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興:天塹變通途 跨江大橋成融合發展“黃金紐帶”

南京廣播網
12小時前

近日,常泰長江大橋(簡稱“大橋”)正式建成通車。作爲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斜拉橋,大橋不僅刷新了工程技術紀錄,更成爲推動區域融合發展的“黃金紐帶”。通車當天,不少市民駕車駛上大橋,體驗越來越便捷的跨江新生活。

“大橋開通,讓‘雙城生活’真正成爲現實。”在泰興市虹橋鎮工作的常州居民陸偉感慨地說。以往,他每天需依靠汽渡跨城上班,單程耗時一個多小時,如今僅用20分鐘左右就能輕鬆過江。

陸偉曾常年關注幾個汽渡碼頭的公衆號。“以前過江要先看推送,通行時間長不說,遇到大霧、大風或節假日,一等就是幾小時,真是望江興嘆。”常泰長江大橋的通車,徹底改變了他的通勤體驗,提升了幸福感。

泰興地處江蘇中部、長江北岸,與常州隔江相望,平均距離約3公里。過去,受長江阻隔,羣衆出行多依賴汽渡或繞行泰州大橋、江陰大橋。隨着常泰長江大橋開通,天塹終成通途,它不僅極大便利了百姓生活,更成爲推動產業互聯、區域協同的新引擎。

江蘇常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特殊鋼鍛件的企業,企業將研發中心設在常州,生產基地在泰興。每天,卡車司機王會東都要從泰興往常州運送鋼鍛件,以前,泰興廠區生產的鋼鍛件要運到常州工廠進行深加工,需要通過卡車、汽渡運輸,一般兩三個小時起步,現在有了常泰長江大橋,40多分鐘就可以將鍛件運至常州廠區。

“大橋開通後,我們員工上下班更加方便,物流效率更高,未來我們還考慮將常州的技術、人才引入泰興,進一步擴大廠區生產規模。”企業總經理刁海美說。

事實上,在常泰長江大橋通車之前,泰興市就已積極藉助江陰長江大橋等過江通道,主動融入蘇南發展板塊,持續吸引來自無錫、蘇州、常州等地的民間投資。今年以來,泰州泰興市新落戶產業項目37個,其中46%來自蘇南和上海地區,帶動投資達132億元。

常泰跨江聯動、協同發展,共同打造江蘇中軸,既是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具體落實,也是“雙循環”背景下區域優化資源配置,增強創新能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泰興將以常泰大橋建成通車爲契機,以虹橋工業園區爲載體,加快打造“跨江融合發展先導區”,促進區域協同發展。

一橋飛架,南北貫通。昔日天塹化作今日通途,長江之水映照發展新篇。常泰長江大橋,承載着期盼,也將成爲跨江融合發展的生動註腳。

【責任編輯:王后徵】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