術,並沒有傳出要收購公司的消息。
Enfabrica成立於2019年,去年年底推出了全球最快的GPU網絡接口控制器芯片——業界首款3.2Terabit/s AI SuperNIC(ACF-S),稱其為GPU服務器提供多端口800GbE連接,可實現50萬張GPU集羣規模。
今年7月,Enfabrica推出「業界首款基於以太網的AI內存結構系統」,用於高效擴展大模型訓練及推理。
Rochan Sankar是Enfabrica的創始人、CEO兼總裁。在創立Enfabrica前,他曾擔任博通高級總監,領導其數據中心以太網交換業務,期間定義並推出了四代Tomahawk和Trident芯片,並推動了基礎雲網絡技術的全行業應用。
英偉達、Arm、思科、三星等科技巨頭此前均是Enfabrica的投資方。
英偉達曾參與Enfabric在2023年的1.25億美元B輪孖展。當時Enfabric並未公開其估值,但透露較A輪孖展增長了5倍。
2024年11月,Enfabrica從Spark Capital、Arm、三星、思科等投資者處獲1.15億美元C輪孖展。根據PitchBook,此次孖展後,Enfabrica的估值約為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億元)。
而將Enfabrica核心人才收編,印證了英偉達對AI數據中心中先進網絡芯片及互連技術的看重。
英偉達最新產品GB200 NVL72便是讓72張GPU通過NVLink域協同工作,變成一個「巨型GPU」運行,為AI和高性能計算(HPC)工作負載提供130TB/s的低延遲GPU通信。
這類機架式系統以前主要採用英偉達CPU,但如今已經向英特爾數據中心x86 CPU敞開大門。
剛跟英特爾「世紀握手」,
又向英國AI創企大舉送錢
在投資上,英偉達採取廣撒網策略,這兩天更是連宣高額投資。
昨日,英偉達宣佈了其迄今規模最大的一筆投資——斥資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5億元)入股英特爾,並宣佈兩家公司將在定製數據中心x86處理器、集成英偉達RTX GPU Chiplet的x86 SoC PC芯片等方面展開合作,給雙方都帶來巨大的業務增長機會。
這場「世紀握手」,給英特爾打了一針振奮人心的強心劑,把股價抬高超20%。
與英偉達官宣合作,顯然也是英特爾本週公佈的「頭號大事」。
而對於英偉達來說,這只是其廣泛AI投資佈局中金額較高的一筆,以及過去兩天密集公佈的「好消息」之一。
今日,英偉達宣佈將與多家風險投資公司合作,向英國AI初創公司生態系統投資2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93億元)。
其中包括向其英國雲合作伙伴、AI基礎設施創企Nscale投資的近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億元),將從英偉達的資產負債表中扣除。
Nscale這家鮮為人知的初創公司在14個月前從一家加密貨幣礦商分拆出來,還與英偉達、OpenAI合作建設AI基礎設施項目「英國版星際之門」(Stargate UK)。
該項目將於2026年在Nscale的英國數據中心部署英偉達Blackwell Ultra GPU,OpenAI預計將利用這套英偉達基礎設施來服務其模型,包括其最新、最先進的推理模型GPT-5。
Nscale正在美國、葡萄牙、挪威的AI工廠部署30萬張英偉達Grace Blackwell GPU,其中6萬張英偉達GPU正在英國部署。
這些投資是本週美國科技公司宣佈的一系列AI項目之一。微軟和OpenAI也宣佈了總計數百億美元的英國投資和合作。
英國計劃擴大AI基礎設施規模,部署12萬張英偉達Blackwell Ultra GPU,並為本地數據中心投入高達110億英鎊。這將是英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AI基礎設施部署,其性能比當今頂級超級計算機強大100倍。
而英偉達作為美企代表,拿出了十足的誠意,正與CoreWeave、微軟、Nscale等合作伙伴聯手構建英國下一代AI基礎設施,預計到2026年底將建設並運營AI工廠。
黃仁勳談道,英國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如今,英國已成為全球第三大AI市場,擁有3700家企業和6萬名從業人員,堪稱人才和企業聚集地,是推動下一輪AI工業革命的理想生態系統。
耀眼的4萬億市值背後
隱祕的龐大AI投資帝國
英偉達曾透露,其企業投資的目標是通過支持其認為是「遊戲規則改變者和市場創造者」的初創公司,來擴大AI生態系統。
根據投資追蹤機構PitchBook的數據,英偉達在2023年和2024年火力全開,分別參與了34筆和49筆AI相關公司孖展。這些還沒將英偉達旗下風險投資基金NVentures的投資計入在內。
OpenAI、xAI、SSI、Thinking Machines Lab、Mistral、Cohere、Perplexity、Runway、Reflection AI、CoreWeave、Cohere、Crusoe、Figure、Field AI、Dyna Robotics……大量明星生成式AI、AI基礎設施、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的股東名單裏,都赫然列着英偉達的名字。
英偉達,這家市值超過4萬億美元的商業巨鱷,正利用不斷膨脹的財富,一邊通過收購補充自身全棧AI實力,一邊通過投資培育更廣闊的生態與市場。
無論誰能成為未來的AI巨星,英偉達都將是幕後的大贏家。
【如需和我們交流可後臺回覆「進羣」加社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